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探讨

目录
引言 1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1
二、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势 2
(一)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2
1.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2
2.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
3.客源市场庞大 2
(二)环太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3
1.太湖水质恶化,发展生态旅游困难重重 3
2.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3
3.保护环境的意识不高 4
三、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5
(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5
(二)建立完善的规划体制,制定合理完整的旅游规划 6
(三)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质量 6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引言
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发达地区,环太湖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对发展区域经济和优化与调整产业结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业开发以生态旅游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而出名的环太湖地区,如果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那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该地区发展旅游的首要问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而生态旅游恰是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干扰自然地域为前提的旅游行为,若环太湖地区能发展生态旅游,该地区的旅游业必能可持续发展,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所增高。
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等方法针对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及趋势展开了相关调研和论述,在前辈的观点上加以深化、研究,探讨生态旅游的长远意义。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人类干扰或者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动植物以及其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旅游。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护自然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长远意义。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人类干扰或者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动植物以及其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旅游。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保护自然环境并延续当地居民福利为发展的最终目标。
现在对生态旅游的最新定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
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更多的是以一种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生态旅游,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及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和其他环境因素的脆弱性、稀缺性、健康性和多样性。
生态旅游,在当今社会,存在很多争论,围绕生态旅游的深层含义也是众说纷纭。但是,生态旅游的总体目标却得到了明确认同。第一,使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第二,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第三,加大旅游生态环境政府执行性;第四,提高旅游生态环境经济性;第五,增强旅游生态环境的自我保护性。
二、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势
(一)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环太湖地区,顾名思义就是太湖周围的地区,包括了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个城市,该区域有着丰富的吴文化内涵和底蕴,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风景秀美多姿,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区内湖中有山、漾(内湖)中有岛、河港交错、阡陌纵横。苏州的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常州的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嘉兴的南湖风景名胜区、湖州的环莫干山国际乡村旅游区等生态旅游景点等构成了闻名遐迩的环太湖旅游胜地。阳澄湖大闸蟹、阳山水蜜桃、太湖三白、巨峰葡萄、常州毛峰等农产品品牌闻名中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此基础之上,五市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利用太湖悠久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发掘保护诸如位于无锡的范蠡西施隐居之地蠡湖、位于湖州长兴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故居、位于常州武进的春秋淹城遗址等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为太湖生态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评弹、昆曲、锡剧等灿烂的艺术瑰宝以及苏绣、丝绸、流篦、泥人、湖笔等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环太湖地区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升了区域旅游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旅游收入的增长,为地区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环太湖城市圈”,由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五市构成,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战略地区,同时还是苏南、浙北的自然结合处,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交界处。
沪宁杭高速公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104国道、318国道、京杭大运河、硕放机场等为环太湖开发带提供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对外交通联系。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便捷交通使环太湖地区成为了现今的旅游热门区域。随着环太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便捷程度不断加强,使得环太湖地区的城市联系更加频繁,关系更加紧密,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便利的交通,使得环太湖地区紧紧围绕在上海城市圈的周围,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锡、常、嘉、湖5市齐头并进的局面,极大促进地区的经济效益。
3.客源市场庞大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为的普遍化,我国旅游市场中,自驾游、自助游等散客出游的旅游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其中,短途旅游更是成为一种热门。人们平常上班或者上学没有空闲时间,周末、五一或者端午中秋这样的小长假便成了他们出行的时机。两至三天的时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短途旅游,而且如果乘坐汽车、客运这样的交通工具,不自由又浪费时间,所以就出现了三五个家庭结伴自驾出游的形式。生态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网络交通发达的环太湖地区,成了江浙两省中等以上的小康家庭小长假自驾出游的首要目的地。
另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大,老人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退休的老人们往往会在节假日结着伴去到周边地区旅游。紧邻上海的无锡苏州等地,就成了他们的好去处。
因此,环太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几乎各个年龄层的旅游者,庞大的客源市场已然成为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巨大的优势。
(二)环太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太湖水质恶化,发展生态旅游困难重重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愈加严重,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等水体污染频繁发生,破坏当地赖以生存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4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