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自媒体经济盈利模式的发展(附件)【字数:14398】

摘 要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与壮大,自媒体的发展也是一路高歌。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不断地下降,粉丝受众的数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在自媒体一片欢声笑语的背后,质疑与唱衰也从未间断。随着各大资本的介入,自媒体人渐渐失去了独立性,产出节奏被干扰打乱,加上个人储备量有限,质量下降、粉丝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快速发展与更替的自媒体平台,给人们留下了“生命周期短”的印象标签。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的发展能否长久的进行下去?自媒体的运营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将采用信息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辅以定性分析法通过对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分析。得出结论要想发展好自媒体,不仅要做好现有盈利模式的发展,还要做好自媒体的IP化经营和社群经济的建立。重视受众日趋固化和审美疲劳的问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3文献综述 2
1.4研究框架 4
1.5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我国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6
2.1文章综合类 6
2.2短视频类 9
2.3直播类 9
2.4共同趋势 10
第三章 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创新与弊端 12
3.1注重用户细分,增加黏性 12
3.2形成自己的品牌 13
3.3广告、音频、视频全方位结合 13
3.4重视社群力量,形成社群经济 13
3.5内容重叠难突破瓶颈 14
3.6自媒体信息市场不规范 15
3.7推广压力大,投入成本高 15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17
4.1结论 17
4.2建议 18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研究背景
2003年当美国提出“we media”一词时,“自媒体”便在中国有了一席之地。人们开始接触这个陌生的新媒体,并渐渐地开始了解渗透它。2005年,在中国因为叫法有些争议的“博客”因为Blog的进入,在中国的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层面上得到认知。随着自媒体的深入发展,到了2008年博客在中国就已经拥有了1亿的粉丝。2009年,新浪似乎看出这其中巨大的商机,不仅试水微博还成功的把微博推上了中国互联网应用的宝座。直至2011年,新浪微博走向巅峰。与此同时,腾讯推出更加易于人际交往操作的通讯工具—微信。2012年微信推出了不仅可以让个人使用,还可以供大量机构入驻宣传的微信公众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博客的重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借助着移动互联网将微信推向了有一个高峰。2014年,一些个体通过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运营初尝甜头,实现了商业上的变现。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自媒体开始赚钱。2015年,自媒体成为一个趋势性潮流,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出现。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商业变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自媒体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追逐这样的发展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潮流”的出现,如“Papi酱”、“同道大叔”、“虎嗅网”等。这些平台的出现都有着一个现象,那就是“被替代”。
1.1.2研究目的
逐年扩大的自媒体市场以及繁荣的自媒体经济背后蕴藏着种种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这些问题层出不穷。自媒体呈现出来的内容开始变得千篇一律,甚至变得主旨低俗。在营销手段上也只重数量甚至出现了过度营销,创作上更偏爱粗鄙化娱乐。很多自媒体平台都是换汤不换药,似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复刻出来的。本文将从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变现方式、盈利模式以及受众者多角度来分析自媒体的运作,以期能够找到适合自媒体发展的盈利模式,能长久的实现自媒体经济的变现。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自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是用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以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陈洲,2013)
(2)社群经济:互联网时代,一群因为有共同兴趣、价值观的用户,在一起交流、互动。对产品品牌本省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3)变现:把非现金的资产和有价证券等转换成现金。
(4)知识付费: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个性化信息内容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认知提升等目的的消费行为。
1.3文献综述
(1)我国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发展
自媒体不仅是企业用来推广营销的平台,更是普通大众借助互联网联系全球知识体系,用来分享他们身边的事实和传播新闻的途径。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途径。这一严谨的定义于2003年7月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被提出。庞博(2016)指出在信息网络的影响下,新媒体的精神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载体形式不在单纯依靠广播和电视。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媒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自媒体、流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人们在享受便捷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地降低,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特色化的新媒体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既促进了新的经济增长热点的出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尽管塞金(2013)认为自媒体“变现”是个伪命题。他认为自媒体主要的商业模式由自媒体人发展成为自媒体中介团队。而实际上自媒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由自媒体人逐渐发展成自媒体团体,这两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互惠共存。自媒体人主要的盈利模式依旧是通过广告来营销,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咨询”模式。而自媒体团体则是通过企业结构来支持运营自由的自媒体营销平台。这两种盈利模式都是在做网络产品服务,但无论是个人的营销还是有企业支撑的团体营销,最终还是要看是否会被用户所接受。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也逐渐上,自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也不再是“广告+咨询”。张鸿飞(2015)将当前中国商业化的自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要素模型分析,总结出六种商业模式。以平台战略的角度分析运营规律,基本遵循“内容导流—流量变现—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