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中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的调查与研究以市东里庄村为例
摘 要论文立足于旅游扶贫的大背景,以临沂市东里庄村为例,对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并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于此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发现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发展主要存在农户整体参与度不够、农家乐经营参与能力不足、农户参与资金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文将“旅游扶贫”、“农户参与”、“农家乐发展”基于一体,对于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有五大模块,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旅游扶贫政策、农户参与、农家乐发展的研究背景,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学者关于“旅游扶贫”、“农户参与”、“农家乐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加以归纳总结。第三部分为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调研,对于农户参与东里庄村农家乐发展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建议,针对东里庄村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第五部分为总结,对论文进行梳理,并对文献提出了展望。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理论与方法 1
(三)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3
(一)国内文献综述 3
(二)国外文献综述 4
三、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调研与分析 5
(一)农户整体参与度调研与分析 5
(二)农家乐经营者参与能力调研与分析 6
(三)农户参与资金状况调研与分析 7
四、旅游扶贫中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的建议 9
(一)加强农户教育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素质 9
(二)鼓励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农家乐规范管理 9
(三)有效识别精准扶贫,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能力调查问卷 14
致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贫困县有三百多个,但是因为没有相匹配的经济实力导致了没有能力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政策的扶持使得这些贫困地区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会发展当地旅游业。2016年9月,《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山东省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高达1051个,临沂市有130个村庄入选,东里庄村便是其中之一[1]。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设立使得旅游扶贫更具有针对性,贫困村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此外,山东省旅游局响应国家号召,2016年9月7日,发布了《关于临沂济南两市间开展旅游扶贫协作的协议》,通过加强济南和临沂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双方地区的旅游发展。
随着参与式理念的普及,人们对于参与主体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越来越强调主体参与经营发展,而且参与角度正由宏观的角度转向微观的角度,由政府、社会参与角度逐步转向农户(居民)角度,开始更加注重整体参与,全员参与,并对参与程度的要求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在旅游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农户参与程度对于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十分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寻找精神寄托,更渴望安静平和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农家乐发展势头劲猛,作为传统的乡村旅游的经营方式,发展模式趋于完善,不仅能够满足现在游客的精神需求,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发展契机增加经济收入,因此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农家乐十分必要。
(二)理论与方法
1.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是强调政府、社会、农户等各部分主体动态参与的理论,本文主要指农户参与。东里庄村隶属于临沂市蒙阴县旧寨乡,是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依托自身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国家旅游扶贫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贫困建档立卡,有效解决自身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也加强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农家乐、生态农庄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对于当地的农家乐经营发展,农户的参与程度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不仅对已经参与经营的农户进行调研,而且对于尚未参与但有参与意愿的农户也进行了调研,立足于整体对农户参与问题进行分析[3]。
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文立足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阅读旅游扶贫、农户参与以及农家乐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大量文献,确定论文大纲,并结合东里庄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进行论文创作。
(2)访谈法
本文才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20位东里庄村村民进行随机访谈,访谈以旅游扶贫下农户参与农家乐发展为大纲,对于不同情况的村民进行不同的问题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收集,资料分析。
(3)问卷法
本文在进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考虑到当地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对于网络不熟悉的情况,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在当地村委会以及同学的热心帮助下对东里庄村的100位村民随机发放问卷,收回了9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8%,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参与情况以及村民参与旅游扶贫活动影响因素调查三个部分,具体详情见附录。
(三)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立足于国家级重点旅游扶贫村——东里庄村对当地农户参与农家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运用了半结构访谈、问卷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户参与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地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存在农户整体参与度不高,农家乐经营的能力欠缺,农户参与匮乏等问题,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阅读文献可知,对于“旅游扶贫”、“农户参与”“农家乐”三个方面的各部分研究较多,但是把其中的二者相结合,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把三者相结合的参考文献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为关于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调查与研究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思路。
旅游扶贫使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升级,还因为政策扶持提高了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发展的积极性,农户参与度的高低对于当地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农户参与度越高,为当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对于当地旅游发展越好。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传统的形式,准入门槛较低,是当地农户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对于当地进行特色经营发挥着重要角色。总之,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不仅使其收入多样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况且旅游扶贫政策所带给村民的是机遇,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受惠的是村民。因此,东里庄村村民应把握好机遇,促进当地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1. 旅游扶贫研究
周韵红(2002)认为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贫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拥有更多机会获取经济报偿,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4]。饶勇、黄福才(2008)认为旅游扶贫经常无法精准识别并与贫困地区的扶贫目标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他们强调应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来调动目标主体的积极性[5]。张伟(2010)基于旅游业二元结构角度对这旅游扶贫中的相互对立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6]。张鹏顺(2011)把区域理论用作旅游扶贫,把贫困看作是一种区域现象,认为扶贫包括"扶业"、"扶人"和"扶地"三方面内容[7]。邓小海曾亮等(2015)在旅游扶贫的基础上更强调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人群及扶贫项目的识别精准,并提出了"RHB"框架[8]。徐宁、图登克珠等(2017)立足于"一带一路"大背景,基于边境旅游与旅游扶贫的角度为西藏的旅游扶贫提出了发展模式[9]。张琦、冯丹萌(2018)通过绿色减贫的角度,立足于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并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的中国绿色减贫的创新和突破[10]。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理论与方法 1
(三)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3
(一)国内文献综述 3
(二)国外文献综述 4
三、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调研与分析 5
(一)农户整体参与度调研与分析 5
(二)农家乐经营者参与能力调研与分析 6
(三)农户参与资金状况调研与分析 7
四、旅游扶贫中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的建议 9
(一)加强农户教育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素质 9
(二)鼓励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农家乐规范管理 9
(三)有效识别精准扶贫,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能力调查问卷 14
致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贫困县有三百多个,但是因为没有相匹配的经济实力导致了没有能力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政策的扶持使得这些贫困地区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会发展当地旅游业。2016年9月,《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山东省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高达1051个,临沂市有130个村庄入选,东里庄村便是其中之一[1]。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设立使得旅游扶贫更具有针对性,贫困村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此外,山东省旅游局响应国家号召,2016年9月7日,发布了《关于临沂济南两市间开展旅游扶贫协作的协议》,通过加强济南和临沂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双方地区的旅游发展。
随着参与式理念的普及,人们对于参与主体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越来越强调主体参与经营发展,而且参与角度正由宏观的角度转向微观的角度,由政府、社会参与角度逐步转向农户(居民)角度,开始更加注重整体参与,全员参与,并对参与程度的要求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在旅游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农户参与程度对于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十分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寻找精神寄托,更渴望安静平和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农家乐发展势头劲猛,作为传统的乡村旅游的经营方式,发展模式趋于完善,不仅能够满足现在游客的精神需求,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发展契机增加经济收入,因此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农家乐十分必要。
(二)理论与方法
1.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是强调政府、社会、农户等各部分主体动态参与的理论,本文主要指农户参与。东里庄村隶属于临沂市蒙阴县旧寨乡,是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依托自身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国家旅游扶贫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贫困建档立卡,有效解决自身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也加强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农家乐、生态农庄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对于当地的农家乐经营发展,农户的参与程度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不仅对已经参与经营的农户进行调研,而且对于尚未参与但有参与意愿的农户也进行了调研,立足于整体对农户参与问题进行分析[3]。
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文立足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阅读旅游扶贫、农户参与以及农家乐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大量文献,确定论文大纲,并结合东里庄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进行论文创作。
(2)访谈法
本文才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20位东里庄村村民进行随机访谈,访谈以旅游扶贫下农户参与农家乐发展为大纲,对于不同情况的村民进行不同的问题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收集,资料分析。
(3)问卷法
本文在进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考虑到当地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对于网络不熟悉的情况,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在当地村委会以及同学的热心帮助下对东里庄村的100位村民随机发放问卷,收回了9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8%,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参与情况以及村民参与旅游扶贫活动影响因素调查三个部分,具体详情见附录。
(三)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立足于国家级重点旅游扶贫村——东里庄村对当地农户参与农家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运用了半结构访谈、问卷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户参与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地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存在农户整体参与度不高,农家乐经营的能力欠缺,农户参与匮乏等问题,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阅读文献可知,对于“旅游扶贫”、“农户参与”“农家乐”三个方面的各部分研究较多,但是把其中的二者相结合,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把三者相结合的参考文献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为关于旅游扶贫中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调查与研究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思路。
旅游扶贫使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升级,还因为政策扶持提高了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发展的积极性,农户参与度的高低对于当地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农户参与度越高,为当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对于当地旅游发展越好。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传统的形式,准入门槛较低,是当地农户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对于当地进行特色经营发挥着重要角色。总之,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不仅使其收入多样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况且旅游扶贫政策所带给村民的是机遇,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受惠的是村民。因此,东里庄村村民应把握好机遇,促进当地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1. 旅游扶贫研究
周韵红(2002)认为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贫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拥有更多机会获取经济报偿,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4]。饶勇、黄福才(2008)认为旅游扶贫经常无法精准识别并与贫困地区的扶贫目标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他们强调应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来调动目标主体的积极性[5]。张伟(2010)基于旅游业二元结构角度对这旅游扶贫中的相互对立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6]。张鹏顺(2011)把区域理论用作旅游扶贫,把贫困看作是一种区域现象,认为扶贫包括"扶业"、"扶人"和"扶地"三方面内容[7]。邓小海曾亮等(2015)在旅游扶贫的基础上更强调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人群及扶贫项目的识别精准,并提出了"RHB"框架[8]。徐宁、图登克珠等(2017)立足于"一带一路"大背景,基于边境旅游与旅游扶贫的角度为西藏的旅游扶贫提出了发展模式[9]。张琦、冯丹萌(2018)通过绿色减贫的角度,立足于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并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的中国绿色减贫的创新和突破[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