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对互联网上公司的效益分析及预测(附件)【字数:7221】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公司所有者、管理者及股权拥有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来反映,但是其蕴含的信息十分庞杂,所以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很难掌握目前的财务状况来做出一系列的经济决策。而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用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十分简单有效。本文利用SPSS软件及Excel软件,以在A股上市的十家互联网上市公司2015年财务数据为依据,选取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三方面共七个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进而对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及预测,客观合理的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并给出适当的意见及建议。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效益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主成分分析 4
2.1主成分分析概述 4
2.2主成分分析法优势 4
2.3主成分分析步骤 4
第三章 效益分析及预测 6
3.1指标的选取 6
3.2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7
3.3效益分析 8
3.3.1数剧标准化处理 8
3.3.2实证分析 8
3.4 效益预测 11
结论与建议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互联网在全球广泛兴起,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身边日益普及,而随着“互联网+”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如农业、医疗、保险等行业加入了“互联网+”的大潮,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之相适应,互联网的服务内容也比以前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在家进行教育、办公、购物、娱乐等日常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使得互联网已经从最初的生活辅助工具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户数量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亿,相比较2014年增加了6303万人;同时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国域名增加到1636个,网站总数达423万个,这些数据无一例外的表明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而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及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加入证券交易市场并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推进作用日益显现,所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和推进我国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互联网行业作为投资目标。但由于证券投资市场庞大,互联网上市公司众多且经营状况良莠不齐,投资者很难在其中发现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良好的投资对象;而且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公司也需要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作出适当的调整。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对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效益进行分析与预测,并依据结果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财务指标来反映,但由于评价公司效益的财务指标众多,且单一的指标只能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不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如果利用全部指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则会造成数据冗余,不利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信息。因此选取哪些指标以及运用什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能把多个指标简化成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效益及预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上市公司效益分析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国外研究学者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分析开始于19世纪。1891年美国学者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从此国外研究学者开始了对企业经营效益管理评价的研究。之后沃尔书写了《财务报表分析》这一著名论著,他在书中采用了七种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提出了通过企业各项综合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方法1957年farrell提出了对多投入及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绩效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法(EDA)。这种方法通过求解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SEC)提出了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市场价值、经济收益、剩余收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业绩等8项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1991年Stern Stewart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及净利润减成本净值。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股东得到的价值。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而不是唯一目标。
目前国外对上市公司效益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1)国外部分研究学者会采用财务指标来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传统的会计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等指标;(2)1992年美国著名管理大师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提出并解释了平衡记分卡方法。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即兼顾了企业的长短期目标,又兼顾了财务非财务、外部和内部等多方面的指标。与传统的评价方法不同,平衡记分卡方法第一次将企业的目标与实现的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现阶段的经营成果与企业的获利能力结合起来,使企业组织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是一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且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方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随之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分析与预测被业内人士和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重视。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我国的数量经济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就是进行统计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对经济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决策,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学者普遍采用单因素评价模型、多因素评价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经济评价模型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应采用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相结合的方式。财务绩效评价是以现金流为基础来建立关键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用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情况;非财务指标主要是对公司的各方面能力做一个综合评价。目前我国评价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如总资产报酬率、基本每股收益、资产负债比率等。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方面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但综合排序较为困难。目前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线性规划分类法,但这些传统分析方法存在方法不统一,不能明确表示各经济指标间的关系,不明显而且误差大,不能明确反映出企业的各经济指标贡献率的缺点。所以目前需要利用多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就是一种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其中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引进多方面变量的同时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目前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较为广泛且较为成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