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情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字数:17613】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在过去20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不断升温,江苏省考研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各高校考研报录比及专业分数线不断有波动和起伏。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高,学历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愈来愈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现今“考研热”的现象,不但关系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各高校研究生录取情况及专业分数线和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从大学生主观意向和外部客观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大学生考研率的相关因素。最后从学校、大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 1
1.2.2 评价 2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内容 3
2. 江苏省各高校考研情况的归纳整理 4
2.1 近几年江苏考研总人数 4
2.2国家分数线与两所院校自划线的比较 5
2.3 对各学校各专业考研情况的整理 7
2.3.1江苏省部分院校的报考和录取情况及录取分数的整理 7
2.3.2对江苏省部分院校的专业报录比和生源质量的研究分析 8
3.影响当代大学生考研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 11
3.1 调查数据的结果 11
3.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1
3.1.2 影响考研意愿和考研动机的因素计分计算 13
3.2调查数据结果的分析 16
3.2.1 影响考研意愿的因素分析 16
3.2.2 影响考研动机的因素分析 17
3.2.3 考研大学生心态分析 18
3.3 小结 19
4. 以经济学科为例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考研因素 21
4.1 近3年报考经济学学科的考研分数线及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取情况的统计 21
4.1.1 江苏省近3年部分高校经济学学科专业的考研分数线整理 21
4.1.2 江苏省近3年部分高校经济学学科专业的报录比和生源质量的整理 22
4.2 对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考研人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5
4.2.1从“内部”因素分析影响经济类学科专业考研的人数 25
4.2.2从“外部”因素分析影响经济类学科专业考研的人数 27
4.3 小结 29
5.结论与建议 31
5.1 结论 31
5.2 建议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在过去20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不断升温,江苏省考研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各高校考研报录比及专业分数线不断有波动和起伏。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高,学历要求愈来愈严格,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现今“考研热”的现象,不但关系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1.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是以江苏省各高校为例,通过对江苏省各高校研究生考研情况及大学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从大学生主观意向和外部客观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大学生考研率的相关因素,最后从学校、大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1.2 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以“江苏省研究生录取考研情况”展开的研究几乎没有,但以其他各省各地研究生录取的调查分析的文献有但是不多,目前相关文献多从“考研现状、考研动机、对考研的建议”等方面进行的讨论。
1.2.1 国内研究
第一,关于各省各地研究生录取情况的调查分析的研究
学生想考研的趋势愈发明显,要想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的录取率,就必须清楚各省各地各高校各专业的录取率及分数线。尹志军、王倩、陈立文(2012)在《河北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032010年录取情况分析》中对河北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8年的数据,从初试成绩与国家分数线的比较、复试成绩、生源结构等方面得出该校招生总体稳定但还需加强对生源质量监控的结论。王纯杰,刘斌霞,陈 嘉(2017)在《基于 SAS 软件的大学生考研数据统计分析》中也选取了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考研成绩的数据,基于 Logistic 回归和聚类分析,应用 SA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一志愿考研成功率的影响水平高低,为大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提供一些依据,在填报志愿时做出合理的选择。
第二,关于当今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董梦寒,杨冠赫(2017)在《就业压力背景下江苏地方高校大学生考研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采用二元逻辑回归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模型, 实证研究性别、年级、居住地、学校类别、个人的成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老师的关心度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喻敏(2017)在《基于PROBIT模型的大学生考研动机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Probit模型分析出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有缓解就业压力、对好的教育资源的追求。而影响他们考研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决策和本科时期的学分绩点。邱春侠(2012)在《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当前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并对跨专业大学生提出理性建议。蔡熙文(2014)在《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分析》中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江苏省某高校本科在校学生中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有意向考研的同学,记录、分析考研学生关于考研的观点和看法,发现这些考研学生群体考研动机各有不同,按照考研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类。杨文平,寇玉寒 李任黎,卢晓雪(2019)在《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对策分析》中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考研的现状、动机和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分别从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大学生考研提供参考,引导其正确合理地对待考研,避免陷入考研误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