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字数:12950】
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社会的和谐安定和有序作为支撑和保障。然而,当今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而制约经济发展。在这其中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教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线城市城市规模大,流动人口多,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研究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对于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理论上探讨中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根据文献和一般理论选取城市化水平,失业率,男女比例,离婚率等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这些因素与犯罪率的定量关系,对于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降低一线城市犯罪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内容 2
2.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描述统计 4
2.1 犯罪率的相关理论 4
2.2 我国犯罪率的相关描述 4
2.3 一线城市犯罪率的相关描述 5
3.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8
3.1 指标选取与说明 8
3.2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9
3.3 模型介绍 10
3.3.1 平稳性检验 10
3.3.2 协整检验 11
3.3.3 面板数据模型 11
4.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3
4.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13
4.1.1 平稳性检验 13
4.1.2 协整检验 13
4.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14
4.3 小结 15
5.结论与建议 17
5.1 主要结论 17
5.2 政策建议 18
5.3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当今社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努力加快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脚步,与此同时,社会中的很多因素又无形之中制约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例如环境和社会秩序。在社会秩序的管理之中,犯罪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在客观上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且在主观层面更有可能损害社会风气和公民的安全感。以我国为例,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性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伴随着社会发展,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犯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政府针对犯罪进行了多次的严打以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刑事案件发案数来看,还是出现了只增不减的趋势。面对这样的现象,大家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犯罪?
其实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仅是由于犯罪人的邪恶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所引起,很多时候是由复杂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共同导致。因而对于犯罪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司法体制和法律的完善,而且对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起初针对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理论分析层面,很少有学者利用计量经济学来研究犯罪率及其影响因素。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外早有先例,被称为“现代犯罪经济学之父”的贝克尔就开创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研究方法。在我国,一线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大,流动人口多,公共安全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基于此,本文就利用20102017年我国七个一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学的办法来研究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降低我国一线城市或是其他城市的犯罪率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有些许帮助。
1.2 文献综述
我国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起初大多停留于理论分析层面,受国外犯罪经济学的影响,我国慢慢开始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采取了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还有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等。
一开始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描述统计,比如麻泽芝和丁泽芸(1999)[17]就是利用了描述性统计说明流动人口对犯罪之间存在着关系。
胡联合、胡鞍钢和徐绍刚(2005)[18]利用了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整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收入分配不均衡对于犯罪率有着显著的影响。类似的,谢旻荻和贾文(2006)[3]使用的是单独省份的数据,得到了与前述相似的结论。
黄少安(2007)[19]与陈屹立(2010)[11]在犯罪率的研究中加入了时间序列分析,使得犯罪率的研究比之前又前进了一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出了与胡联合、胡鞍钢和徐绍刚(2005)[18]类似的结论。
陈春良和易君健(2009)[20]则运用了各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史晋川和吴兴杰(2010)[16]也是运用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收入差距和流动人口作为研究指标,对我国31个省1997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随着研究的深入,面板数据中的指标不断深入扩大,范围也从中国开始缩小关注到省级层面比如史永信(2014)[2]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于四川省刑事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或是扩大到各个国家层面比如何芳(2016)[10]基于面板数据的各国谋杀犯罪率的效应模型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首先,查阅文献,了解目前我国刑事犯罪率实证研究的现状,了解并学习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其次,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和理论找出可能影响犯罪率的因素;再次,对于20102017年7个一线城市犯罪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得知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大致情况;接着,就是对我国这7个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降低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或是其他城市犯罪率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内容 2
2.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描述统计 4
2.1 犯罪率的相关理论 4
2.2 我国犯罪率的相关描述 4
2.3 一线城市犯罪率的相关描述 5
3.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8
3.1 指标选取与说明 8
3.2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9
3.3 模型介绍 10
3.3.1 平稳性检验 10
3.3.2 协整检验 11
3.3.3 面板数据模型 11
4.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3
4.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13
4.1.1 平稳性检验 13
4.1.2 协整检验 13
4.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14
4.3 小结 15
5.结论与建议 17
5.1 主要结论 17
5.2 政策建议 18
5.3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当今社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努力加快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脚步,与此同时,社会中的很多因素又无形之中制约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例如环境和社会秩序。在社会秩序的管理之中,犯罪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在客观上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且在主观层面更有可能损害社会风气和公民的安全感。以我国为例,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性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伴随着社会发展,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犯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政府针对犯罪进行了多次的严打以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刑事案件发案数来看,还是出现了只增不减的趋势。面对这样的现象,大家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犯罪?
其实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仅是由于犯罪人的邪恶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所引起,很多时候是由复杂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共同导致。因而对于犯罪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司法体制和法律的完善,而且对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起初针对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理论分析层面,很少有学者利用计量经济学来研究犯罪率及其影响因素。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外早有先例,被称为“现代犯罪经济学之父”的贝克尔就开创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研究方法。在我国,一线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大,流动人口多,公共安全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基于此,本文就利用20102017年我国七个一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学的办法来研究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降低我国一线城市或是其他城市的犯罪率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有些许帮助。
1.2 文献综述
我国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起初大多停留于理论分析层面,受国外犯罪经济学的影响,我国慢慢开始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采取了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还有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等。
一开始对于犯罪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描述统计,比如麻泽芝和丁泽芸(1999)[17]就是利用了描述性统计说明流动人口对犯罪之间存在着关系。
胡联合、胡鞍钢和徐绍刚(2005)[18]利用了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整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收入分配不均衡对于犯罪率有着显著的影响。类似的,谢旻荻和贾文(2006)[3]使用的是单独省份的数据,得到了与前述相似的结论。
黄少安(2007)[19]与陈屹立(2010)[11]在犯罪率的研究中加入了时间序列分析,使得犯罪率的研究比之前又前进了一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出了与胡联合、胡鞍钢和徐绍刚(2005)[18]类似的结论。
陈春良和易君健(2009)[20]则运用了各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史晋川和吴兴杰(2010)[16]也是运用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收入差距和流动人口作为研究指标,对我国31个省1997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随着研究的深入,面板数据中的指标不断深入扩大,范围也从中国开始缩小关注到省级层面比如史永信(2014)[2]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于四川省刑事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或是扩大到各个国家层面比如何芳(2016)[10]基于面板数据的各国谋杀犯罪率的效应模型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首先,查阅文献,了解目前我国刑事犯罪率实证研究的现状,了解并学习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其次,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和理论找出可能影响犯罪率的因素;再次,对于20102017年7个一线城市犯罪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得知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大致情况;接着,就是对我国这7个一线城市犯罪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降低我国一线城市犯罪率或是其他城市犯罪率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