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NBA后卫专项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

对NBA后卫专项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20191219193748]
摘要
一个球队中,后卫是至关重要的。他要在场上贯彻执行教练的战术,带领球员完成既定战术。他是球队的灵魂,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本文选取NBA(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的若干后卫,克里斯-保罗,史蒂夫-纳什等63名后卫2012-2013年赛季的数据进行研究。从球员的场均得分、助攻、篮板等11项指标出发,通过因子分析法,对63后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综合能力相近的后卫分成一类,再做类与类之间的比较,分析各个类型的特点,从而得到一个更理性的认识。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出NBA各类型后卫的优缺点,并给出相关建议,达到后卫更综合发展的目的。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后卫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3 本文思路及主要内容 2
2、基本理论分析与本文研究方法 3
2.1后卫概括 3
2.2本文研究方法 3
2.2.1因子分析理论介绍 3
2.2.2聚类分析理论介绍 4
3、实证研究 5
3.1 数据选取 5
3.2球员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
3.3对指标的因子分析 6
3.3对球员的聚类分析 12
4、结论和意见 14
4.1本文结论 14
4.2建议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致谢 20
1、引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我国人民对于体育的关注越来越多了,比如世锦赛,奥运会等等。诸多体育运动中,篮球作为主流运动受到广大球迷的关注。其中,当属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受到最大的关注,在NBA这个巨星闪耀、天才聚集的联盟里,作为球队核心的后卫,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对于篮球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评价一直是联盟、球队管理高层,球迷等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联盟利用各种各样的奖项来评价球员的素质,比如常规赛MVP、最佳新秀、进步最快球员、最佳防守球员等等,但是这些指标都不能完全体现一个球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这些奖项是由美国国内资深体育评论员、体育记者及NBA技术官员投票选举产生的,人为的因素不可忽略,同样缺乏一套科学而严谨的评选体系。
在NBA赛场上,临场技术统计的单项技术指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位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本文的对象是后卫,对他们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就利用多元统计的相关知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给出球员综合素质的评价。
1.2 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关于运动员能力分析的文献有很多,贡献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也研究出了许多研究方法。
胡瑾瑾,徐晶通(2004),《对世界职业足球优秀前锋专项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于英国一家权威体育机构提供的世界著名前锋运动员的身体、心理、技能等各项素质的评分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 8项与前锋素质有关的指标分别是:突破过人能力(Dribbling),门前机会把握能力(Finishing),头球能力(Heading)无球跑位能力(Off the ball),速度(Pace),传球能力(Passing),强壮程度(Strength),团队协精神(Teamwork)。文章对多元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找出影响前锋运素质的关键因子[2]。
刘国壁,孙群,赵姝(2012),《基于LS-SVM的NBA前锋/中锋球员综合能力评价》先利用SPSS16.0软件对 36位NBA前锋/中锋球员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聚类结果,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基于LS-SVM的球员能力评价模型,对36位球员的综合能力行评价,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球员能力的评价上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的拟合效果,是一种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3]。
廖德胜(2009),《CBA与NBA优秀组织后卫进攻技术的比较研究》,文章选取CBA、NBA2007-2008赛季技术数据统计排名前10位的组织后卫,分别选取他们的上场时间,平均得分,两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助攻能力等指标进行统计t检查,检验CBA与NBA组织后卫的差异,依此可以给CBA组织后卫培养提供意见[4]。
方博(2012),《基于NBA球员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选取34名NBA球员的五项变量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法对球员进行简单聚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衡量球员篮球水平的关键因子,最后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结果进行相应分析和验证[5]。
沈贤,张西进,陈清森(2008),《对易建联技术的综合分析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广东宏远大前锋易建联的身体形态、技术特点和综合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CBA、NBA和参加第十五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部分运动员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其技术的提高和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提出建议[6]。
高松,杨渝晴,(2002),《对优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依据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特点,运用主分量分析法36种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筛选出8种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对优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7]。
陈品,(2011),《CBA运动员综合能力评价与优化》,运用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CBA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影响得分的因素时,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逐步回归法找出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8]。
司友志,吴成林,(2009),《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评价方法研究》,文章以全国排球联赛部分男子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7个变量作为分析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主成分,通过极大似然法提取主因子,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以分值的高低确定等级高低[9]。
沈均成,(2013),《基于因子分析的NBA球员综合能力评价》,文章主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从球员技术统计中的上场时间、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助攻、抢断、盖帽、失误、犯规、得分共计11项指标出发,对NBA常规赛季30支球队中各队的一名领袖球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找出球员的优势及劣势。并基于此分析给出相关意见,以达到各个球员更好的发展的目的[10]。
王积建,(2014),《模糊综合评价法在NBA赛程评价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离差最大化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数学原理,然后以2008-2009年NBA赛程为例,建立了影响赛程编制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离差最大化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该赛程对于各球队的利弊,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推广[11]。
史宇翔,(201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2012-2013赛季NBA季后赛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2012—2013赛季NBA各个球队的季后赛数据,选取了东西部共16支球队,根据处理的结果,分析相关因素[12]。
施鹏,黄美蓉,孙耀,(2013),《NBA球队战绩的时间序列分析》,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AR)模型试探性地对NBA的8支代表性球队历史战绩进行分析,并对它们在2008-2009赛季至2010-2011赛季的战绩进行预测[13]。
谢奇,(2010),《对NBA中各队优秀中锋指标的统计分析》,通过对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中24名现役优秀中锋在2008-2009常规赛季中,7项技术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这24名球员进行了分类[14]。
李雷,(2013),《CBA与NBA职业运动员的对比分析》,通过CBA与NBA各自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性,从本质上认识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差距.为今后CBA的发展和壮大提供理论依据[15]。
1.3 本文思路及主要内容
本文主旨是对NBA后卫的综合评价分析。本文选取了NBA2012-2013赛季,克里斯-保罗等63名后卫的数据,选定了得分、助攻、三分命中率等11项指标进行研究。首先从NBA发展情况出发,介绍后卫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公共因子,计算各因子得分。然后对球员进行聚类分析,将整体水平相近的球员分成一类,做类与类的比较。最后得出文章的结论并针对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2、基本理论分析与本文研究方法
2.1后卫概括
后卫,包括组织后卫与得分后卫。组织后卫即控球后卫,是球队进攻组织者,在场上要贯彻执行教练的战术,一个优秀的组织后卫就是场上的主教练。组织后卫需要长时间的控球,他要带球从己方半场到对方半场,所以组织后卫的控球技术要好。得分后卫,顾名思义,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得分,他不需要组织球队进攻,他要做的就是投篮、上篮、扣篮,得分。随着篮球水平的发展,联盟有不少的控球后卫,不仅能很好的组织进攻能力,得分能力也很强,由此就出现了双能卫。双能卫,就是既能组织进攻,又能得分的后卫,代表人物就是传奇巨星阿伦-艾弗森。后卫不仅是球队的进攻组织者,有时也是球队获胜的希望,在一个篮球队中,后卫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