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公司经济状况统计分析【字数:12319】

本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基于江苏省制造业呈现总体规模大、有活力、基础好但处于瓶颈期的现状,对江苏省如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劲需求,如何发挥江苏自身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经济发展态势,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有价值的敏体做出统计分析。文章选取了2017年和2018年江苏省13个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12个统计指标,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这1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经济状况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对各因子排名,根据排名情况对2017年和2018年经济状况进行比较,然后在相关理论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提出经济状况改善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思路 3
2.研究方法介绍 4
3.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经济分析 5
3.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5
3.2因子分析 6
4.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经济状况多角度分析与比较 10
4.1 盈利能力因子分析 10
4.2 流动性因子分析 11
4.3 成长能力因子分析 12
4.4 运营能力因子分析 13
4.5 对2017年与2018年各因子比较 16
5.结论与政策建议 17
5.1 结论 17
5.2 政策建议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表 21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江苏省经济总量在全国一直位于前列,而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接近一半。江苏制造业发展闻名且领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依托于资源丰富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依托于战略政策和制度条件的区位优势。由于江苏省制造业呈现出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不固定且一直变化的,所以目前来看制约江苏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的是缺乏核心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江苏省有着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劲需求。如何发挥江苏自身优势从而推进供给侧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性改革、稳定经济发展态势,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详细来看江苏省既有一定的劳动密集型细分行业,也有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还有一部分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型制造业。各行业齐头并进促进了江苏省制造业全面发展,稳步向前的繁荣局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对内外部环境的突变,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与美国磕磕碰碰的贸易关系以及国内消费形式和偏好发生的新的变化,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全面了解企业自身运转状况,在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中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准确把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按着既定的战略规划稳步向前。
1.2 研究现状
潘琰、程小可(2008)认为随着我国市场日益规范化,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证券分析人士乃至公司员工关心的主要问题还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准确、客观地评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性同样成为财务分析人员的共鸣。文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了一种根据财务指标内部结构关系从而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业绩评价方法[1]。
蔡珂(2013)在文章中以宇通客车为研究和分析样本, 采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和杜邦综合分析法, 发现了公司2009年至2011年财务报告的数据。面向管理, 运用可视化图分析了近年来的财务管理状况, 结合行业发展现状, 准确客观地分析了宇通公交的偿付能力、盈利能力,资本周转等财务指标, 对宇通客车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准确的评价,并对公司未来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2]。
刘敏(2016)在文章中将财务质量分析分为资产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和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三个部分,通过分析宇通客车和金龙汽车2015年前三季度的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的变动情况[3]。袁春生、张志昊(2015)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认为评价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要从资本质量、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股东权益增长质量四个层面来分析评价[4]。邢有洪(2013)认为财务预警是诊断企业财务质量、预防和规避财务危机的有效工具[5]。俞晓东(2015)介绍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相关理论及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内容,再此基础上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验证文章所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6]。
陈晓丹(2010)以施工企业为例,提出了关于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看法[7]。丁钢、袁敏(2016)以提高企业自身效益为目的,如何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做出讨论研究[8]。陈秋云(2017)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小企业的范围、特点与财务管理目标等方面出发,对优化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改善建议[9]。彭建峰、张友棠、李娜(2015)针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现状,通过KLR模型为企业预警工作提出帮助[10]。
徐义明(2015)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分类、特点,研究了如何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11]。贾守治(2011)根据建筑类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构建管理体系,目的是降低或者消除财务风险影响[12]。陈秀敏(2013)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主体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公司选择从资本市场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本文从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其对财务风险管理相关内容的分类和分析, 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筹融资、投资、收入的分配、资本回报、外汇等风险种类,再给出相对的应对策略。[13]
张丽辉(2017)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进行财务危机防范和化解的重要性就越大。文章在企业集团财务危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危机的规避与化解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化解企业集团财务危机能力提出合理的建议[14]。于春晓(2017)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问题,而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维持民营企业生存的关键[15]。
朱雪珍(2015)认为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质量就像是城市或地区的“晴雨表”,文章选取了苏州市20家境内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了spss统计软件,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帮助与支持[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