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字数:11095】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如何协调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已成为它们的巨大挑战。因此,准确把握两者的内在关系,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结合江浙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描述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时间演变趋势后,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重点就两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浙地区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关系;但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江苏存在经济增长到电力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浙江则存在两者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综述 1
1.2.1国内研究 2
1.2.2评价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江浙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现状分析 5
2.1经济增长 5
2.1.1规模持续扩大 5
2.1.2增速总体增长但近期有回落 5
2.2电力消费 6
2.2.1总量不断上升 7
2.2.2增速呈现波动式变化 7
2.3两者关系 8
2.3.1江苏,GDP带动电力加速发展 8
2.3.2浙江,电力紧随GDP迅速增长 9
3.江浙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计量分析 10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0
3.2 计量分析 10
3.2.1单位根检验 10
3.2.2协整分析 11
3.2.3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12
3.2.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 13
3.3 实证结果分析 14
3.3.1长期均衡关系 14
3.3.2短期波动关系 14
3.3.3格兰杰因果关系 15
4.结论和建议 16
4.1 结论 16
4.2 建议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表 20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电力是影响江浙两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两省现代化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经济增长水平是对一个区域在一定期间内经济变化的反应,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志;近些年来,由于江浙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两省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确保江浙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我们更应该对江浙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如此就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有差别的区域之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会为其他地区电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1.2 研究意义
电力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民首要的能源消费形式,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等领域,是我国的支撑型产业。电力消费水平深深影响着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十年来,随着江浙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提升,电力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江苏、浙江等省的一次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可持续利用能力缺乏,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电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样能源稀缺、电力供求不平衡的情形之下,防止电力的缺乏和过剩现象产生的重要措施是对电力展开正确合理的预测。本课题以江浙两省的电力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其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不但可以为当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还可以促进电力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节约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2 国内研究综述
电力消费,是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经过查阅有关文献发现,随着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究其之间所蕴含的关系。
1.2.1国内研究
有的学者从全国角度分析。张瑞军(2010)选取我国19532008年的相关数据,探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否影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总量,构建三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具体考察其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估计,细致阐述我国电力消费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差异[1]。张钟井(2011)利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得出结论,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李艳红(2014)采用ARDL法剖析经济增长和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电力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为单向,节能减排政策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制约,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才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3]。王俊超(2017)根据中国各省市的电力消耗和GDP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发现电力消耗和经济增长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过程,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之间有着长期协整关系[4]。
有的学者则从地区角度分析。韩艳(2011)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研究四川省近20年的相关数据,总结出该区域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在总量上存有长期的均衡关系[5]。刘毅(2011)对山东省电力消费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对经济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以及电力消费是否能科学预测进行判别[6]。李虹(2012)通过研究辽宁省的电力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长期正相关和单向的因果关系[7]。徐星迪(2013)对江苏省各个市抽取22年的电力消费总量和地区生产总量数据,考察并实证分析两者的关系,发现它们在短期内是波动有变化的,而在长期里则是稳定而均衡的,并且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8]。邓志宁(2014)对云南省建立动态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GDP与煤炭、石油、电力消费有着长期均衡关系,而GDP与天然气消费没有协整关系[9]。戴世峰(2014)研究了上海市的GDP与电力消费水平的现状,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电力消费水平的增长能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经济水平的增加[10]。郑建南(2014)选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探究福建省1988年到2012年的数据,发现福建省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两者间有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格兰杰原因[11]。曹金龙(2017)采用面板数据的协整理论方法分析发现,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两者间存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以及单向格兰杰原因[12]。
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综述 1
1.2.1国内研究 2
1.2.2评价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江浙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现状分析 5
2.1经济增长 5
2.1.1规模持续扩大 5
2.1.2增速总体增长但近期有回落 5
2.2电力消费 6
2.2.1总量不断上升 7
2.2.2增速呈现波动式变化 7
2.3两者关系 8
2.3.1江苏,GDP带动电力加速发展 8
2.3.2浙江,电力紧随GDP迅速增长 9
3.江浙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计量分析 10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0
3.2 计量分析 10
3.2.1单位根检验 10
3.2.2协整分析 11
3.2.3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12
3.2.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 13
3.3 实证结果分析 14
3.3.1长期均衡关系 14
3.3.2短期波动关系 14
3.3.3格兰杰因果关系 15
4.结论和建议 16
4.1 结论 16
4.2 建议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表 20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电力是影响江浙两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两省现代化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经济增长水平是对一个区域在一定期间内经济变化的反应,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志;近些年来,由于江浙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两省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确保江浙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我们更应该对江浙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如此就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有差别的区域之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会为其他地区电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1.2 研究意义
电力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民首要的能源消费形式,它的应用遍及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等领域,是我国的支撑型产业。电力消费水平深深影响着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十年来,随着江浙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提升,电力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江苏、浙江等省的一次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可持续利用能力缺乏,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电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样能源稀缺、电力供求不平衡的情形之下,防止电力的缺乏和过剩现象产生的重要措施是对电力展开正确合理的预测。本课题以江浙两省的电力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其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不但可以为当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还可以促进电力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节约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2 国内研究综述
电力消费,是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经过查阅有关文献发现,随着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究其之间所蕴含的关系。
1.2.1国内研究
有的学者从全国角度分析。张瑞军(2010)选取我国19532008年的相关数据,探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否影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总量,构建三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具体考察其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估计,细致阐述我国电力消费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差异[1]。张钟井(2011)利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得出结论,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李艳红(2014)采用ARDL法剖析经济增长和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电力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为单向,节能减排政策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制约,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才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3]。王俊超(2017)根据中国各省市的电力消耗和GDP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发现电力消耗和经济增长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过程,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之间有着长期协整关系[4]。
有的学者则从地区角度分析。韩艳(2011)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研究四川省近20年的相关数据,总结出该区域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在总量上存有长期的均衡关系[5]。刘毅(2011)对山东省电力消费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对经济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以及电力消费是否能科学预测进行判别[6]。李虹(2012)通过研究辽宁省的电力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长期正相关和单向的因果关系[7]。徐星迪(2013)对江苏省各个市抽取22年的电力消费总量和地区生产总量数据,考察并实证分析两者的关系,发现它们在短期内是波动有变化的,而在长期里则是稳定而均衡的,并且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8]。邓志宁(2014)对云南省建立动态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GDP与煤炭、石油、电力消费有着长期均衡关系,而GDP与天然气消费没有协整关系[9]。戴世峰(2014)研究了上海市的GDP与电力消费水平的现状,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电力消费水平的增长能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经济水平的增加[10]。郑建南(2014)选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探究福建省1988年到2012年的数据,发现福建省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两者间有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格兰杰原因[11]。曹金龙(2017)采用面板数据的协整理论方法分析发现,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两者间存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以及单向格兰杰原因[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