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产量的林木业发展方向分析【字数:12927】

江苏省以较少的林木资源收获了相对较大的林业产值,这与其拥有的发展优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江苏省一直以来都坚持奉行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2017年,以全国0.7%的造林面积取得了林业总产值3099亿元的优异成绩,占全国总林业产值的8%。因此,本文对江苏省林木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定位,并根据现有的数据预计今后的发展,分析出能够为林木从业者创造出较大收益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从而为江苏省林木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然后对江苏省的林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定位。利用对过去年份林木产业数据的研究,分析出对江苏省林木业经济收入影响最大的几种林木产业形式。同时,通过对林木业经营者的实地走访调查,总结出能够创造较高利润的经营方式。接下来对林木产量及需求量预测分析,通过对过去年份林木产量和林木需求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出接下来2018年和2019年的林木产量及林木需求量。最终江苏省林木产业SWOT分析,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林木产业当前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
目 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 1
1.2.2评价 2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3
2.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分析 5
2.1 江苏省林业发展现状 5
2.2 江苏省林业产业 6
2.2.1 林纸板一体化产业 6
2.2.2 特色经济林果产业 7
2.2.3野生动物的繁殖与利用 8
2.3江苏省林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9
3.林木产量及需求量预测分析 10
3.1 GM(1,1)模型原理 10
3.2 建立GM(1,1)模型进行林木产量的预测 11
3.3 GM(1,1)模型的检验 13
4.江苏省林木产业SWOT分析 16
4.1 优势分析 16
4.1.1 区位优势 16
4.1.2 经济优势 16
4.1.3 社会环境优势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4.1.4人力资源优势 17
4.2 劣势分析 18
4.3 机会分析 18
4.3.1自然林业保护项目的需求和执行增加 18
4.3.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19
4.3.3人造板的出口量逐年增加 19
4.3.4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19
4.4 威胁分析 19
5.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自然地理环境所涉及到的诸多因素都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此前有诸多研究数据均可以表明,毛竹等重要林木经济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一般要求海拔要在400~800米的丘陵以及低山山麓地带,年平均温度要求能够达到15~20℃,年降水量也需要达到1200~1800毫米之间。而在地貌形态的划分上,江苏省则主要以平原为主,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多数地区的海拔都在50米以下,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境内降雨年径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间,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江苏省的林木产量与一些林木业大省是无法抗衡的[1]。
(二)研究意义
那么,江苏省林木从业者在产量就输在起跑线上的背景下,在林木市场中该怎样对自己进行定位,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寻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来获得更多的收益?该篇论文即从林木产量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及方法,对江苏省林木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定位,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出能够为林木从业者创造出较大收益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从而为江苏省林木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2 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江苏省林木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寥寥无几,基于林木产量对江苏省林木业发展方向的研究更是几乎无迹可寻。目前相关文献多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林木业进出口贸易和发展过程中宏观问题的考虑,或对特定类别、品种展开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讨论,以及对全国木材供需情况的研究。
1.2.1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林木业进出口贸易和发展过程中宏观问题的研究
要想了解江苏省林木产业具体情况,首先必须了解国家林木产业的整体状况,而进出口贸易则可以很好地反映这一数据的真实状况。正如学者王志稳、王轲(2015)在对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时指出,目前我国在产品进口方面,林木业产品已经位列首位,这表明了我国林木产业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同时,通过研究,他们还发现国内关于林木业产品的进口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进口产品已经逐步变化为以纸浆、 锯材、原木为主;在出口方面,他们发现国内的林木业产品贸易的特点为单向补缺型,即说明整体的林木业产品的出口量较少,但同时也在逐年地增加,并且林木业的产品出口结构也得到了一些优化,但是国内进口的林木业产品相对于出口贸易的产品还远远缺乏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力[2]。戴大强(2016)在分析林业产业发展宏观思考时谈到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他认为国内的林业产业潜力比较大并且存在区域性的产业特色,但与此同时,国内的林业依然存在着资源结构、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林业产业管理不够完善等缺陷[3]。
(二)从特定类别、品种对林木业开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王芳、王淑娟等(2008)认为经济林木除了在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还在旅游方面、医疗保健方面、生态方面存在很大的价值,针对这些价值,他们重点地研究了经济林木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价值[4]。邓武文(2018)在探究毛竹产业时对我国竹林资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表明竹林除了是生态系统关键部分,还存在很大的景观观赏、装饰等价值。他重点研究了双牌县毛竹产业链,发现了该产业在其所有人的经营中,存在加工制造粗放、素质不高、市场品牌辨识度低,他还指出该产业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政策扶持[5]。而严圣钦(2016)则在考察种植毛竹能够收获的效益时着重研究了福建省的毛竹产业,他强调毛竹兼有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并且毛竹可以成为该产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毛竹产业在当前的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应该加大毛竹产业的发展,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以此推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对全国木材供需情况的研究
曹容宁、薛艳(2018)在《中国木材贸易非均衡度问题及其动态性研究》中分析出对木材需求造成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且可以基于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对市场需求进行判断。而木材需求的的判断是通过对价格、木材产量和进口量进行的判断。此外,作者还强调市场需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非周期性,并且分析了1996至2013年中国木材贸易市场供需数据,发现呈现非均衡状态,这些都在极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7]。
1.2.2评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