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字数:11179】
现如今,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6年河北省各地区科技创新的相关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对各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河北省各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较大,石家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最为显著,唐山市、保定市次之,而其他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都相对较低。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此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2
1.3.2国内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3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介绍 5
2.河北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6
2.1河北省城市总体发展状况 6
2.2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投入情况 7
2.3河北省科技创新的产出情况 8
3.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0
3.1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 10
3.1.1指标体系的建立 10
3.1.2适度性检验 10
3.1.3因子分析 11
3.2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13
4.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4.1研究结论 15
4.2政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如今,科技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革命以及科技创新,在科技的海洋中,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科技如此地执着和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都是很注重以体制改革为特征的制度创新。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到的国家发展全局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合国力的发展进行筹划和指导。在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习主席总书记也曾经提到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强盛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都离不开科技。中国的富强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都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来实现。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是很强,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无法超越发达国家,技术的有效供给不够,质量也不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兴技术行业发展的短板和阻碍。要想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增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部经济最活跃、规模最宏大的地区,它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自然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承重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2016年,河北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科技成果登记项数是3031项。其中,石家庄、保定、邢台居前三位,成果数分别为:354项、316项和216项。在所有成果中,有28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占了成果总数的0.92%;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有286项,占成果总数的9.44%。另外,有928项拥有专利权,其中近一半属于发明专利。此外,2016年河北省共签订技术合同10802项,技术成交金额243.86亿元,平均下来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86.35%。全省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其中,石家庄市签订技术合同1434项,成交额18.22亿元,较上年增长45.29%;唐山市签订技术合同533项,成交额13.82亿元,较上年增长43.67%;邯郸市签订技术合同112项,成交额10.21亿元,较上年增长79.02%。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上述概况可知,虽然河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依然存在差距,这导致城市之间经济实力不平衡,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均衡。因此河北省属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不足,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不及京津地区。因此本文对河北省做了一些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使得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拉近与北京、天津的距离,做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从而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
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反映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性,而且国家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如今,我国社会面临着很多挑战: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等。因此,必须要利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提升综合国力,引导社会均衡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是生产力中最不可忽视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承重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970年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当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既有从微观层次就个人或企业层面展开的,也有从中观层次就地区研究的,还有从宏观层次就国家来研究的。
1.3.1国外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的研究大多是在技术创新上。哈佛大学学者F.M.Scherer(2001)在《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本书中认为:技术变化并不是凭空出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人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古典分析将技术创新当成一种外生变量。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的Walsh在做项目时,从美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总结出一个技术创新的模型,这个模型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由技术推动、包含着从技术到市场销售等几个阶段,因此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点被称为技术推动论。但是在20世纪中后期,施穆克勒在技术创新的实证中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结论:技术创新的实现得益于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这个因素的推动下,产品开发设计到销售的全程都来自技术创新的支持,这种观点则被称为市场拉动论。罗森堡(1982)在《打开黑匣子:技术与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科学技术的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是以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创新中起核心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形成一种看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而两者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作用于技术创新的过程,因此把这种观点称为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互动论。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2
1.3.2国内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3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介绍 5
2.河北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6
2.1河北省城市总体发展状况 6
2.2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投入情况 7
2.3河北省科技创新的产出情况 8
3.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0
3.1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 10
3.1.1指标体系的建立 10
3.1.2适度性检验 10
3.1.3因子分析 11
3.2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13
4.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4.1研究结论 15
4.2政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如今,科技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革命以及科技创新,在科技的海洋中,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科技如此地执着和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都是很注重以体制改革为特征的制度创新。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到的国家发展全局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合国力的发展进行筹划和指导。在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习主席总书记也曾经提到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强盛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都离不开科技。中国的富强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都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来实现。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是很强,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无法超越发达国家,技术的有效供给不够,质量也不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兴技术行业发展的短板和阻碍。要想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增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部经济最活跃、规模最宏大的地区,它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自然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承重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2016年,河北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科技成果登记项数是3031项。其中,石家庄、保定、邢台居前三位,成果数分别为:354项、316项和216项。在所有成果中,有28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占了成果总数的0.92%;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有286项,占成果总数的9.44%。另外,有928项拥有专利权,其中近一半属于发明专利。此外,2016年河北省共签订技术合同10802项,技术成交金额243.86亿元,平均下来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86.35%。全省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其中,石家庄市签订技术合同1434项,成交额18.22亿元,较上年增长45.29%;唐山市签订技术合同533项,成交额13.82亿元,较上年增长43.67%;邯郸市签订技术合同112项,成交额10.21亿元,较上年增长79.02%。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上述概况可知,虽然河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依然存在差距,这导致城市之间经济实力不平衡,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均衡。因此河北省属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不足,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不及京津地区。因此本文对河北省做了一些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使得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拉近与北京、天津的距离,做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从而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
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反映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性,而且国家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如今,我国社会面临着很多挑战: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等。因此,必须要利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提升综合国力,引导社会均衡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是生产力中最不可忽视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承重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970年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当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既有从微观层次就个人或企业层面展开的,也有从中观层次就地区研究的,还有从宏观层次就国家来研究的。
1.3.1国外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的研究大多是在技术创新上。哈佛大学学者F.M.Scherer(2001)在《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本书中认为:技术变化并不是凭空出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人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古典分析将技术创新当成一种外生变量。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的Walsh在做项目时,从美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总结出一个技术创新的模型,这个模型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由技术推动、包含着从技术到市场销售等几个阶段,因此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点被称为技术推动论。但是在20世纪中后期,施穆克勒在技术创新的实证中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结论:技术创新的实现得益于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这个因素的推动下,产品开发设计到销售的全程都来自技术创新的支持,这种观点则被称为市场拉动论。罗森堡(1982)在《打开黑匣子:技术与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科学技术的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是以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创新中起核心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形成一种看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而两者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作用于技术创新的过程,因此把这种观点称为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互动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