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大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字数:14567】
摘 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消费方式等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网络、书面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企图通过多种途径对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调查研究,以把握大学生当下最准确的消费心理。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无节制消费、消费结构比例失衡、攀比风气严重、奢侈浪费等问题。提出了社会各界应加强正确引导,家庭、高校联合重视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大学生个人应树立正确消费观和理财意识等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
1.2研究综述 1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
2.1研究对象 3
2.2研究方法 3
2.2.1文献研究法 3
2.2.2系统分析法 3
2.2.3描述性研究法 4
2.3调查表 4
2.3.1问卷编制 4
2.3.2问卷内容 5
3.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6
3.1苏州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6
3.1.1问卷调查情况 6
3.1.2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6
3.1.3学习消费 8
3.1.4饮食消费 8
3.1.5服饰消费 9
3.1.6人际交往消费 10
3.1.7日常用品支出消费 11
3.2大学生消费水平分析 13
3.2.1消费水平的概念 13
3.2.2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16
4.研究结论与建议 17
4.1研究结论 17
4.1.1大学生消费中的合理之处 17
4.1.2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7
4.2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的政策建议 18
4.2.1社会各界应加强正确引导 1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家庭、高校联合重视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18
4.2.3大学生个人应树立正确消费观和理财意识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致谢 23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消费观念也有了显著的转变。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念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对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塑造。然而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的消费观引导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发展,本着俭省节约的宗旨不奢靡浪费,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产品,同时也懂得通过适当享乐消费减压。消极错误的消费观则导致消费存在盲目攀比性,储蓄意识、理财意识淡薄,“提前消费”人群显著增多,最终导致网贷,借贷情况增多,给自己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作为现当代一名大学生,我深刻的体会到大学生消费的显著特点。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消费观念的塑成和培养则更为突出和直接地影响了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他们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论文以苏州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其主要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总结新时期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多角度提出改善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对策。
1.2研究综述
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对我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研究也是社会各界和高校研究讨论的重要内容。闫缨(2005)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1]。李娟(2009)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和构成状态,并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方案引导其合理消费[2]。刘超(2010)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通过对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的分析,得出大学生消费分布情况以及城乡消费差异性[3]。姜柳(2010)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本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差异性[4]。崔静(2015)发现消费差距逐渐增大表现在大学生中贫困生与富有生之间的差距,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等从社会学视角来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措施[5]。刘凯(2017)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大学生成为我国重要的消费主力军之一,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其消费观念也大大区别于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导致其消费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并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6]。吴媛媛(2018)认为随着消费信贷的日益发达,且近年来向高等院校推程度的扩张,消费信贷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矛盾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日益严重的消费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关注[7]。冯萌,余姝(2018)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95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基于ERG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95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并探讨这些新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文明,绿色的新消费理念和合理的消费行为关注[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以及与大学生走访面谈等形式,从人群和区域两个层面实证检验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关系,发现内在问题,期望为苏州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正确引导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方面提供参考。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在苏州读书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得到的相关数据,从区域和整体等层面上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和其消费现状得到的研究和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
1.2研究综述 1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
2.1研究对象 3
2.2研究方法 3
2.2.1文献研究法 3
2.2.2系统分析法 3
2.2.3描述性研究法 4
2.3调查表 4
2.3.1问卷编制 4
2.3.2问卷内容 5
3.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6
3.1苏州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6
3.1.1问卷调查情况 6
3.1.2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6
3.1.3学习消费 8
3.1.4饮食消费 8
3.1.5服饰消费 9
3.1.6人际交往消费 10
3.1.7日常用品支出消费 11
3.2大学生消费水平分析 13
3.2.1消费水平的概念 13
3.2.2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16
4.研究结论与建议 17
4.1研究结论 17
4.1.1大学生消费中的合理之处 17
4.1.2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7
4.2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的政策建议 18
4.2.1社会各界应加强正确引导 1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家庭、高校联合重视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18
4.2.3大学生个人应树立正确消费观和理财意识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致谢 23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消费观念也有了显著的转变。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念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对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塑造。然而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的消费观引导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发展,本着俭省节约的宗旨不奢靡浪费,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产品,同时也懂得通过适当享乐消费减压。消极错误的消费观则导致消费存在盲目攀比性,储蓄意识、理财意识淡薄,“提前消费”人群显著增多,最终导致网贷,借贷情况增多,给自己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作为现当代一名大学生,我深刻的体会到大学生消费的显著特点。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消费观念的塑成和培养则更为突出和直接地影响了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他们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论文以苏州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其主要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总结新时期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多角度提出改善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对策。
1.2研究综述
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对我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研究也是社会各界和高校研究讨论的重要内容。闫缨(2005)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1]。李娟(2009)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和构成状态,并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方案引导其合理消费[2]。刘超(2010)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通过对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的分析,得出大学生消费分布情况以及城乡消费差异性[3]。姜柳(2010)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本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差异性[4]。崔静(2015)发现消费差距逐渐增大表现在大学生中贫困生与富有生之间的差距,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等从社会学视角来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措施[5]。刘凯(2017)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大学生成为我国重要的消费主力军之一,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其消费观念也大大区别于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导致其消费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并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6]。吴媛媛(2018)认为随着消费信贷的日益发达,且近年来向高等院校推程度的扩张,消费信贷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矛盾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日益严重的消费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关注[7]。冯萌,余姝(2018)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95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基于ERG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95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并探讨这些新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文明,绿色的新消费理念和合理的消费行为关注[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以及与大学生走访面谈等形式,从人群和区域两个层面实证检验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关系,发现内在问题,期望为苏州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正确引导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方面提供参考。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在苏州读书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得到的相关数据,从区域和整体等层面上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和其消费现状得到的研究和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