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人力资源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析【字数:14336】

在现今的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源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只有获得大量高质量人力资源,才能使经济迅速腾飞。同时,我们通过衡量区域间人力资源水平高低,可以了解当前的发展状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本文选取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的指标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得到影响江苏人力资源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探究江苏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实现江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全面发展,进而带动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同时,又从聚类分析的结果中了解到,要继续以苏州市和无锡市作为核心,并以此带动江苏各市人力资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要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发挥优势互补,缩小各区域间人力资源产业的差距。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文献综述 3
1.4 研究思路 4
2.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6
2.1人力资源概念界定 6
2.1.1 指标的选取 6
2.1.2 描述统计分析 7
2.2 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介绍 8
3.我国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10
3.1 主成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0
3.3.1对各项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 10
3.3.2各城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11
3.2 聚类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5
3.2.1聚类划分各城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程度 15
3.2.2江苏各城市人力资源产业的综合评价 16
4.结论和建议 17
4.1 结论 17
4.2 建议 17
4.2.1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发挥优势互补 17
4.2.2优化发展环境,集聚一流人力资源 18
4.2.3注重规划和开发人力资源产业,保障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18
4.2.4强化人才集聚,释放人才活力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突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在这一阶段后,中国的经济开始逐步步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由此,中国开始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提出了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要求。在推动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产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且其在现今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加突出。如果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人力资源产业这一块就必须具备独特且巨大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协调好人力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及设施。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口资源,这一点也正是我国创新发展中最大的“富矿”,是我国能获取大量优质人力资源的前提与基础,而我们更是要认识到“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巨大作用,要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第一位,将其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促使中国在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总量的条件下,更能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效能,率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事实上,在通过调研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的开发仍存在明显的三项短板:第一,中国在开发人力资源产业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而在其中,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显得极为突出。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具有强大人力资源优势的国家,但中国人民受到科研教育水平、社会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培养大量高质量劳动力人才,进而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开发,但中国人力资源产业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也是本文最为根本的研究目的。第二,中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产业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开发,也未能深度挖掘潜能。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中国各省的教育普及程度以及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但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教育普及程度与人力资源存量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力资源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之世界各国人均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导致中国与全球各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趋势。因此,我们仍需要把提升人力资源产业开发质量这一任务摆在发展的中心位置,任重而道远。第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短板有很多,而人力资源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是其中一块极为突出的短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个持续性的成长过程,其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结构、质量、规模、布局、利用效率以及开发能力等方面诸多重要因素。尽管在近几年中,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精力到人力资源产业开发中,使得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形成了足够的规模,质量上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与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相比,依旧具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中国人力资源错配严重,未能使人力资源产业形成具有优势的动态演进。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不足之处,更要加快补齐我国人力资源产业开发过程中的短板,以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为引领,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与教育能力,获得高质量劳动力人才,以提高开发能力为核心,构建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使其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相适应,进而加快中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步伐。
江苏的经济尤为发达,其经济发展在中国处于领先位置,战略地位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极其突出。在“十三五”期间,江苏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在这时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而作为经济大省之一的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开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征程,它提出了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的发展目标,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增长动力的转换,进一步增强江苏发展的硬实力,将其打造为“创新强省”、“制造强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人力资源产业方面的开发建设,江苏必须坚持以人力资源为第一发展战略的理念,走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道路,大力加强江苏在人力资源产业层面的竞争优势,使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同步人力资源素质提升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使他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带动江苏的发展乃至中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江苏城市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探寻其中会影响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因素,希望为江苏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合理的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