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附件)【字数:6260】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在这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年代,中国高校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提供的就业岗位变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造成大学生就业相对过剩,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问等方式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据此围绕模糊综合评价展开了研究,构建出一套相对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普遍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关键词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
1.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的国内研究现状 1
1.3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不足 1
1.4 本文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2
第二章 F集理论及方法 3
2.1 F集 3
2.2 AHP理论 3
2.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3
2.2.2对比各指标得出判断矩阵 3
2.2.3和法确定权重 4
2.3隶属度函数 4
2.3.1模糊统计法 5
2.3.2例证法 5
2.3.3专家经验法 5
2.3.4二元对比排序法 6
2.4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6
2.4.1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6
2.4.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7
第三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8
3.1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8
3.2各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9
3.3应用AHP得出各级指标权重 11
3.4 F综合评判 12
3.4.1计算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2计算综合评价向量 13
第四章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14
结 语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第一章 绪论
1.1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当今年代劳动力供大于求,中国高校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提供的就业岗位变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造成大学生就业相对过剩,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一套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普遍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1.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多数学者目前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包括对就业机会、工作环境、工作的报酬以及个人的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满意程度。而在国外,1998年索马维亚代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的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11项内容[1]。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的指标;欧洲基金会构建了“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包括职业与就业安全、健康与福利、技术质量、工作与生活和谐的四个纬度[2]。对于具体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外没有提出。?
基于此,秦建国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3期” [21]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表示大学生获得的工作的优劣程度以及大学生对所获工作的满意程度。柯羽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可以用工资水平、工作待遇等因素来衡量[12]。
1.3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评价指标的选取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不同的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因素之间还存在不同的层次;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牵扯到学校、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对就业质量的看法,不能只片面的从某一方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7]。研究中很难把这些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全面统一在一起,例如:有的文献只根据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的满意度评价就业质量,却没有考虑用人方对大学生的职位胜任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4 本文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1)参阅相关文献,了解高校学生近年来的就业现状,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问等方式对高校典型单位的毕业生做就业质量调查。
(2)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等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3)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衡量和评价给出一般结论,利用统计学知识做实证分析。
第二章 F集理论及方法
2.1 F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无法下定性的结论。我们称这些事情是模糊的,具有模糊性。随着科技的发达,很多复杂的事物开始出现,其模糊性也逐渐加深。我们要研究这些模糊事件就需要借助模糊数学。
集合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集合可以表示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对象。在模糊数学领域里面,所谓的集合跟经典数学领域里的集合不一样,模糊数学里的集合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集描述集合中的元素属于集合的程度大小,这个数值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合情合理即可。这个程度的大小具体取值在0到1之间。
本文根据模糊集理论,基于模糊评判模型构建一套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2 AHP理论
层次分析法是把决策相关的因素分成多个不同层次,再对没一个层级具体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对决策对象影响程度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2.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将各级指标以分支结构在一张图上表现出来。
2.2.2对比各指标得出判断矩阵
通过比较指标体系中每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把相对重要程度的大小排序,得出判断矩阵A。
A=
其中A 为判别矩阵,aij 要素i 与要素j 重要性比较结果,并且有如下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