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字数:11123】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媒体的产业形态,还造就了用户的信息和习惯,更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推动了居民消费结构改变。本文以20个省农村地区2008-2017年居民消费、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例,运用描述统计、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是有关系的,但由于农村互联网建设不完善的缘故,影响并不是很显著。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就如何发展互联网经济,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Key words: Internet ; Consumption structure; Panel data; Fixed effect mode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本文主要内容 3
2.中国互联网与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4
2.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4
2.1.1互联发展规模 4
2.1.2互联网普及率 4
2.2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5
2.3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促进 8
3.实证分析 9
3.1模型的构建 9
3.2指标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10
3.2.1 F检验 11
3.2.2 检验 11
3.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11
3.4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证结果分析 13
4.结论与建议 15
4.1结论 15
4.2建议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融合,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带来巨大改变,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服务业也因此向高端服务业不断升级。使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状态,不仅重塑了媒体的产业形态,还造就了用户的信息和习惯,更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截止2018年,我国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民规模已达到8.02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8.3%。无论是从报刊的翻阅到电脑点击阅读,还是从移动媒体的触摸到智能语音的听说,都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在不断创新,两会提出要加强融媒体发展建设,打造县级融媒体服务平台。
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包括八大类,即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其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在消费水平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由此使得国民在消费上的各项支出都有了质的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水平在这几年间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发生变化的速度更快一些,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非常缓慢,并且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也比城镇居民要缓慢许多。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也逐步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动力的可持续性也会逐步增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意味着我国消费水平进入新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说明一个国家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居民需求的新增必将带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的正能量作用,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融媒体发展是日益受到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2019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同志多次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数文献认为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有影响,通过对过去参考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将参考文献分别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种是理论研究,另一种是实证研究。
一是运用AIDS模型和ELES模型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实证研究。臧旭恒和孙文祥通过对比两个经济模型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得出运算结果,检验结果一致通过[1];袁志刚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固定效应和回归模型,并据此对相关变量进行估计,得出相关检验 [2];胡日东等运用经济拓展模型来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通过EVIEWS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丁汉鹏和毛蕴诗(1999)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截面数据对1996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地区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原因 [4]。李东升(2003)选取时间序列三个阶段数据按照层次法的步骤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做聚类分析,研究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5];詹锦华(2009)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99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五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的走向进行估计预测 [6];熊吉峰(2005)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灰色动态关联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并正朝着健康发展消费的结论[7]。
二是对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运用消费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刘湖和张家平研究网络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的从生存型、享受型以及发展型三个方面分别衡量消费结构,从而证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网络发展有关系,并且正在从传统型消费向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转变 [8]黄庆波、范厚明(2008)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的农村全面小康消费结构标准的研究[9];李时华(2004)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无法经行优化的原因以及为了可以顺利进行消费结构的优化应该使用的方法 [10];陈启杰、曹迎泽(2005)使用统计软件界定了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环,研究消费结构如何进行升级的规律,并提出了有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1]。
Key words: Internet ; Consumption structure; Panel data; Fixed effect mode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本文主要内容 3
2.中国互联网与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4
2.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4
2.1.1互联发展规模 4
2.1.2互联网普及率 4
2.2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5
2.3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促进 8
3.实证分析 9
3.1模型的构建 9
3.2指标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10
3.2.1 F检验 11
3.2.2 检验 11
3.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11
3.4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证结果分析 13
4.结论与建议 15
4.1结论 15
4.2建议 15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融合,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带来巨大改变,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服务业也因此向高端服务业不断升级。使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状态,不仅重塑了媒体的产业形态,还造就了用户的信息和习惯,更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截止2018年,我国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民规模已达到8.02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8.3%。无论是从报刊的翻阅到电脑点击阅读,还是从移动媒体的触摸到智能语音的听说,都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在不断创新,两会提出要加强融媒体发展建设,打造县级融媒体服务平台。
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包括八大类,即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其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在消费水平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由此使得国民在消费上的各项支出都有了质的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水平在这几年间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发生变化的速度更快一些,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非常缓慢,并且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也比城镇居民要缓慢许多。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也逐步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动力的可持续性也会逐步增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意味着我国消费水平进入新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说明一个国家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居民需求的新增必将带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的正能量作用,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融媒体发展是日益受到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2019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同志多次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数文献认为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有影响,通过对过去参考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将参考文献分别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种是理论研究,另一种是实证研究。
一是运用AIDS模型和ELES模型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实证研究。臧旭恒和孙文祥通过对比两个经济模型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得出运算结果,检验结果一致通过[1];袁志刚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固定效应和回归模型,并据此对相关变量进行估计,得出相关检验 [2];胡日东等运用经济拓展模型来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通过EVIEWS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丁汉鹏和毛蕴诗(1999)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截面数据对1996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地区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原因 [4]。李东升(2003)选取时间序列三个阶段数据按照层次法的步骤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做聚类分析,研究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5];詹锦华(2009)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99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五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的走向进行估计预测 [6];熊吉峰(2005)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灰色动态关联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并正朝着健康发展消费的结论[7]。
二是对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运用消费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刘湖和张家平研究网络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的从生存型、享受型以及发展型三个方面分别衡量消费结构,从而证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网络发展有关系,并且正在从传统型消费向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转变 [8]黄庆波、范厚明(2008)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的农村全面小康消费结构标准的研究[9];李时华(2004)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无法经行优化的原因以及为了可以顺利进行消费结构的优化应该使用的方法 [10];陈启杰、曹迎泽(2005)使用统计软件界定了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环,研究消费结构如何进行升级的规律,并提出了有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