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再捕获的认识和应用(附件)【字数:5994】
摘 要摘 要捕获再捕获法是基于抽样理论,通过评价现存的两个或多个不完整的数据来源之间个体的重叠程度来估计总体包含的个体数,是一种在确定水平上对率进行校正的方法。本文主要对捕获与再捕获的认知与运用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分析了如今捕获与再捕获的相关研究背景,继而对捕获与再捕获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捕获再捕获相关文献的研究和理解,针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完整的罗列出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调查方法、数据收集等方面,后期的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通过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针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提出合理、易行的解决方案并对使用捕获再捕获法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审视。关键词捕获再捕获;封闭性;独立性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对捕获再捕获的认识 2
2.1 捕获与再捕获的概述 2
2.2 捕获与再捕获的模型 2
2.3估计量 3
第三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研究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 6
3.1应用原因及对象 6
3.1.1 应用原因 6
3.1.2 应用对象 6
3.2 调查方法 6
3.2.1调查场所 6
3.2.2协助调查人员 7
3.2.3问卷调查与标记 7
3.3 资料收集与整理 7
3.3.1资料分类 7
3.3.2捕获期与捕获间期 7
3.3.3匹配 8
3.4 统计方法及原理 8
3.5注意事项 9
第四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分析某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 10
4.1应用原因 10
4.2应用目标及捕获方法 10
4.3匹配 10
4.4统计指标及公式 10
4.5注意事项 10
第五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研究某地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 11
5.1应用原因 11
5.2捕获目标 11
5.3资料收集 11
5.4匹配 11
5.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统计指标及公式 11
5.6注意事项 12
第六章 使用捕获再捕获法的各方面条件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前言
捕获再捕获法最早于100多年前应用在生态领域,可以估计野生动物种群规模,是一种基于抽样理论,通过评价现存的几个不完整的选定范围之间的个体重叠程度来估计总体拥有个体数量的方法。在我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身体健康和社会精神文明越来越被人重视,癌症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对于艾滋病我们也并不陌生,而由艾滋病引申出的同性恋也渐渐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同性恋者,在他们争取自身权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他们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渐渐富足,生活方式和习惯开始发生改变,饮食结构开始变得不合理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在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密切注意儿童死亡的人数。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对捕获与再捕获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捕获与再捕获现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继而对捕获与再捕获的理论进行研究,然后对捕获与再捕获的运用进行研究。针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使用捕获再捕获法提出解决方法并对使用捕获再捕获法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审视。
第二章 对捕获再捕获的认识
最早由外国学者首创对于野生动物总数的估计运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建立模型,后依靠不断的改进开始运用于各种统计领域。研究表明:使用捕获一再捕获模型必须遵守三项理论原则:总体封闭原则、个体同质原则、独立性原则;对实际问题与理论原则之间存在的差距必须做三件事情:发现实际问题与理论原则之间的所有分歧点、评估各个分歧点问题的严重程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1]。
2.1 捕获再捕获的概述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进行人口普查后,立马就会进行一次质量评估。关于普查人口误差估计,我们通过人口普查数发现实际人口数估计是其中的关键,通常使用基于双系统估计模型反复捕捉估计捕获,因此,只有对捕获再捕获模型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便在人口普查和随后的质量调查中使用二套系统数据来估计实际人口数量 [2]。
使用捕获再捕获模型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人们想知道在一个养了很多鱼的封闭鱼塘中鱼的数量,但无法将鱼一条条抓获后清点。因此,捕获再捕获模型就由统计学家们孕育而出,为此类问题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法。此方法是这样使用的:到鱼塘进行第一次捕捞,将捕获的鱼做上防水记号并且记录确切数目后放回;然后将鱼塘中的鱼混合充分,再进行第二次捕捞,捕获后分别记下所有捕获的鱼的数量和鱼身上防水记号的鱼的数量;最后用第二次捕获的鱼身上有防水记号的鱼所占比例的倒数乘以第一次捕获的鱼的数量,就可以得到鱼塘中鱼的数量的估计值[3]。
2.2 捕获再捕获的模型
此处我们所提及的捕获再捕获模型是一种二系统模型,其要求是环境封闭,捕捞数目不固定。这项研究的对象是鱼在池塘中的数目。设N是鱼在池塘中的数目,//是第一次被捕捞上来的鱼的数目,//是第二次被捕捞上来的鱼的数目,m是在两次都被捕捞的鱼的数目,// = // m是第一次被捕捞上来而第二次未被捕捞的鱼的数目,w = // m是第二次被捕捞上来而第一次未被捕捞的鱼的数目。然后用这些数据编排出一个2X2列联表[4]。
表 21 捕获到的鱼的数目
是否在第二次捕捞中出现
出现
不出现
合计
是否在第一次捕捞中出现
出现
m
n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对捕获再捕获的认识 2
2.1 捕获与再捕获的概述 2
2.2 捕获与再捕获的模型 2
2.3估计量 3
第三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研究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 6
3.1应用原因及对象 6
3.1.1 应用原因 6
3.1.2 应用对象 6
3.2 调查方法 6
3.2.1调查场所 6
3.2.2协助调查人员 7
3.2.3问卷调查与标记 7
3.3 资料收集与整理 7
3.3.1资料分类 7
3.3.2捕获期与捕获间期 7
3.3.3匹配 8
3.4 统计方法及原理 8
3.5注意事项 9
第四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分析某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 10
4.1应用原因 10
4.2应用目标及捕获方法 10
4.3匹配 10
4.4统计指标及公式 10
4.5注意事项 10
第五章 应用捕获再捕获研究某地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 11
5.1应用原因 11
5.2捕获目标 11
5.3资料收集 11
5.4匹配 11
5.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统计指标及公式 11
5.6注意事项 12
第六章 使用捕获再捕获法的各方面条件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前言
捕获再捕获法最早于100多年前应用在生态领域,可以估计野生动物种群规模,是一种基于抽样理论,通过评价现存的几个不完整的选定范围之间的个体重叠程度来估计总体拥有个体数量的方法。在我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身体健康和社会精神文明越来越被人重视,癌症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对于艾滋病我们也并不陌生,而由艾滋病引申出的同性恋也渐渐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同性恋者,在他们争取自身权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他们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渐渐富足,生活方式和习惯开始发生改变,饮食结构开始变得不合理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在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密切注意儿童死亡的人数。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对捕获与再捕获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捕获与再捕获现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继而对捕获与再捕获的理论进行研究,然后对捕获与再捕获的运用进行研究。针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基数、恶性肿瘤的流行与变化趋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使用捕获再捕获法提出解决方法并对使用捕获再捕获法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审视。
第二章 对捕获再捕获的认识
最早由外国学者首创对于野生动物总数的估计运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建立模型,后依靠不断的改进开始运用于各种统计领域。研究表明:使用捕获一再捕获模型必须遵守三项理论原则:总体封闭原则、个体同质原则、独立性原则;对实际问题与理论原则之间存在的差距必须做三件事情:发现实际问题与理论原则之间的所有分歧点、评估各个分歧点问题的严重程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1]。
2.1 捕获再捕获的概述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进行人口普查后,立马就会进行一次质量评估。关于普查人口误差估计,我们通过人口普查数发现实际人口数估计是其中的关键,通常使用基于双系统估计模型反复捕捉估计捕获,因此,只有对捕获再捕获模型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便在人口普查和随后的质量调查中使用二套系统数据来估计实际人口数量 [2]。
使用捕获再捕获模型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人们想知道在一个养了很多鱼的封闭鱼塘中鱼的数量,但无法将鱼一条条抓获后清点。因此,捕获再捕获模型就由统计学家们孕育而出,为此类问题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法。此方法是这样使用的:到鱼塘进行第一次捕捞,将捕获的鱼做上防水记号并且记录确切数目后放回;然后将鱼塘中的鱼混合充分,再进行第二次捕捞,捕获后分别记下所有捕获的鱼的数量和鱼身上防水记号的鱼的数量;最后用第二次捕获的鱼身上有防水记号的鱼所占比例的倒数乘以第一次捕获的鱼的数量,就可以得到鱼塘中鱼的数量的估计值[3]。
2.2 捕获再捕获的模型
此处我们所提及的捕获再捕获模型是一种二系统模型,其要求是环境封闭,捕捞数目不固定。这项研究的对象是鱼在池塘中的数目。设N是鱼在池塘中的数目,//是第一次被捕捞上来的鱼的数目,//是第二次被捕捞上来的鱼的数目,m是在两次都被捕捞的鱼的数目,// = // m是第一次被捕捞上来而第二次未被捕捞的鱼的数目,w = // m是第二次被捕捞上来而第一次未被捕捞的鱼的数目。然后用这些数据编排出一个2X2列联表[4]。
表 21 捕获到的鱼的数目
是否在第二次捕捞中出现
出现
不出现
合计
是否在第一次捕捞中出现
出现
m
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