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CPI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通CPI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191219194301]
摘要
论文利用2003-2011年南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首先对近几年来南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进行趋势分析,然后结合滞后回归模型对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了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内在规律。最后论文结合南通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关于稳定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滞后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内容 2
1.3.3研究方法 3
2.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阶段分析 4
2.1、 2003—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稳上涨 4
2.2、 2008-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4
2.3、2006-2008年和2009-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度上升 4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因素分析 5
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单因素分析 5
3.1.1 地区生产总值(GDP)X1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5
3.1.2 人均消费支出X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6
3.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7
3.1.4 财政收支X4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7
3.1.5 城镇固定资产额X5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8
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综合影响分析 9
3.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9
3.2.2主成分分析 10
4.促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的政策建议 13
4.1多渠道促进南通消费需求增长 13
4.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物价水平 13
4.3密切跟踪监测价格运行情况,适时出台稳定物价政策 13
4.4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管 13
附表索引: 15
致谢 161. 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价值又是以价格来表现,因此,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也是经济活动的媒介。但价格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那就是调节杠杆。价格调节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政府的调节行为,如国家的价格政策,以及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实行的价格调控等。二是市场的调节行为,这是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表现。主要体现在企业(或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结果是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使两者(供、需)取得相对的平衡。因此,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状况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南通地区市场化改革逐渐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政府间接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化,各类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日趋健全、资源配置日益高效合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居民消费指数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然而在市场改革的进程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最受关注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其波动不再仅受某一市场、某种供需关系的影响,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
1.1.2研究意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测定一定时期内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它既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 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缩减指标。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 同时, 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 它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生活和市场价格信息的秩序。其次, 有利于引导消费形成合理的消费价格, 促进居民的有效需求。目前, 医疗、教育、交通等垄断行业价格上涨过快, 导致居民大量增加储蓄, 使正常消费受到压抑, 消费结构变形, 影响经济增长。再次, 它有利于综合运用价格和其他经济手段, 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所以, 对该指标的分析与预测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 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仅体现了居民生活的消费水平,还为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与决策、以及国家对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控与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它还是衡量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对于是否调控以及如何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事实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研究表明食品或能源价格的震荡通常是造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诱因。 Arnold and Lemmen(2008)研究了欧盟区各国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否收敛、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是否已经消失。但由于世界经济活动的错综复杂,使得这些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的价格现象。同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市场的发展,各国资本流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使得各类价格波动的国际传导越来越快。(1)Sbordone(2007)研究了全球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尤其是国际贸易品的多样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2)A.W.Lewis(2006)研究了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拉动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认为消费理念的变革这也是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3)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众多学者和各大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引起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观点不尽相同。我国CPI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粮食价格的传导和国内灾情)和居住价格(取决于国内价格改革力度和住房价格涨幅)。高铁梅等(2008)运用景气指数和计量经济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成因,认为2007年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需求、成本和流动性过剩均是2007年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原因。(4)和问陶、王成进(2008)对我国CPI、M2和虚拟经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价格变动已经不能由货币供给解释,而更多地由GDP增长率决定,股市变动已对价格水平产生较弱的正向影响。(5)曾林阳(2008)使用Almon PDL 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在滞后6 个月时会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6)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研究目的
近年来南通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物价的满意度持续下降。本文利用南通2003-2011年相关数据资料,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提出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度增长的对策。
1.3.2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遵循“理论框架分析一实证分析一政策建议”的路径。在此研究思路下,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并论述了南通地区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第二章根据南通地区2003—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趋势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根据图表得出了各阶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特征。第三章首先结合理论选取了五个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城镇固定资产额为自变量,并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模型,进行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原因的实证研究。第四章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提出若干有利于稳定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建议。
1.3.3研究方法
本文是根据2003—2011年的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意义做统计分析,对近几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首先对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做趋势分析,然后以Eviews、SPSS作为参考工具,利用滞后回归模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研究。
摘要
论文利用2003-2011年南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首先对近几年来南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进行趋势分析,然后结合滞后回归模型对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了影响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内在规律。最后论文结合南通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关于稳定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滞后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内容 2
1.3.3研究方法 3
2.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阶段分析 4
2.1、 2003—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稳上涨 4
2.2、 2008-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4
2.3、2006-2008年和2009-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度上升 4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因素分析 5
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单因素分析 5
3.1.1 地区生产总值(GDP)X1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5
3.1.2 人均消费支出X2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6
3.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7
3.1.4 财政收支X4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7
3.1.5 城镇固定资产额X5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8
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综合影响分析 9
3.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9
3.2.2主成分分析 10
4.促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的政策建议 13
4.1多渠道促进南通消费需求增长 13
4.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物价水平 13
4.3密切跟踪监测价格运行情况,适时出台稳定物价政策 13
4.4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管 13
附表索引: 15
致谢 161. 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价值又是以价格来表现,因此,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也是经济活动的媒介。但价格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那就是调节杠杆。价格调节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政府的调节行为,如国家的价格政策,以及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实行的价格调控等。二是市场的调节行为,这是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表现。主要体现在企业(或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结果是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使两者(供、需)取得相对的平衡。因此,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状况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南通地区市场化改革逐渐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政府间接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化,各类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日趋健全、资源配置日益高效合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居民消费指数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然而在市场改革的进程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最受关注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其波动不再仅受某一市场、某种供需关系的影响,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
1.1.2研究意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测定一定时期内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它既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 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缩减指标。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 同时, 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 它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生活和市场价格信息的秩序。其次, 有利于引导消费形成合理的消费价格, 促进居民的有效需求。目前, 医疗、教育、交通等垄断行业价格上涨过快, 导致居民大量增加储蓄, 使正常消费受到压抑, 消费结构变形, 影响经济增长。再次, 它有利于综合运用价格和其他经济手段, 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所以, 对该指标的分析与预测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 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仅体现了居民生活的消费水平,还为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与决策、以及国家对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控与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它还是衡量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对于是否调控以及如何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事实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研究表明食品或能源价格的震荡通常是造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诱因。 Arnold and Lemmen(2008)研究了欧盟区各国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否收敛、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是否已经消失。但由于世界经济活动的错综复杂,使得这些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的价格现象。同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市场的发展,各国资本流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使得各类价格波动的国际传导越来越快。(1)Sbordone(2007)研究了全球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尤其是国际贸易品的多样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2)A.W.Lewis(2006)研究了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拉动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认为消费理念的变革这也是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3)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众多学者和各大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引起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观点不尽相同。我国CPI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粮食价格的传导和国内灾情)和居住价格(取决于国内价格改革力度和住房价格涨幅)。高铁梅等(2008)运用景气指数和计量经济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成因,认为2007年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需求、成本和流动性过剩均是2007年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原因。(4)和问陶、王成进(2008)对我国CPI、M2和虚拟经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价格变动已经不能由货币供给解释,而更多地由GDP增长率决定,股市变动已对价格水平产生较弱的正向影响。(5)曾林阳(2008)使用Almon PDL 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在滞后6 个月时会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6)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研究目的
近年来南通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物价的满意度持续下降。本文利用南通2003-2011年相关数据资料,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提出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度增长的对策。
1.3.2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遵循“理论框架分析一实证分析一政策建议”的路径。在此研究思路下,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并论述了南通地区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第二章根据南通地区2003—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趋势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根据图表得出了各阶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特征。第三章首先结合理论选取了五个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城镇固定资产额为自变量,并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模型,进行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原因的实证研究。第四章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提出若干有利于稳定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建议。
1.3.3研究方法
本文是根据2003—2011年的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意义做统计分析,对近几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首先对南通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做趋势分析,然后以Eviews、SPSS作为参考工具,利用滞后回归模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