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分析【字数:10287】
摘 要随着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从而使当代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投资作为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政府的加倍重视,而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得到学术界的的普遍认可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了中国GDP经济发展和教育投资的现状,对1998年-2017年整理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多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3本文内容 3
2.中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4
2.1中国教育投资发展现状 4
2.1.1教育投资总量的快速增长 4
2.1.2结构不合理 5
2.1.3覆盖面广、水平偏低 6
2.2经济发展现状 6
3.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 8
3.1数据选择与变量选取 8
3.2变量平稳性检验 8
3.3协整检验 9
3.4误差修正模型 10
3.5中国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11
4.结论与建议 13
4.1结论 12
4.2建议 12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现代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作用,使国家以及政府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提升教育基础建设水平,促进增长教育消费,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其次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创造更多国家高端技能人才。因此进行教育投资,是目前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使通过提高人才水平推进技术升级使本国经济增长,而不再传统的依赖于不断地投入物质和资金,所以在今后经济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不断深入分析和了解教育投资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不断发展,显而易见国内的在有关教育方面也有所进步而教育方面的进步也很明显,因此,对教育资金投入和国家经济指标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学术界普遍认可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产生的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每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足够多的人才资本才能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就可产生多方面的稀缺人才,使社会全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缺乏高素质人才,也必将导致社会生产力缺乏基础发展缓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就是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而提升科技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基础就是现代化高端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2]。因此,所谓的教育投资就是开发和利用人的智慧和能力,创造精神财富推动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的面积幅员辽阔,致使各个区域间的教育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无论是GDP还是教育投资方面都远远高于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教育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是导致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3]。因此,地区的教育投资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区域间教育投资的差异也必然带来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后果,是导致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就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通过一系列计量方法研究二者的关系,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1.2研究现状
对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文献比较多,综合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教育投资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吴娟(2017)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加大教育投资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4]。赵树宽、余海晴、 刘战礼(2011)采用了1990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协整方法对GDP与高等教育经费总额深入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刘新荣、占玲芳(2013)指出教育资金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相反,教育投资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6]。通过国外学者索洛使用生产函数分析投入和产出二者的关系,提出了科技水平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剩余的问题,也间接的反应出了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关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最经典理论,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居民的素质,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陈朝旭(2011)也运用了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关系,通过结果显示,经济的增长对教育投资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教育投资却对经济的增长影响不怎么明显,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双向性,属于非对称关系[7]。
二是教育投资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姚益龙(2003)统计了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方法,通过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系数为0.74,通过这么高的系数可以看出国家和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使社会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产生巨大影响[8]。李斯特分析了1929年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提出社会财富是由物资和精神资本构成的,然后通过投入产量、资源配置、教育投资等多个指标,计算各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过实证证明,教育投资占经济增长的比例为33%。
三是区域经济影响教育投资。邸俊鹏、孙百才(2014)通过对比1978年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等多项数据,得出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议国家以及政府必须加深对教育的认识,促进教育和经济协调绿色发展[9]。P.E.Petrakis和 D.Stamatakis(2002)两位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影响,讨论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状况的关系,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优越的国家区域,教育水平也比较高,反之,教育水平低下的城市,国家的经济也不发达,因此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10];朱迎春(2010)通过面板数据得出中国1996年2006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东部至中部到西部呈递减的趋势,不同地区具有明显差异[11]。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3本文内容 3
2.中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4
2.1中国教育投资发展现状 4
2.1.1教育投资总量的快速增长 4
2.1.2结构不合理 5
2.1.3覆盖面广、水平偏低 6
2.2经济发展现状 6
3.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 8
3.1数据选择与变量选取 8
3.2变量平稳性检验 8
3.3协整检验 9
3.4误差修正模型 10
3.5中国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11
4.结论与建议 13
4.1结论 12
4.2建议 12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现代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作用,使国家以及政府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提升教育基础建设水平,促进增长教育消费,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其次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创造更多国家高端技能人才。因此进行教育投资,是目前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使通过提高人才水平推进技术升级使本国经济增长,而不再传统的依赖于不断地投入物质和资金,所以在今后经济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不断深入分析和了解教育投资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不断发展,显而易见国内的在有关教育方面也有所进步而教育方面的进步也很明显,因此,对教育资金投入和国家经济指标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学术界普遍认可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产生的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每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足够多的人才资本才能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就可产生多方面的稀缺人才,使社会全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缺乏高素质人才,也必将导致社会生产力缺乏基础发展缓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就是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而提升科技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基础就是现代化高端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2]。因此,所谓的教育投资就是开发和利用人的智慧和能力,创造精神财富推动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的面积幅员辽阔,致使各个区域间的教育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无论是GDP还是教育投资方面都远远高于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教育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是导致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3]。因此,地区的教育投资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区域间教育投资的差异也必然带来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后果,是导致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就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实证分析,通过一系列计量方法研究二者的关系,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1.2研究现状
对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文献比较多,综合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教育投资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吴娟(2017)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加大教育投资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4]。赵树宽、余海晴、 刘战礼(2011)采用了1990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协整方法对GDP与高等教育经费总额深入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刘新荣、占玲芳(2013)指出教育资金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相反,教育投资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6]。通过国外学者索洛使用生产函数分析投入和产出二者的关系,提出了科技水平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剩余的问题,也间接的反应出了教育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关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最经典理论,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居民的素质,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陈朝旭(2011)也运用了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关系,通过结果显示,经济的增长对教育投资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教育投资却对经济的增长影响不怎么明显,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双向性,属于非对称关系[7]。
二是教育投资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姚益龙(2003)统计了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方法,通过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系数为0.74,通过这么高的系数可以看出国家和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使社会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产生巨大影响[8]。李斯特分析了1929年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提出社会财富是由物资和精神资本构成的,然后通过投入产量、资源配置、教育投资等多个指标,计算各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过实证证明,教育投资占经济增长的比例为33%。
三是区域经济影响教育投资。邸俊鹏、孙百才(2014)通过对比1978年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等多项数据,得出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议国家以及政府必须加深对教育的认识,促进教育和经济协调绿色发展[9]。P.E.Petrakis和 D.Stamatakis(2002)两位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影响,讨论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状况的关系,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优越的国家区域,教育水平也比较高,反之,教育水平低下的城市,国家的经济也不发达,因此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10];朱迎春(2010)通过面板数据得出中国1996年2006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东部至中部到西部呈递减的趋势,不同地区具有明显差异[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