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字数:10832】

多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而且倍受关注,因此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本题以江苏大学生为例,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性别、年龄、学历等个人方面和提供就业信息的高校以及颁发就业政策的国家是影响江苏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关键。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江苏大学生更好地对就业地域进行选择。
Key words: Jiangsu University Students;Regional Choice of Employment;influence factor ;Cartesian inspection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关于大学生就业理论的研究综述 1
1.3.2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综述 2
1.3.3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
1.3.4关于大学生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4.1研究内容 2
1.4.2研究方法 3
2.江苏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结果分析 4
2.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分析 4
2.1.1性别分析 4
2.2.2年龄分析 4
2.2.3学历分析 5
2.2.4主修专业分析 5
2.2.5是否为独生子女分析 6
2.2.6户籍所在地分析 6
2.2.7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6
2.2.8对未来打算分析 7
2.2就业地域选择情况分析 7
2.3就业地域选择考虑的因素分析 8
2.4其他分析 9
2.4.1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9
2.4.2如何看待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分析 10
2.4.3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分析 11
2.4.4对国家颁发的就业政策的观点分析 12
3.江苏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卡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检验分析 13
3.1性别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3
3.2年龄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3
3.3学历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4
3.4主修专业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4
3.5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地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5
3.6户籍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5
3.7家庭经济状况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卡方检验分析 16
4.结论与建议 17
4.1结论 17
4.2建议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和分布格局,对国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失业现象,原因其一是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其二则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时
不够合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如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可能会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国家和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地域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情感因素、生活环境、就业地域的竞争压力和当地政策等。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作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社会就业质量具有深刻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就业,而不是盲目就业;能够为地区建设提供灵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1.3文献综述
1.3.1关于大学生就业理论的研究综述
于淑洁,熊晓薇等(2019)[1]通过九型人格理论研究了性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刘雨(2018)[2]利用教育成层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成长群(2010)[3]从结构就业理论、增长就业理论、信息就业理论和供给需求就业理论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李善乐(2011)[4]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三种类型,即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二级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制约,并对东北地区14所大学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孙祥(2011)[5]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因素。陈秀梅(2014)[6]综述了国内学者从社会资本、性别差异、市场分割、人力资本、社会排斥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与视野下,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实证研究,综合提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3.2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综述
杨晓东(2019)[7]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现状和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的建议。王文涛(2018)[8]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张琼,王彭德等(2010)[9]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就业有指导性作用的建议。岳昌君(2012)[10]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3.3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刘丹阳(2019)[11]借助于统计软件,在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时,得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自我心态等,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孙带,冯鹤林(2018)[12]通过Delta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得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是开展就业讲座次数,并针对这一项提出了一些对策。李斯,张慧婷等(2019)[13]以南京、成都、武汉为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因素集中在生活和职业层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