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20191219194704]
摘要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根据1996~2009年江苏文化产业机构的数量、文化产业总产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江苏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产业总产出没有很好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就如何促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江苏文化产业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3
2.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 4
2.1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2.2经济增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6
2.3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6
2.4江苏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分析.......................................7
3.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8
3.1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8
3.2协整检验 9
3.2.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9
3.2.2 Johansen协整检验 11
3.2.3 Granger因果检验 12
3.2.4误差修正模型 14
4.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4.1实证结论 15
4.2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以文化信息和智能创意为主要资源的产业, 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更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 并被认为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时尚产业和主导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 到2001年3月, 发展文化产业才被正式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而今,我国文化产业已具有规模, 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2008年底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文化产业却逆势而行, 仅2009年1~5月, 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17%,高于GDP 增长速度。
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文化产业增加值自2004年以每年30%的增幅快速发展,高于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2010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85亿元,占全省GDP的3.34%。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江苏已基本形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门类,已在全国形成率先发展的势头。
为此,定量研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分析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外都有所研究,研究结果也各异。就国外而言,Beyers(2001)曾利用OECD国家1980~1996年的数据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发展是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Dominic Power(2002)使用1970~1999年的时间数列数据,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瑞典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Allen(2004)采用2001年美国48个州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产业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投资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经济增长。
当前国内就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研究范围上看,主要集中于对国家局面的分析。成学真、李玉(2013)运用1994~2010年的年度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王婧(2008)从理论上分析了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文化基础设施及人均娱乐消费对各地文化产业经济贡献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蔡旺春(2010)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柳斌杰(2006)从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角度论证了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就如何支持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六方面的建议[]。
少部分从区域范围进行研究分析。陈石清、李健健等(2010)运用1991~2008年湖南省的有关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章迪平(2013),根据浙江省2004~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增强;但文化服务业对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作用不够明显[]。王林、顾江(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喻莎莎()采用2005~2010年我国南北部6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地区文化产业的投资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消费投入和开放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是用协整检验分析。陆立新(2009)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可知: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文化产业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康灿华、戴钰(2011)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事业对湖南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王长寿等(2011)选取相关文化产业的投入额为指标,通过协整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滞后期比较短时,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投资相互促进[]。
与此同时,少部分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李增福、刘万琪(2011)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结论: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文化产业相关层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胡长明、马红园等(2011)运用广义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西安市的GDP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力地拉动着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张永明、聂春霞(2012)对新疆文化产业从投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力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结论: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较低,但对经济有较强的推动力[]。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就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创新,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来分析1996年以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第二章就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第三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就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首先研究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次研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最后再研究能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果能建立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短期波动的影响。
2.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
2.1 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文化产业丰富了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部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发展经济与繁荣市场的功能, 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可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 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经济现存的诸多问题,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表现为它在给人们带来经济享受的同时, 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创造就业岗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文化产业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不同层次人的业余生活,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吸引一部分人员加入此行业中来,对促进就业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