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分析_以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分析_以为例[20191219193944]
摘要
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流动是密不可分的,国内外对于人口对于社会形态的变迁和区域划分的影响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与流动人口形态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在不同的流动人口的类别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方面的研究更少了。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经济较发达区域,在区域内的流动人口找到更符合自己定位的职责比区域外流动或者流出人口对与当地人均GDP的影响程度更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拥有很好的正面作用的,政府部门可以从行政规划、政策影响、优惠福利等方面来使得人口流动趋向于合理并不断地优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人口流动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法
目录
1引言 1
1.1背景和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研究思路 2
2灰色关联分析 3
3流动人口影响 4
3.1 充实基层工人队伍,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4
3.2扩大需求,为城市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4实证分析 5
4.1 实证方法 5
4.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5
4.2.1 数据选取 5
4.2.1 数据处理 6
4.3 实证分析-灰色关联法 6
4.4主成分分析 7
5结论 9
5.1 人口流动的特征 9
5.2 人口流动的原因 9
5.3 流入人口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关联度 10
5.4 区域内流动人口对人均GDP的贡献大于区域外流动人口的贡献 10
5.5 苏州市迁入人口数对于人居GDP的贡献大于迁出人口的贡献 10
6 建议 11
6.1政府转变管理模式 11
6.2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证体系建设 12
6.3加强就业管理模式 12
6.4 出台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和建立分部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引言
1.1背景和意义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令人心驰神往。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枢纽。
随着经济发展地不断加快和各地对于劳动力的供需不平衡,所以劳动力过剩区域的人口会朝着劳动力不足的区域进行迁移,劳动力的迁移是社会发展中必然会发生的,所以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进行了解分析。
劳动力的迁移也就是人口的转移会推动着转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社会影响,比如会增加社会治安的难度,产生更多的生活垃圾,总而言之,劳动力的迁移时有利有弊的。
本文要通过研究劳动力迁移的不同大小规模和在不同的经济生活环境下,劳动力转移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1.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已经有比较多了。在国外有M. P. To daro 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型 , 该模型指出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 不仅是城市地区的收入会高于农村区域的收入, 同时还取决于城乡就业率和城乡预期收入等方面。
而在国内也有着更多,而且更深入的研究,比方说王文波,温珏,李彤的人口流动二元结构模 ,此模型中通过对P-N模型中电流与电压的联系来引入了饱和度这个量,通过城市容量的饱和度来对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人口的迁入不仅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也会改变当地原本的行政规划,王新军 等人所描述的,“居者有其屋”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应在公平的基础上适当向低收入、生活困难的阶层提供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在刘剑锋与寺元让治 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流动分析及对城市化的启示中,得出在中西部有着两种城市化模式,其差异存在于“新增城市人口”产生的根源不同,一种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外部人口的流入,称为“由外部引起的城市化”,另一种是由于城市发展,农村的年轻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以及工作条件,称为“农村年轻人的城市化模式”。最后还提出了大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小城市由于不同的人文环境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不同的发展模式,所以对于人口流动需要采取结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来取得更好地对于人口管理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与人口方面,董栓成 的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和马金龙与李莉 的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固原市为例。前者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对区域经济发展与流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而后者从微观的方面,以中国西部的一个地区来进行分析,两者都得出了流入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极高的关联性并且区域间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1.3研究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开放系统,都是一个耗散结构。城市这一巨型的开放性社会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稳定的有序结构 。不同区域都会有自我适应的过程,用不同类型人口流动来解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流动人口类型和更加优越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用以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
通过江苏省苏州市所管辖的5个县级市和市辖区,5个县级市分别是太仓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通过对这6个区域人口流动的情况来进行对其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把这6个比较接近的地区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来发现不同地区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改善方法来优化其人口管理,使其人口管理方法更科学,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灰色关联分析
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首先要选定参考数据列或母因数列,记为 ,然后把被比较的数列或子因数列称为 ,k=1,2,3n,t=1,2,3n,每个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值。

(一)关联系数定义为
式中:
(1) 是第k个点 与 的绝对误差。
(2) 是两级最小差。其中, 是第一季最小差,表示在 序列上找各点与 的最小差; 是第二级最小差,表示在各序列找出最小差的基础上徐兆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
(3) 是第二级最大差,其含义与最小差相似。
(4) 称为分辨率,0< <1,一般取 =0.5。
(5)对单位不一、初始值不同的序列,在计算关联系数前应首先进行初始化,即将该序列的所有数据分别除以某一个相同的数据。本文中选取的初始化数据是第一个数据。
(二)关联度
在算出 序列与 序列的关联系数后,计算各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 称为 序列与 序列的关联度。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系统动态趋势的分析方法, 它和线性回归分析不一样,灰色关联分析不需要变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也不需要参数具有线性特征。这种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子因素对母因素的重要程度。
3流动人口影响
3.1 充实基层工人队伍,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苏走地区作为沿海开放口岸以及众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工厂在苏州市内落户,苏州市以外的流动人口不断流入苏州市内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苏州市还作为城市化改革中的代表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的劳动力也同时被闲置了下来,他们流入到城市中,分布在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来,弥补了这些行业中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优化了劳动力等资源的配置问题,提高了城市在国内城市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起居,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重要力量和保证。
近年来,苏州市流动人口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多样化,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就业分布也更急地广泛,参与到了各种种类的服务行业领域,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3.2扩大需求,为城市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流动人口涌入苏州市,拉动衣食住行等各种生产生活需求,使城市消费能力迅速增强,并且刺激各大产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了投资与消费水平,拉动了经济增长。二是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公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规模的需要了,就必须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与改进。三是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改革,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和居住,使城市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改革城市管理,必须在政策和行动上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范围,更加注重流动人口的生活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3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