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字数:10618】

本文首先从理论方向上分析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是弱相关的。其次,精心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每月货币供应量数据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等股价指数作为观察样本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利用Eviews7.0软件进行精准定量定性分析,选取沪深300指数与货币供应量为研究课题数据的代表数据,对初步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调整。
目录
1.引言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4
2.VAR模型简介 5
2.1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性质 5
2.2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特点 5
3.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实证研究 6
3.1样本数据的选择与来源 6
3.2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6
3.3实证研究 7
3.3.1单位根检验 8
3.3.2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估计 9
3.3.3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平稳性分析 11
3.3.4脉冲响应函数 12
3.3.4格兰杰因果检验 13
4.结论和建议 14
4.1结论及建议 14
4.2本文的局限性 14
4.3未来的研究方向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建设期,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步迈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覆盖,并助力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指数也随着股票市场的成长,其重要性也水涨船高。对于市场经济下股票市场的研究也越发火热,社会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股票市场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自从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其作为对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下的重要一环,其与市场经济的关联性得到很大突破,是国家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截止2013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已经居世界第一;货币供应量对于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观察市场经济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价值巨大。所以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备受学者们关注,并作了很多研究,带给了世人很多启发性的理论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找到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价格变动影响的强弱程度。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探讨出一个能大致估算出二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并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能够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的变动关系这个研究课题产生自己的认知与想法。
1.2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
货币供应量从很严谨晦涩的角度上说,一般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有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相关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市场经济情况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对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概念上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简单来说就是全国银行体系外所有现金总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我们通过三个层次概念的区分,简单分析一下得出关于三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几个等式:M0=现金总和,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三个等式的基本关系上对于描述国家货币供应量的架构十分清楚。按货币流动性划分货币供应量的方法,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在市场经济下对于经济形式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也为参与市场经济的所有者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之时有了明确的认识。
对于股票价格,从很直白的角度去理解,股票价格只是一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买卖价格,只是作为一种凭证。所以股票价格的高低,代表了证券市场行情的强弱。以上证指数举例,其反映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和B股的股票价格变动情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股票价格的风向标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反映经济市场的先行者以及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本文是对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分析研究,那么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可以分析一下,货币供应量是国家对于经济情况的调整,股票价格是反应经济情况的指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两者之间是存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可以作为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之一。但是通过亲身参与股票市场得出的经验,股票价格的变化存在一种不规律性,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发展情景以及利润水平高低等因素,种种公司内因决定着市场资金对其的看中程度。第二是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个在板块指数股价的影响中尤为突出,国家政策一旦出现对板块行业利好的趋势,该板块一般都会出现放量增长的情况。第三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资金流入与流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所以我们对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分析持很谨慎的态度,理论分析初步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影响是存在的,但是是弱相关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前文提到由于这个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话题的火热,引发了很多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下面给出部分学者们的研究看法:所有结论可以分为两个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变动是存在多元关系影响的:肖才林(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到股票价格与不同口径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有影响,但对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12]。陈俊和杜欢(2014)采用VAR模型分析19982013年的样本,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6]。Kenneth&Dwight(1971)通过对19541969年美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季度数据的分析,揭示二者存在系统而显著的关系[1]。李建浔(2004)采集了我国近十多年的相关经济指标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作为中介目标的长远效应却相对弱化[4]。在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化的趋势及结构分析中,陈绍刚、鲁合营、李坤龙(2010)基于曲线拟合、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4年1月 2009年6月的M0、 M1、 M2月数型增长。同时得出我国近期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发展趋势也具有类似的发展趋势。M0、 M1、 M2两两之间仍然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对M0、 M1、 M2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描述[8]。Basistha&Kurov(2008)通过研究发现,在美国经济衰退时,美联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股票收益的增长效应提升近两倍[1]。邹昆仑(2013)和陈云芳、刘妍玲(2016)基于行业和企业规模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的不对称性,认为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多元[10]。第二种是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不存在影响的,张大凯和来志勤(2012)取20012006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on协整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并不显著,基本不存在长期关系。罗茜(2016)使用ARMA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9]。浙江财经学院陈门吹雪(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中央银行意图影响股票市场时,只能选择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不能是货币数量,因为我国M0、 M1、 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同时认为投资者在预测股市走向时要尽可能关注新增货币数量M1的变化,它们与股票走向很一致[13]。乔桂明、刘钟鸣、郑晓玲(2007)的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到2007年我国股市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多之间关系不大,股市上涨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1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