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苏州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20191219195316]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费结构的相关概念,简单阐述了苏州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为基础,分析苏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总支出均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下消费结构得以升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苏州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升级消费结构提出相关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消费结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本文研究的背景 1
1.2本文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1
2.消费结构概述 2
2.1消费结构的概念 2
2.2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 3
3.苏州市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现状 4
3.1 苏州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4
3.1.1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呈现缓步增长 4
3.1.2 家庭经营纯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4
3.1.3 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 4
3.2 苏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5
3.2.1 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5
3.2.2 文教娱乐用品及其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文化消费占比不断上升 6
3.2.3 交通通讯支出呈现稳步增长,成为苏州农民消费新的增长点 6
3.3 收入与消费呈相似增长趋势 6
4.苏州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8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8
4.2 相关分析 8
4.2.1 相关分析概念 8
4.2.2 相关分析 8
4.3 回归分析 9
4.3.1 回归分析概念 9
4.4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12
4.4.1 边际消费概念 12
4.4.2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12
5.政策与建议 14
5.1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基础 14
5.2 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改变农村消费方式 14
5.3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15
5.4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5
5.5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苏州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1. 引言
1.1本文研究的背景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就目前情况,我国过分依靠投资与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大幅下降。我国要保持快速、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迫切需求新的增长极来拉动。从社会生产周期来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持久的拉动力量。农村市场在国民经济的市场中份额十分庞大,集中了我们最广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农村居民存在强烈的消费倾向,消费需求存在广阔的上升空间。因此,目前扩大居民消费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随着国家着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一系列惠农、扶农、护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2005~2009年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93元增长到12969元,年均增量达1144元。同时,多年收入增长的积累,增强了农民改善生活的信心,也带动了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全面较快增长,对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1.2本文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逐渐加快,苏州市把农民增收提上日程,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苏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苏州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主要通过Excel、SPSS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的方法,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会绘制相关图表。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果、实证研究的结论,得出一些总结性陈述,并以此给出一些参考意见。
2.消费结构概述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 (包括劳务 )的比例关系。包括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 ,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 是指,以货币 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 的比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2.1消费结构的概念
消费结构研究的是居民是随着其总消费支出 的增加而变化的,关于消费结构一词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学界对其确切定义有不同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资料 的比例关系;在消费行为 过程中,各类消费品和劳务 在数量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诸比例关系;在需求 和供给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各类消费资料(劳务)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人们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内部以及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的总和。这些观点为人们深入研究消费结构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把消费结构的概念仅仅规定为比例关系,没有反映其内涵,没有反映对质的要求及其质与量的相互协调性。
消费结构应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的统一。消费结构的质,包括消费品本身的质量、生活消费中各种消费品的相互协调状况、消费环境 和消费者 本人享受各种消费品的能力,也包括直接反映生活消费过程中的舒适和便利程度,和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消费结构的量是各种消费对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统一。消费结构从质与量的规定性出发可定义为: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消费对象的构成及其协调程度。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照消费形式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样的结构。
消费结构,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 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种消费方式、消费形式、居民各阶层、各地区消费水平 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2.2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 、产业结构 、消费者 的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与消费决策(引导)、人口的社会结构 和自然结构所决定的需求结构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 、自然环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