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决策的通信网络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附件)【字数:8083】
随着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通讯网络的发展也不甘落后,与各项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齐头并进。许多原有的通信网络系统得到进步和完善,而还有很多新的系统也正在寻求突破。对于一个系统来讲,其运行的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完整的评价一个系统优劣的性能,通讯网络更是如此,它在通讯网络管理及决策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影响通讯网络的可靠性的原因各式各样,且来源不同,所以网络结构比较复杂多变,使得我们在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研究道路上,出现了更多的阻碍。影响一个系统的因素有很多,这多种因素共同对系统产生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系统的总体性能,通讯系统当然也如此。我们通常希望,能够利用系统的各种因素来共同分析系统的性能,但是在诸多的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确定的,有些因素却是不明显的,系统整体呈灰色性。通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而多目标决策是决策问题中一类较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于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方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对通讯业务的开发进行多目标决策,相信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结果。使得我们今后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更加简洁明了,其结果能对后续研究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提出的新模型是充分考虑了指标的相对性,模糊性和灰色性,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定量计算,得到通信网络运行可靠性的综合评估值,并依此对通信网络进行排序和优选;采用熵值法客观的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次,还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创新的以区间指标数为出发点,研究在区间范围内的指标下,如何合理且准确的计算,得出最优排序。本文第一章,将概括地介绍,基于多指标决策通信网络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学术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成果、还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第二章,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理论等;第三章将以两个实例论证本课题研究理论原理;第四章为结语以及致谢。关键词多指标决策;通信网络;运行可靠性;灰色关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学术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2
1.3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2
第二章 算法原理 4
2.1 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 4
2.2 灰色关联投影值计算模型 4
2.3 评估算法 5
2.3.1多目标决策矩阵的建立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2 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新方法 6
2.3.3 数据初步处理 7
2.3.4 灰色关联矩阵的建立 8
2.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9
2.3.6 计算指标的灰色关联投影值 9
第三章 应用实例 12
3.1 指标数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实例 12
3.2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进行评估 13
第四章 结语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网络科技所带来的好处,即大量的信息,可以快速的传输。通讯网络自出现以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量,和对信息质量超高的要求,致使我们的通讯网络不得不寻求更大的发展。
目前,学者们对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还没有下确切的定义,但是已经有不少前辈们认为:通讯网络可靠性是指通讯网在特定环境下和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需的通信功能的能力。通讯网络是一支由各种系统所组成和支撑着的大型复杂链路结构系统。现代的通讯网络呢,不仅更加复杂和庞大,而且其开放性也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所以影响它的可靠性因素就更多。单从网络的本身为出发点,就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的是通信设备以及通讯网所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中,还可以再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指设备工作所处的条件,不可控因素是指影响通讯设备的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外部事件;内部因素则是指通讯网络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例如:网路的工程设计、网路的流量控制等等。
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只是基于某一个方面或者一个指标来定向的对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很少有人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将其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而事实上却是:通讯网络的可靠性应该,并且是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可靠的、综合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研究。同时,因为任意一个单独的数据,都不能说它能完整的测度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最后进行综合数据的评估。其中综合评估是网络可靠性指标评估的一个重要步骤。
会影响到通讯网络可靠性评估的因素很多,而往往我们不能得到与指标有关的所有信息(即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从而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对这样的灰色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实际上就是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化身。有关灰色多目标决策与评价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文用一种新的方法——灰色关联投影法[10],来计算排序,从而进行优选。
在一个城市内,根据不同区域内用户使用通信网络的不同情况,决定需要对通讯网络哪些方面做出完善和改进,才能使通讯网络的运行可靠性提高。同时达到产值,收入,效益等预定目标。所以,研究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是必要的,将推动我们社会科技的大力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门题目,它的研究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主要是从图论的角度,来研究通讯网的拓扑结构对可靠性的影响。后来到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相关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学者们才开始综合地考虑到,通讯网业务性能的指标、网络部件的故障状态、对网络的维修能力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影响。但是这些对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也都仍然只是基于某一个指标的方向进行的,这样的研究不能真实且准确地反映当下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现状,所以是不合理的。
目前,通讯网络可靠性研究,大多都是基于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分析和设计,而对于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评估的研究很少[13]。例如:文[4]是对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能进行了评估;文[5]利用时延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文[6]运用模糊灰关联法分析了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文[7]是对通讯网络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文[8]则是利用概率表达式,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文[9]中从通讯网络可靠性管理角度对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以上这些评估和分析方法都是从某一方面性能、或者某一个指标,对通讯网络可靠性进行研究,各有特点,但是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特点。由于通讯网络的链路与网络拓扑结构非常复杂,网络节点设备的故障与可靠性原因也非常复杂。因此,通讯网络可靠性绝对不可能就只由一个指标来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影响通讯网络可靠性的因素和指标。
1.3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首先给出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定义,确定评估方法,给出一系列与本课题相关的原理知识,包括对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论述、如何建立决策属性矩阵、给出区间指标数的合理计算、对指标数的初始化无量纲处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造灰色关联矩阵的方法、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值、等等原理。
其次,用实际例题论证基于多指标决策的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模型,是进行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评估的一个可行性方法,而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是有效并且准确地。
最后是对本文方法步骤的总结与优势分析,以及本文创新的部分概括。文章最后,还包括了致谢和参考文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学术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2
1.3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2
第二章 算法原理 4
2.1 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 4
2.2 灰色关联投影值计算模型 4
2.3 评估算法 5
2.3.1多目标决策矩阵的建立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2 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新方法 6
2.3.3 数据初步处理 7
2.3.4 灰色关联矩阵的建立 8
2.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9
2.3.6 计算指标的灰色关联投影值 9
第三章 应用实例 12
3.1 指标数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实例 12
3.2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进行评估 13
第四章 结语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网络科技所带来的好处,即大量的信息,可以快速的传输。通讯网络自出现以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量,和对信息质量超高的要求,致使我们的通讯网络不得不寻求更大的发展。
目前,学者们对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还没有下确切的定义,但是已经有不少前辈们认为:通讯网络可靠性是指通讯网在特定环境下和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需的通信功能的能力。通讯网络是一支由各种系统所组成和支撑着的大型复杂链路结构系统。现代的通讯网络呢,不仅更加复杂和庞大,而且其开放性也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所以影响它的可靠性因素就更多。单从网络的本身为出发点,就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的是通信设备以及通讯网所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中,还可以再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指设备工作所处的条件,不可控因素是指影响通讯设备的网络正常运行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外部事件;内部因素则是指通讯网络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例如:网路的工程设计、网路的流量控制等等。
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只是基于某一个方面或者一个指标来定向的对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很少有人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将其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而事实上却是:通讯网络的可靠性应该,并且是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可靠的、综合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研究。同时,因为任意一个单独的数据,都不能说它能完整的测度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最后进行综合数据的评估。其中综合评估是网络可靠性指标评估的一个重要步骤。
会影响到通讯网络可靠性评估的因素很多,而往往我们不能得到与指标有关的所有信息(即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从而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对这样的灰色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实际上就是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化身。有关灰色多目标决策与评价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文用一种新的方法——灰色关联投影法[10],来计算排序,从而进行优选。
在一个城市内,根据不同区域内用户使用通信网络的不同情况,决定需要对通讯网络哪些方面做出完善和改进,才能使通讯网络的运行可靠性提高。同时达到产值,收入,效益等预定目标。所以,研究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是必要的,将推动我们社会科技的大力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门题目,它的研究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主要是从图论的角度,来研究通讯网的拓扑结构对可靠性的影响。后来到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相关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学者们才开始综合地考虑到,通讯网业务性能的指标、网络部件的故障状态、对网络的维修能力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影响。但是这些对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也都仍然只是基于某一个指标的方向进行的,这样的研究不能真实且准确地反映当下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现状,所以是不合理的。
目前,通讯网络可靠性研究,大多都是基于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分析和设计,而对于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评估的研究很少[13]。例如:文[4]是对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可靠性能进行了评估;文[5]利用时延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文[6]运用模糊灰关联法分析了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文[7]是对通讯网络服务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文[8]则是利用概率表达式,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文[9]中从通讯网络可靠性管理角度对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以上这些评估和分析方法都是从某一方面性能、或者某一个指标,对通讯网络可靠性进行研究,各有特点,但是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通讯网络可靠性的特点。由于通讯网络的链路与网络拓扑结构非常复杂,网络节点设备的故障与可靠性原因也非常复杂。因此,通讯网络可靠性绝对不可能就只由一个指标来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影响通讯网络可靠性的因素和指标。
1.3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首先给出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定义,确定评估方法,给出一系列与本课题相关的原理知识,包括对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论述、如何建立决策属性矩阵、给出区间指标数的合理计算、对指标数的初始化无量纲处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造灰色关联矩阵的方法、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值、等等原理。
其次,用实际例题论证基于多指标决策的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模型,是进行通讯网络运行可靠性评估的一个可行性方法,而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是有效并且准确地。
最后是对本文方法步骤的总结与优势分析,以及本文创新的部分概括。文章最后,还包括了致谢和参考文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