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0191219195510]
摘要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这一课题已引起国内无数学者的关心与讨论。本文选取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化率、交易率和换手率等数据,分别代表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规模及流动性,实证分析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与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增长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将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理论相对比,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合理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股票市场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3
2.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4
2.1 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4
2.2 经济增长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4
2.3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5
3.实证研究 7
3.1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7
3.1.1指标选取 7
3.1.2数据处理 8
3.2 实证结果 8
3.2.1单位根检验 8
3.2.2协整检验 8
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9
3.4 小结 10
4.结论及建议 12
4.1主要结论 12
4.2政策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已成为当今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1991年规模运行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六月底,沪深两市已有2444家上市公司,市值达22.6万亿元,市场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中国股票市场的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日趋增强,秩序更为规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股票市场作为当今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具有信息揭示等功能,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此外,宏观经济的发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基础的,长期且全局的。现实生活中,经济运行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反映到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上。从经济运行周期角度分析,一般来说股票价格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大体一致,即经济繁荣,股票价格就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就下跌。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时,股票价格就容易上涨,利率提高时,股票价格就易下跌。从财政政策调整角度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相对持久且缓慢。所以,正确的认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股民更好地判断市场大环境,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更有利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实,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这一课题做出了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大部分外国学者认为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时间还不够长,制度不够健全,发展还不完善。出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这一课题,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研究这一课题,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3年我国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关系如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初,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备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股票市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学者认为股票市场能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Atje和Jovanovic(1993)选用72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 OLS估计 ,结果表明:股票市场规模扩大有助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Crossman(1980)指出,在企业信息方面,股票市场针对上市公司制定的强制性上市公司披露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资源有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此外,Alam(2003),Osei(2005),Biekpe(2005)等人分别采用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数据验证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2)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促进作用。然而,也有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不相关甚至有时他们还会发生背离的效果。 Derereeux和Smith(1994)研究指出,股票市场使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变现更为便捷,这导致了人们储蓄的减少,如果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人力资源之外的资本积累,那么减少储蓄就会降低经济增长[3]。Arestics和Demetriades(1997)指出即使成熟的股票市场也依然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股票市场很难发挥融资功能,促进经济作用有限[4]。
1.2.2国内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股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些年,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这一课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热门课题之一。
孙秀玲(2010)将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作为研究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的增长带动股市的繁荣[5]。殷醒民、谢洁(2001),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使得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技术进步,使得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6]。崔杰,覃富勇,廖佚(2011)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表明,尽管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具有协调变化的趋势;但VEC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两者短期内相关关系不显著,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则表明两者之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均不存在[7]。
回顾学者们的研究,由于运用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外国学者认为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少数学者持反对意见。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时间、制度、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学者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从未停止、从未统一。
1.3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前人的文章及书籍,总结出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其次,通过分析1994-2012年GDP增长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与深证综合指数,定性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利用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的最新数据,采取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工具,实证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与理论分析相对比,提出合理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和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后,本文选取资本化率(CAP)、交易率(VAL)和流通股换手率(TUR)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采用实际GDP增长率来衡量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大环境和股票市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本文样本舍弃了那些陈旧数据,采用最新的数据,志在总结出最具时效性及参考价值的结论。2.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帕加诺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是用来描述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总结出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变量,所以任何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1)资本边际生产率:资本边际生产率是指各产业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所能增加的生产量。股票市场通过风险投资的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通过信息披露的制度来评估潜在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向生产率更高的项目,使得资源配置更为优化,促进经济增长。
(2)储蓄投资转化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是用来反映金融中介促进投资分配效率的指标。股票市场的存在将人们原本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流向有需求的产业,大大减少了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储蓄投资转化率,减少储蓄,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3)储蓄率:储蓄率是指个人可支配总额中储蓄所占的比率。股票市场规模扩大,股票价格上升,提高人们的预期收益,使人们增加消费,增大总需求。但是由于股票市场收入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减少预防性储蓄,降低储蓄率,所以储蓄率对经济影响是不确定的。
摘要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这一课题已引起国内无数学者的关心与讨论。本文选取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化率、交易率和换手率等数据,分别代表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规模及流动性,实证分析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与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增长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将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理论相对比,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合理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股票市场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3
2.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4
2.1 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4
2.2 经济增长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4
2.3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5
3.实证研究 7
3.1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7
3.1.1指标选取 7
3.1.2数据处理 8
3.2 实证结果 8
3.2.1单位根检验 8
3.2.2协整检验 8
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9
3.4 小结 10
4.结论及建议 12
4.1主要结论 12
4.2政策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已成为当今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1991年规模运行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六月底,沪深两市已有2444家上市公司,市值达22.6万亿元,市场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中国股票市场的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日趋增强,秩序更为规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股票市场作为当今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具有信息揭示等功能,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此外,宏观经济的发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基础的,长期且全局的。现实生活中,经济运行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反映到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上。从经济运行周期角度分析,一般来说股票价格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大体一致,即经济繁荣,股票价格就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就下跌。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时,股票价格就容易上涨,利率提高时,股票价格就易下跌。从财政政策调整角度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相对持久且缓慢。所以,正确的认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股民更好地判断市场大环境,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更有利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实,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这一课题做出了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大部分外国学者认为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时间还不够长,制度不够健全,发展还不完善。出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这一课题,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研究这一课题,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3年我国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关系如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初,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备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股票市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学者认为股票市场能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Atje和Jovanovic(1993)选用72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 OLS估计 ,结果表明:股票市场规模扩大有助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Crossman(1980)指出,在企业信息方面,股票市场针对上市公司制定的强制性上市公司披露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资源有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此外,Alam(2003),Osei(2005),Biekpe(2005)等人分别采用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数据验证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2)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促进作用。然而,也有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不相关甚至有时他们还会发生背离的效果。 Derereeux和Smith(1994)研究指出,股票市场使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变现更为便捷,这导致了人们储蓄的减少,如果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人力资源之外的资本积累,那么减少储蓄就会降低经济增长[3]。Arestics和Demetriades(1997)指出即使成熟的股票市场也依然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股票市场很难发挥融资功能,促进经济作用有限[4]。
1.2.2国内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股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些年,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这一课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热门课题之一。
孙秀玲(2010)将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作为研究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的增长带动股市的繁荣[5]。殷醒民、谢洁(2001),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使得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技术进步,使得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6]。崔杰,覃富勇,廖佚(2011)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表明,尽管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具有协调变化的趋势;但VEC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两者短期内相关关系不显著,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则表明两者之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均不存在[7]。
回顾学者们的研究,由于运用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外国学者认为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少数学者持反对意见。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成立的时间、制度、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学者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从未停止、从未统一。
1.3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前人的文章及书籍,总结出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其次,通过分析1994-2012年GDP增长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与深证综合指数,定性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利用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的最新数据,采取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工具,实证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与理论分析相对比,提出合理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鉴和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后,本文选取资本化率(CAP)、交易率(VAL)和流通股换手率(TUR)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采用实际GDP增长率来衡量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大环境和股票市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本文样本舍弃了那些陈旧数据,采用最新的数据,志在总结出最具时效性及参考价值的结论。2.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帕加诺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是用来描述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总结出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变量,所以任何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1)资本边际生产率:资本边际生产率是指各产业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所能增加的生产量。股票市场通过风险投资的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通过信息披露的制度来评估潜在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向生产率更高的项目,使得资源配置更为优化,促进经济增长。
(2)储蓄投资转化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是用来反映金融中介促进投资分配效率的指标。股票市场的存在将人们原本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流向有需求的产业,大大减少了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储蓄投资转化率,减少储蓄,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3)储蓄率:储蓄率是指个人可支配总额中储蓄所占的比率。股票市场规模扩大,股票价格上升,提高人们的预期收益,使人们增加消费,增大总需求。但是由于股票市场收入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减少预防性储蓄,降低储蓄率,所以储蓄率对经济影响是不确定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