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20191219194709]
摘要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全球金融低迷的影响,现代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愈来愈多变。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想要彻底地消除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无法彻底消除但是可以运用一些预测方法去避免或者减少,从而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定义、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然后通过一典型案例——国农科技的相关财务数据,运用一些财务风险预测的指标分析,同时通过Z-score模型相对准确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可以方便地预测企业财务风险,并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预测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后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财务风险模型预测财务风险控制
目录
1. 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
2.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理论 4
2.1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3
2.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3
2.3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4
2.3.1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不足 5
2.3.2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5
2.3.3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复杂性 5
2.4 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模型 5
2.4.1单变量判别分析模型 5
2.4.2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6
2.5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7
3. 案例分析 8
3.1对国农科技的简单介绍 8
3.2国农科技数据的选取 8
3.3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指标 9
3.3.1偿债能力 9
3.3.2 资产获利能力 9
3.3.3 财务弹性 10
3.4 Z-score模型实证分析 10
4、结论与建议 13
4.1结论 13
4.2建议 13
4.2.1建立预测机制,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13
4.2.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14
4.2.3 保持适度负债,选择最优资本结构 14
4.2.4 拓宽筹资渠道 15
4.2.5 相关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步入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快,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企业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全球经济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变得越来越更复杂,更加地多变。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要想彻底消除财务风险的影响和带来的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虽然没有办法彻底消除但是企业仍然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去避免或者减少一些财务风险的。这时候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就需要较好的企业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系统,为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制度,以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确保企业发展的合理,科学,健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与控制是全球金融财务研究的前沿课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国外使用不同的财务指标来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比我国早得多,并且这方面的作品大部分是比较成熟的。在20世纪,大约在30年代西方学者逐渐开始学习财务预测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方法和模型,并控制他们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大类。其中美国的仁翰·阿吉蒂提出的管理评分法已经被广泛地认可,由于财务风险的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所以国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如Fitz patrick(1932)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表明“财务风险判别能力最好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比率”[1]。还有William Beaver (1966)采取成对抽样法进行样本配对,通过比较研究后提出应当用单变量模型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研究院的教授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IAltman)(1968)根据每个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价值,加权汇总建立了Z-score模型。
1.2.1国内研究现状
受很多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国内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是在后期开始的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的。我国特有的破产制度及数据获取的困难性直接导致了国内研究企业风险的模型还不很多见,但是还是诞生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论著。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国学者周首华、杨济华、王华(1996)对Z-score模型进行的改造,以补偿Z-score模型的不足的前提上,重新建立了企业财务风险度量模型——F-score模型。该模型建议“企业管理当局定期计算F值并进行分析,以趋势变动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变化情况”[4]。与此同时陈静(1999)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度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在宣布ST的前一年的误判率最低”[5]。吴世农、卢贤义(2001)采用用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资产报酬率的误差最小,资产周转率的误差最大”[6]。李秉成(2004)在定性角度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单变量分析,总结出加权分析法和想先分析法两类综合分析方法,并且可以初步判定公司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这几种模型方法的是根据我国企业的现状所提出来的,可以较为符合我国国情地为财务风险做出准确的预测,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较好的预测和控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前人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创新,利用各种不同的模型来预测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共分为四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基础理论。第三章运用国农科技的财务数据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的类型与成因模型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单变量判别模型和多元判别模型,其中以多元判别模型中的Z-score模型为主要研究模型。研究国农科技的财务数据,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并判断其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存在财务风险该怎样去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根据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的方法。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理论
2.1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关于财务风险的定义,不同的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首先James C. Van Horn, John M. Wachowicz Jr(2001)总结出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与此同时刘春萍(2008)从企业价值或资金运动角度也给出完整定义,即:“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计、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价值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使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不利结果的可能性”[9]。
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决策理论学家把企业财务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1988)总结出风险不仅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可以归纳为财务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即为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 汪国义(2011)认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尤指资金风险,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带来的损失。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财务活动非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11] 。对于上述每个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可以不难看出广义财务风险就是通常被认为的企业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由各种财务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只是将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的负债相挂钩,就很难全面及时掌握企业财务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企业财务风险就是:广义上的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融资的不恰当让企业可能无法按时守信地支付企业负债融资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利息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财务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3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