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与评估_以波司登为例

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与评估_以波司登为例[20191219195041]
摘 要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筹集资金、投资、利润分配等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先兆的,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财务指标建立的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对保护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意义,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实际利用价值。本文选取波司登2007—2012年相关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Z值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测与评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财务风险Z值模型因子分析波司登
目录
1.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财务风险成因的介绍 1
1.3 财务能力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1
1.4 财务风险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财务风险模型的研究 4
2.1 Z 值模型 4
2.1.1 模型简介 4
2.1.2 模型应用 5
2.1.3 该模型存在的问题 5
2.2 因子分析 6
2.2.1 模型财务指标介绍 6
2.2.2 因子分析概述 7
2.2.3 建立模型 8
2.2.4 财务监测评估模型的分析 10
3.结论与建议 12
3.1 加强企业数据信息管理 12
3.2 风险监测与其它管理系统相结合 13
3.3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 13
3.4 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6
1.引言
1.1 选题背景
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关系到每个企业能否稳定的发展。在国内外无数的企业因为发生财务风险而破产,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企业如著名的网络企业巨人集团、我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尚德电力、美国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为什么这么大的企业会发生财务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未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监测评估机制,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化解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所以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监测评估模型,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波司登是一个经营的非常好的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更需要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所以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监测评估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波司登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和使用财务指标建立的模型来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进行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
1.2 财务风险成因的介绍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会对所有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的变化,如通货膨胀紧缩、利率汇率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等,都是企业无法避免的外部因素。但是企业需要对这些外部因素及时监测以便做出调整和改变,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化。内部因素是企业本身自有的,包括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经营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的会很快的引起财务风险,也有些有一定的潜伏期,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企业高层决策者的错误、管理者的管理不当、财务管理的失误等都会引起企业负债过高,企业资金无法正常运作,现金不够支付到期的债务,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很多企业都会进行过度的扩张,大规模的开疆辟土,涉足不同的行业,但如果没有很好的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往往会导致企业的资金负担过重,从而引起财务风险。企业对贷款的过度依赖也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种内部因素。过度依赖贷款,说明企业的融资的途径变得狭窄,企业的信用降低,企业的财务发生了风险。
1.3 财务能力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通过对企业财务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状况。对财务能力分析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偿债能力分析,二是营运能力分析,三是盈利能力分析,四是发展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知道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大小和债务状况,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企业将要偿还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并判断出企业是否有偿还的能力,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分析就是研究企业对现有资产能否最大化的利用和管理资产的能力。影响企业的营运能力的主要有存货的变现能力、资产减去折旧后的保值升值的能力、资金周转率和现金流量等。盈利能力就是获取利润的能力,这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一个企业的使命就是获取高额的利润,只有这样才会在竞争中处于强势的地位,有更多的商品定价权,如果无法取得较高的利润,那么企业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会走向破产衰败。盈利能力强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提升企业的信誉等级。发展能力分析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人关心的一项重要的财务能力。通过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目前的发展形势,预测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所以在企业财务运营的过程中,就要对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好化解财务风险的准备,减轻财务风险对企业的损害。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是建立在财务能力分析基础上的,是化解财务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杀手锏。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模型评估,需要把财务能力分析融入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这样可以让企业的所有人员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和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其中,共同监测企业的财务风险,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4 财务风险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财务风险监测评估进行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得到充分发展。美国的William Beaver(1966)只利用资产负债表比率这一个财务指标,进行倒闭银行与正常银行之间的差异的研究,离出现财务风险越近,财务指标的信息量越大,其预测效果越好。美国纽约大学Altman(1969)经过研究分析创立了多元线性判别法即Z值模型,它是运用五种典型的财务指标,再对它们进行加权汇总后得到的。创造这个总判别分式(即Z值模型)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时具有里程碑意义。后来很多学者也采用类似方法进行过研究,其中也有些学者改造了Z分数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财务监测评估模式一F分数模型(失效分数模型)。Odom & Sharda(1990)年在Z模型5个变量的基础上,使用类神经网络来构建模型预测企业破产。类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比较复杂,但样本有极高正确识别率,即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能力。
我国国内对财务监测评估模型研究比较晚,大部分是对国外研究资料的借鉴,在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吴世农和黄世忠(1986)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监测评估模型。周首华(1996)也根据Haldeman等国外学者提出了F分数模型,在模型中加入现金流量指标,进一步优化Z值模型。陈静(1999)在其文章的研究中,把破产的企业和经营良好的企业分为两组,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使用了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陈静在线性回归分析中,使用了大量的财务指标,并发现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是流动资产比率和负债比率。李静(2010)在她的文章中运用美国学者Altman的Z值模型的研究结果,并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我国较早的多变量型财务监测评估模型。西南财经大学学者王蕾(2009)年在其文章中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并通过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中的情况对比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本世纪初,我国证监会为了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设计了上市企业财务风险与评估系统模型,并将其作为了解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从国内外财务风险监测评估模型可以看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单纯一元财务指标评估到多元模型评估的转变过程,其中财务监测与评估领域的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财务风险模型的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监测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对财务指标进行监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仅仅对财务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单一,财务指标是一个点,我们可以通过模型把财务指标紧密的结合起来,使点成面,更全面系统的监测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时,一个好的财务指标评估模型可以提醒企业的领导者及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采取有效的对策,并且及时监测企业的财务指标,使得决策者能够迅速找出财务风险的原因,并且可以向领导者提出解决财务风险的建议,及时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使用Z值模型和因子分析进行财务风险的监测与评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3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