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行业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字数:12248】

本文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回归中的因子分析即SPSS软件对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各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再将各大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综合得分二者进行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卫星导航行业的经营绩效在前十大流通股占股比例为70%有综合较高得分。这也就说明上市公司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在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加大外部监管力度,构造多元化投资机构都对企业提高经营绩效有一定积极影响。
Keywords: Ownership structure; Business performance; Factor analysis 目 录
1.引言 3
1.1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3
2.我国卫星导航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4
2.1 发展概况和市场规模分析 4
2.2卫星导航行业上市公司现状 4
3.实证分析 6
3.1提取样本数据及选取公因子 6
表1经营绩效指标共同度 6
3.2对经营绩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7
3.2.1 适度性检验 7
3.2.2 提取公因子 7
3.2.3计算并排名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10
3.3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 12
3.3.1 对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12
3.3.2对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进一步解释 14
4.结论与建议 15
4.1 结论 15
4.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1
引言
1.1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意义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成功建立并运用了北斗导航系统,中国成功跻身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8年北斗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国际化沿线初始服务的基本功能,预计将在两年将“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在这个战略的带领下,我国北斗系统的全球布局步伐的加快,产品的发展趋势也趋向于多系统兼容,北斗导航未来将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加积极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如GPS进行基础技术交流与对接,所有举措都意味着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势不可挡 。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同时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加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发展自己的北斗系统产业。股权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行为,进而影响着公司的发展与经营绩效。不同的股权结构造成了公司控制权归属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会对公司监督、权利制衡、约束等方面产生相应影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国际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核心零部件技术亟待突破,未来更是将面临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北斗产业的股权结构对其未来发展同时也起关键性作用, 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问题,国内有许多学者在对不同行业多次研究的中对二者关系有不同的观点,然后也得出了各种结论。 张姌(2018)以生物公司为例,发现第一、前五和前十大股东持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都呈倒U字关系,存在最大值,并且存在当它们的持股比例分别小于各自的最优持股比例时,它们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它们的持股比例分别大于各自的最适持股比例时,它们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1]。江东瀚(2018)认为存在股权治理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发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这样的特征: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权集中度高;内部人员控制和高管持股比例大,所以得出优化股权结构与改进董事会制度更有利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高的结论[2]。李昭晖(2016)以电力行业公司为例通过分析流通股、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分析得出公司应保持一定股权集中度并实现产权多元化的结论[3]。赵鑫(2014)分析了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例与商业银行绩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绩效正相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商业银行绩效正相关,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并且得出减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支持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的结论[4]。林琳(2017)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入手得出适当降低负债水平能够提高公司绩效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流动负债比例优化债务结构,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和法人股比例可以优化股权结构,形成多元的股权结构的结论[5]。郭辉(2016)对上市证券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果,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并提出应保持股权适度集中,引入优秀民营大股东,改进国有持股模式,实施高管股票期权计划,完善相关法律,从而形成股权集中适度、股权制衡优良、投资主体多元、更加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的结论[6]。周炯(2012)在对军工上市公司研究中发现股权结构与绩效存在这样的关系: 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并得出军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调整要依赖于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完善来逐步实现的结论[7]。雷前超、李芬芬(2016)对2015年15家上市银行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盈利能力因子、资产安全保障能力因子、信贷质量因子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较大,经营绩效最好的银行和最差的银行都是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该类银行经营状况参差不齐,但一般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结论[8]。刘国亮、王加胜(2000)通过将国内公司情况与外国学者论断结合得出结论[9]: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形成和调整过程中,有两种选择能带来经营绩效的提高:一是减少国家股的比重,扩大流通股的比重;二是在不改变国家股和法人股比重的前提下,改变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转让和流通的特征。刘子农(2010)通过分析2008年53家安徽公司的财务指标得出上市公司应该重视自身的盈利水平并且要认识到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也是提高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的结论[10]。张关心、刘剑(2005)分析深圳股票的经验得出股票制衡在各种指标与经营绩效存在的正负相关的关系[11]。赵玉洁,宋良荣(2008)在通过对董事会机构与股权结构的分析中得出股权结构中的机构法人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负相关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双重性的董事长结构体系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等结论[12]。张传洲(2008)对76家中小制造业公司分析表明资产负债率和有限售条件股票比例同企业长期经营绩效负相关;而有限售条件股票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同企业现期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13]。 潘前进,陈众(2016)在对20102014年信托业公司分析中得出股东背景为中央企业和金融集团的信托公司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不利于提升其经营绩效,而股权制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其经营绩效的结论[14]。 王晓光,张慧萍(2013)在对13家保险公司因子分析后得出各能力得分高低决定其优势与短处,进而要加强管理水平的结论[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