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20191219194025]
摘要
本文以分析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为目的,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2-2011年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选取了江苏省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几个变量,利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而对江苏省2002-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选取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等8个变量。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消费水平进行研究,再用因子分析对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得出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具体变化情况,并进行一个评估,同时提出一些优化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政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
目 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2
2.理论方法介绍 4
2.1SPSS的相关分析 4
2.2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4
2.3回归分析 5
2.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5
2.3.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5
2.4因子分析 5
3.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的实证分析7
3.1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7
3.1.1变量选取7
3.1.2数据处理7
3.2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8
3.2.1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生产总值关系的研究8
3.2.2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总收入关系的研究 10
3.2.3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系的研究 10
3.2.4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研究 11
3.3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的实证分析12
3.3.1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 12
3.3.2结果分析 15
3.3.3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关系 16
4.提高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改善消费结构的建议 17
4.1提高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17
4.2改善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 17
参考文献19
致谢 20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3大主要动力之一,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在2010年度的两会报告中,我国再次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的指导思想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中,足以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以及其重要性。
如今,中国的经济需要转型,消费必定成为重要的驱动之一。前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口贸易和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刺激消费者消费的愿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济发展则成为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消费水平即特定期间内整个社会用于生活消费和服务的领域和水平,它反应一个国家或区域居民的日常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是一种比例关系,指人们在消费进程当中所消耗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自改革开放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的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之中,同样消费水平的提升也给消费结构带来了较大的改善。食品消费从以前的温饱趋向于现在的营养、快捷,衣着消费从以前的简单朴素趋向于现在的高档、新潮,家电消费从以前的老式款式趋向于现在的新产品新品牌。在消费的领域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住房消费、通讯消费、交通消费、旅游消费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2]。其次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是一个消费水平增长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居民对于食品的支出比例正逐渐下降,对日用品等的消费支出在逐步上升,说明从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已经由生存型逐渐的转向温饱型,紧接着像小康型迈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消费理论这个方面的争论,国内外的观点主要还是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消费函数上面,所以不同的建立方法,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研究也有所差异。
在上世纪30年代,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当时的主导思想是马歇尔的需求理论,马歇尔需求理论有很多的特点,比如假设消费者有稳定的收入,则消费者所获得的商品数目与价格呈反比。30年代后,在宏观经济方面消费问题的研究由凯恩斯引入,并且消费成为国民收入流通的基本形式之一。莫迪利安尼等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他们以消费者是理性的为主导思想,利用效用最大化法则来合理安排一生的收入。此外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到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所以这个消费函数解释消费是靠收入作为基础和前提的,这也就是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所以用于预测的时候误差较大。同时在凯恩斯的分析中,又提出了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使得消费理论有了新的含义。而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是对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的继承与发扬,随机游走假说并没有遇到实际性数据问题,同时也避开了永久性收入估算的问题。同样的,霍尔假说也有其存在的缺陷,这使得今后的数学家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弥补霍尔检验的不足[3]。
同样,我国对消费函数模型的建立也有很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消费的研究主要是验证这一假设在我国消费数据上的相关研究与相关使用情况,缺点是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研究。而在臧旭恒的研究中,则加入了我国国情的影响因素,他以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设定和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设定为两大线索展开,对后续的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研究消费主要是利用西方国家的消费模型,但我们需要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来建立适合我国居民消费的理想模型。比较成型的是有扩展线性支出系统,该体系认为居民只有在基础需求获得满足以后,才会有意愿将剩余的收入依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予以开支。近年,曾令华和赵晓英利用27年的数据构建了城镇居民相关的消费函数,主要是研究消费以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4]。杨晓春与前面几个研究不同的是,她建立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消费模型,选用1980以后24年的数据样本,利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在消费函数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反复修正和改良模型,最终得到与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模型相一致的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5]。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课题上,通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2002年至2011年数据的研究,来进行一个定量的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在现实社会背景下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有什么具体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做一定的分析,其中主要是介绍研究问题所用到的理论知识。第三部分则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相关统计学知识,对2002年至2011年这10年的数据做实证分析,并由每一个图表做相关的小结,得出初步分析结果。第四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并相应的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6]。
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得出具体的相关性以后,再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做一个实证分析,比如分析江苏省的生产总值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没有一个显著的影响。多因素分析法则是基于单因素分析,把相关性比较高的因素放在一起分析的方法。多因素分析不仅可以分析多个成分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单独关系,同时由于多个相关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所以也能够分析此作用是否对观测变量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之后,可以得出模型的最优组合。而对于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根据公共因子可以对问题的分析做进一步的研究,进而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理论方法介绍
通过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的研究,以及在阐述了本文中心思想的社会国际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简单的说明了本文的思路与研究问题用到的方法,下面着重进行具体的理论分析。
2.1 SPSS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功能性的关系,另一种是统计关系。相关分析正是衡量事物间统计关系的有效工具,散点图则是判断因素相关性最直接的方法,根据散点图可以得出比较有效的分析模型[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