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字数:13351】
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质量长久以来一直是广大人民以及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升级,在面对要提升经济发展必将牺牲一部分环境质量这一问题时,结构的调整成为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利用2018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各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有关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主要影响江苏空气质量的因素以及以空气质量为标准的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分类等。本文在进行空气质量分析时考虑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六项对于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影响选择代表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再利用聚类分析法,发现不同地级市空气质量间的异同。分析结果发现,江苏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上由南到北逐渐变好,影响南方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二氧化硫排放,影响北方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降水以及可吸入颗粒物。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研究思路 5
2.理论基础 6
2.1有关江苏省空气质量指标的选取 6
2.2因子分析 9
2.3聚类分析 10
3.江苏省空气质量的实证分析 11
3.1 江苏省空气质量指标分类 11
3.2 对影响各地级市空气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3.2.1对影响空气质量影响因子的提取 12
3.2.2未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12
3.2.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3
3.2.4各个因子综合得分 14
3.3江苏省各市空气质量异同分类分析 16
4.结论及建议 18
4.1结论 18
4.2政策与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为深刻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慢慢地改变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渐渐由之前追求发展速度变为追求发展质量。如今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企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动力攻关期,自然环境污染程度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其中“绿色”的发展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污染程度与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建设美丽中国刻不容缓。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省,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带头作用责任。在经过经济快速超高速发展后,环境质量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空气质量成为了环境治理中的重中之重。以年均PM2.5作为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江苏省从2012年以来,年均PM2.5指数在不断优化。有13个市的空气质量在2015年中未达到国家基本二级环境要求。而2015年空气质量与2014年相比较而言,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处;pm2.5年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12.1%。2016年,江苏省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江苏省空气质量的合格率相比于2015年,提升了3.4%,其中各项空气污染指标的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或者降低。其中和2015年相比,空气中pm2.5的浓度下降了1.21%,同样的指标和2013年度相比较而言下降了30.1%,成功实现了国家计划提出的“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13%。但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如果按照国家环境二级标准来进行评判,则考核内容均未达标。其中超过国家标准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有pm2.5,pm10,O3和NO2。江苏南部地区、江苏中部地区以及江苏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是否会有差异以及是在哪个指标具有差异,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对于空气质量的研究,通常给出的指标都是依据实时数据而测量获得以日或者月为计量单位的指数,而且在衡量空气质量的时候评价指标往往过于片面,缺少综合的环境指标来度量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环境,关乎人民福祉,关系到经济发展未来是否可持续,对于各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的检测与评估,直接反映出当地生态自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是否存在不协调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仅只追求经济上的效益回报,如今,生活环境的优良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眼中是否幸福的“第一要素”;同时空气质量问题也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产业结构改革与企业发展动力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产业改型,动力转化等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根据江苏省各个地区影响空气质量的各个指标,建立以年为单位的综合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各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能得到综合比较,发现有关结论。
1.2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化逐渐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动力转化,产能过剩需要集中处理,由低质量向中高质量转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面临着深水区、攻关期。随之而来的环境建设问题是中华名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乎名族福祉,关系名族未来。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对生态环境污染指标的完善,尤其在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上的评价标准,则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赵慧娟(2016)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快速前进,社会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剧,种种因素都导致我国废气污染排放也迅速增加,因而空气质量问题进一步恶化,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大问题[1]。赵慧娟(2016)利用Moran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分析以及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和其他检验方法,在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回归和估计分析时候,应用了混合回归模型,面板回归模型等回归方法,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所选取的变量指标,给出合理化建议。
尚可政、尚子溦、贾晓红等(2018)认为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空气污染及其预报的研究十分重要[2];其一行人通过特征分析得出污染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处理与应对环境污染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
空气污染物组成成分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污染物的组成成分的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变动以及调整;华迎春、陈卫兵、华常春等(2006)通过分析扬州市十年的动态数据,并且在有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指标的相关关系: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和发展,并且总量控制具有宏观性[3][4]。
影响江苏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雾霾,作为检测雾霾严重标准的PM2.5指数以及PM10指数越发受到人们关注。昌晶亮、余洪、罗伟伟(2015)通过长江三角洲57个监控点的实时数据,其采用了空间自相关理论,在经过汇总后得到各个地区季度均值和年均值,发现了对于不同季节PM2.5浓度空间自相关性的强弱与集聚模式[5]。其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季节差异显著,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夏季浓度。研究结论中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在90 km范围内,珠三角PM2.5浓度均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且尺度效应明显。王跃思(2017)也在其文章中做出了对于我国大气灰霾污染现状、治理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给予其个人对于空气质量的建议[6]。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研究思路 5
2.理论基础 6
2.1有关江苏省空气质量指标的选取 6
2.2因子分析 9
2.3聚类分析 10
3.江苏省空气质量的实证分析 11
3.1 江苏省空气质量指标分类 11
3.2 对影响各地级市空气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3.2.1对影响空气质量影响因子的提取 12
3.2.2未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12
3.2.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3
3.2.4各个因子综合得分 14
3.3江苏省各市空气质量异同分类分析 16
4.结论及建议 18
4.1结论 18
4.2政策与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为深刻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慢慢地改变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渐渐由之前追求发展速度变为追求发展质量。如今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企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动力攻关期,自然环境污染程度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其中“绿色”的发展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污染程度与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建设美丽中国刻不容缓。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省,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带头作用责任。在经过经济快速超高速发展后,环境质量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空气质量成为了环境治理中的重中之重。以年均PM2.5作为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江苏省从2012年以来,年均PM2.5指数在不断优化。有13个市的空气质量在2015年中未达到国家基本二级环境要求。而2015年空气质量与2014年相比较而言,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处;pm2.5年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12.1%。2016年,江苏省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江苏省空气质量的合格率相比于2015年,提升了3.4%,其中各项空气污染指标的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或者降低。其中和2015年相比,空气中pm2.5的浓度下降了1.21%,同样的指标和2013年度相比较而言下降了30.1%,成功实现了国家计划提出的“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13%。但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如果按照国家环境二级标准来进行评判,则考核内容均未达标。其中超过国家标准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有pm2.5,pm10,O3和NO2。江苏南部地区、江苏中部地区以及江苏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是否会有差异以及是在哪个指标具有差异,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对于空气质量的研究,通常给出的指标都是依据实时数据而测量获得以日或者月为计量单位的指数,而且在衡量空气质量的时候评价指标往往过于片面,缺少综合的环境指标来度量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环境,关乎人民福祉,关系到经济发展未来是否可持续,对于各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的检测与评估,直接反映出当地生态自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是否存在不协调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仅只追求经济上的效益回报,如今,生活环境的优良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眼中是否幸福的“第一要素”;同时空气质量问题也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产业结构改革与企业发展动力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产业改型,动力转化等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根据江苏省各个地区影响空气质量的各个指标,建立以年为单位的综合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各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能得到综合比较,发现有关结论。
1.2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化逐渐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动力转化,产能过剩需要集中处理,由低质量向中高质量转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面临着深水区、攻关期。随之而来的环境建设问题是中华名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乎名族福祉,关系名族未来。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对生态环境污染指标的完善,尤其在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上的评价标准,则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赵慧娟(2016)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快速前进,社会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剧,种种因素都导致我国废气污染排放也迅速增加,因而空气质量问题进一步恶化,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大问题[1]。赵慧娟(2016)利用Moran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分析以及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和其他检验方法,在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回归和估计分析时候,应用了混合回归模型,面板回归模型等回归方法,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所选取的变量指标,给出合理化建议。
尚可政、尚子溦、贾晓红等(2018)认为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空气污染及其预报的研究十分重要[2];其一行人通过特征分析得出污染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处理与应对环境污染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
空气污染物组成成分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污染物的组成成分的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变动以及调整;华迎春、陈卫兵、华常春等(2006)通过分析扬州市十年的动态数据,并且在有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指标的相关关系: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和发展,并且总量控制具有宏观性[3][4]。
影响江苏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雾霾,作为检测雾霾严重标准的PM2.5指数以及PM10指数越发受到人们关注。昌晶亮、余洪、罗伟伟(2015)通过长江三角洲57个监控点的实时数据,其采用了空间自相关理论,在经过汇总后得到各个地区季度均值和年均值,发现了对于不同季节PM2.5浓度空间自相关性的强弱与集聚模式[5]。其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季节差异显著,冬季浓度明显高于夏季浓度。研究结论中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在90 km范围内,珠三角PM2.5浓度均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且尺度效应明显。王跃思(2017)也在其文章中做出了对于我国大气灰霾污染现状、治理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给予其个人对于空气质量的建议[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