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环境规制效率评价【字数:12077】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这些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长三角和珠三角实施了相应的环境规制措施。通过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以达到对环境治理成果的检验。以长三角和珠三角4省1市2005-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要指标,并利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指标数据进行研究。结论表明,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效果更加明显;环境规制效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规模效率次之;环境规制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纯技术效率次之,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对较弱,体现资金投入对环境规制效率起主要影响;环境规制效率具有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2
1.2.1 研究内容 2
1.2.2 研究方法 2
2.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4
2.1 国内研究现状 4
2.1.1 国内研究 4
2.1.2 评价 5
2.2相关概念 5
2.2.1 环境规制 5
2.2.2 环境规制效率 5
3.研究区概论 6
3.1 环境污染现状 6
3.1.1 大气污染 6
3.1.2 水污染 7
3.1.3土壤污染 7
3.2 环境规制概论 8
3.2.1 长三角 8
3.2.2 珠三角 8
4.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测度和分析 9
4.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9
4.1.1 指标选取 9
4.1.2 数据来源 9
4.2 时序变化特征 10
4.2.1 主成分分析提取主要成分 10
4.2.2 基于超效率DEA的环境规制效率评价 11
4.2.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环境规制效率评价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 空间分异特征 13
4.3.1 局部空间特征 13
4.3.2 整体空间特征 14
5. 结论与建议 15
5.1 结论 15
5.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中国也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虽然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资源不断地开采,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时,中国就已经面临各种环境问题,但是当时的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还是十分浅薄,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对环境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家才发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环境问题进行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很复杂和多样的,因此要治理起来是很繁琐的。
为了改善环境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如为了改善大气污染,国家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国家建立环保部的中央环保监督组,并且通过投入资金来治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是对国家环境治理效果的检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政府实施相关环保措施。本论文主要是选取相关环境规制数据,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取主要指标,再使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对环境规制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
1.1.2 研究意义
本论文是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4省1市为对象,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环境规制效率计算和分析,研究意义主要可以分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环境规制提供相关的数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对于环境规制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研究的区域是从全国或专门的省(市)展开的,很少有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展开的。本论文则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环境规制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其时序变化的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从而能够给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提供相关建议。
(2)现实意义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群。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过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被占用,较多人口和污染企业的集中都加大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从而加深了环境污染程度,制约了当地的全方面发展。本论文是通过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进行研究,从而对该地区环境规制的成效进行检验,为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将长三角和珠三角20052016年间环境规制效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环境规制效率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相关网站和年鉴的查阅搜集相关的指标数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取的投入产出主要指标,再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代入超效率DEA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用Malmquist指数对20052016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包括国内研究现状、评价和环境规制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研究区概述,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规制概论;第四部分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测度和评价,包括指标的选取、时序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的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由霍特林于1933年提出来的,主成分分析是以降维的思想为基础,和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这样可以在研究复杂问题时通过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使问题简单化,提高分析效率。
(2)超效率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是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的基础提出的,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的方法,是研究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的有力方法。而CCR模型具有无法对多个决策单元进一步比较和评价的缺点,由Andersen等学者提出的超效率DEA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缺点,因此本论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规制效率进行评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