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统计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统计分析[20191219195455]
摘要
自创业板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以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凭借自身的高成长性和高科技性特点带来的股票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其股票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有较为深入地了解,从而获得正确投资方案。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采用基本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多角度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以期给予投资者正确投资和企业内部管理一定的指导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发展前景是客观的,它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优良场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这种差距在缩小,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情况分析仍然是必要的。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子综合得分,再结合各因子得分,投资者可以选择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以上海钢联为例进行因素分析,上海钢联的净资产收益率在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综合作用下,2012年较2011年比率减少,以此企业可以从销售和资产这两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吸引更多投资者。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因子分析StatisticalAnalysisofFinancialPositionofCompaniesListedonGEM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和方法 3
1.4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3
2.主要理论方法介绍 5
2.1因子分析法 5
2.2因素分析法 6
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实证分析 7
3.1基于近几年年报的一般分析 7
3.1.1深圳交易所三大板块主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 7
3.1.2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盈利情况的趋势分析 8
3.2基于2012年年报的因子分析 8
3.2.1财务指标确定 8
3.2.2数据处理和样本适用性检验 9
3.2.3数据处理和适用性检验后的因子分析 10
3.3基于因子得分的因素分析 12
4.结论与建议 14
4.1 结论 14
4.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证券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融资的主要平台,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资本市场。创业资本来源于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国政府越发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陆续建立二板市场,也就是创业板市场。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随后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已经逐步确立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由于创业板市场较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门槛低,它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同时又不具备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平台。目前,我国的创业板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为创业板股票带来了高收益性,这种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在证券市场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要更加注重创业板微观层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状况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是公司综合状况的核心部分。故此,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统计分析为题,它的意义就在于透过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以此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客观、公正分析,提供投资者能够正确投资的指导和上市公司内部参考建议。
1.2研究文献综述
在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分析研究方面,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结出两种综合分析方法。
第一种,采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广泛流行的沃尔评分法和杜邦分析法等一般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李从珠、李祥君(2001)指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 一是亚历山大﹒沃尔,他在20世纪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这种方法就是沃尔评分法,它的出现使财务分析从单一分析走向综合化。武洁(2011)通过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基础财务分析方法在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方面对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的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王翠春(2008)指出“杜邦分析系统评价法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为中心,自上而下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因素,决策者优化经营理财,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状况。但是,杜邦分析评价体系偏重于股东利益角度,从股东权益报酬率指标分解可以看出,只要提高资产负债率,就可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这样可能导致决策者偏向于风险较大的投资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导致债务风险值高,降低了公司的安全性。沃尔评分法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没有给出选择指标的合理性;二是每项指标的权重人为给定,没有充分的给定的合理性证明。”综上,沃尔评分法和杜邦分析法有其自身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而且采用这两种财务综合分析方法,评价指标要求多,受主观色彩影响较重,故此它们在现在的实践中一般不被采用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第二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杨振宇(2010)运用SPSS软件先进行因子分析、再在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进行判别分析的步骤操作下,对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和分类。陆凤莲(2006)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3-2004年在沪、深两交易所上市的22家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对22家上市公司的F值综合排名也实际情况相符,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注重样本量的选择,否则可能使所选取的主成分的累计解释比例程度不高。刘令、毛定祥(1997)通过因子分析法在收益增长、当期收益、偿债能力及经营能力这四个方面对从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的上市公司中随机抽取了36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1994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客观地,科学地反映这36家上市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对投资者的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张红琴(2007)运用因素分析方法从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及权益乘数这三个因素出发,分析研究某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年和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高低变化的具体原因。因素分析法可以体现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出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他如,顾岚、汪涛、何龙灿(2001),秦莉(2009),唐建荣(2001),赵亚男、范会会(2011),张敏(2007),甘露(2009),王丽美(2009),车艳玉、高学东(2004)等等,也在其文章中运用不同的多元统计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这里不再一一叙述。由于多元统计方法在分析财务数据克服了众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更加客观科学,其在现在社会财务分析中已经被普遍采用。
就以上的文献综述,本文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财务分析。
1.3研究目的和方法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高成长性或高科技性带来的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高收益性背后伴随的高风险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状况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而财务质量研究又是上市公司综合状况分析的核心部分。创业板市场设置门槛较低,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较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量较多,在一定方面减少了财务信息的虚假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目的已经显现出来。简单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即为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能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得出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结论,最终能为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提供指导和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
本文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因子分析和因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统计分析,其中主要了采用了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4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2010-2012年深圳交易所三大板块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和对2009-2012年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分析,来了解创业板市场整体的企业盈利情况及自身的投资优势与劣势;其次在对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了解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状况,向投资者展示因子分析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整理方式;最后通过对盈利状况较差的某企业进行因素分析,以了解盈利能力综合性最强和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以期对企业管理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本文希望通过这三步骤分析可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有比较深入地研究。
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摘要
自创业板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以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凭借自身的高成长性和高科技性特点带来的股票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其股票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有较为深入地了解,从而获得正确投资方案。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采用基本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多角度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以期给予投资者正确投资和企业内部管理一定的指导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发展前景是客观的,它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优良场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这种差距在缩小,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情况分析仍然是必要的。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子综合得分,再结合各因子得分,投资者可以选择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以上海钢联为例进行因素分析,上海钢联的净资产收益率在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综合作用下,2012年较2011年比率减少,以此企业可以从销售和资产这两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吸引更多投资者。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因子分析StatisticalAnalysisofFinancialPositionofCompaniesListedonGEM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和方法 3
1.4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3
2.主要理论方法介绍 5
2.1因子分析法 5
2.2因素分析法 6
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实证分析 7
3.1基于近几年年报的一般分析 7
3.1.1深圳交易所三大板块主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 7
3.1.2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盈利情况的趋势分析 8
3.2基于2012年年报的因子分析 8
3.2.1财务指标确定 8
3.2.2数据处理和样本适用性检验 9
3.2.3数据处理和适用性检验后的因子分析 10
3.3基于因子得分的因素分析 12
4.结论与建议 14
4.1 结论 14
4.2 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证券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融资的主要平台,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资本市场。创业资本来源于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国政府越发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陆续建立二板市场,也就是创业板市场。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随后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已经逐步确立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由于创业板市场较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门槛低,它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同时又不具备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平台。目前,我国的创业板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为创业板股票带来了高收益性,这种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在证券市场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要更加注重创业板微观层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状况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是公司综合状况的核心部分。故此,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统计分析为题,它的意义就在于透过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以此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客观、公正分析,提供投资者能够正确投资的指导和上市公司内部参考建议。
1.2研究文献综述
在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分析研究方面,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结出两种综合分析方法。
第一种,采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广泛流行的沃尔评分法和杜邦分析法等一般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李从珠、李祥君(2001)指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 一是亚历山大﹒沃尔,他在20世纪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这种方法就是沃尔评分法,它的出现使财务分析从单一分析走向综合化。武洁(2011)通过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基础财务分析方法在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方面对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的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王翠春(2008)指出“杜邦分析系统评价法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为中心,自上而下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因素,决策者优化经营理财,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状况。但是,杜邦分析评价体系偏重于股东利益角度,从股东权益报酬率指标分解可以看出,只要提高资产负债率,就可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这样可能导致决策者偏向于风险较大的投资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导致债务风险值高,降低了公司的安全性。沃尔评分法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没有给出选择指标的合理性;二是每项指标的权重人为给定,没有充分的给定的合理性证明。”综上,沃尔评分法和杜邦分析法有其自身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而且采用这两种财务综合分析方法,评价指标要求多,受主观色彩影响较重,故此它们在现在的实践中一般不被采用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第二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杨振宇(2010)运用SPSS软件先进行因子分析、再在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进行判别分析的步骤操作下,对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和分类。陆凤莲(2006)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3-2004年在沪、深两交易所上市的22家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对22家上市公司的F值综合排名也实际情况相符,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注重样本量的选择,否则可能使所选取的主成分的累计解释比例程度不高。刘令、毛定祥(1997)通过因子分析法在收益增长、当期收益、偿债能力及经营能力这四个方面对从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的上市公司中随机抽取了36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1994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客观地,科学地反映这36家上市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对投资者的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张红琴(2007)运用因素分析方法从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及权益乘数这三个因素出发,分析研究某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年和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高低变化的具体原因。因素分析法可以体现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出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他如,顾岚、汪涛、何龙灿(2001),秦莉(2009),唐建荣(2001),赵亚男、范会会(2011),张敏(2007),甘露(2009),王丽美(2009),车艳玉、高学东(2004)等等,也在其文章中运用不同的多元统计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这里不再一一叙述。由于多元统计方法在分析财务数据克服了众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更加客观科学,其在现在社会财务分析中已经被普遍采用。
就以上的文献综述,本文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财务分析。
1.3研究目的和方法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高成长性或高科技性带来的高收益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高收益性背后伴随的高风险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状况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而财务质量研究又是上市公司综合状况分析的核心部分。创业板市场设置门槛较低,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较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量较多,在一定方面减少了财务信息的虚假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目的已经显现出来。简单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即为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能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得出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结论,最终能为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提供指导和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
本文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因子分析和因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统计分析,其中主要了采用了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4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2010-2012年深圳交易所三大板块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和对2009-2012年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分析,来了解创业板市场整体的企业盈利情况及自身的投资优势与劣势;其次在对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了解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状况,向投资者展示因子分析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整理方式;最后通过对盈利状况较差的某企业进行因素分析,以了解盈利能力综合性最强和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以期对企业管理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本文希望通过这三步骤分析可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有比较深入地研究。
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