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上公司经营效率统计分析【字数:13917】
摘 要我国证券上市公司作为投融资纽带,在金融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经营效率对我国证券业整体经营状况的改善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方向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20家证券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统计研究,探讨了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方向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行业在2015-2017年间整体效率不高且呈下降趋势,两级分化严重,主要是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证券公司规模效率逐渐递减,依赖于公司资产规模的优势明显降低;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低、净资产收益率低,资产负债率高,从而导致经营效率低下。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业务创新、风险控制和营业收支管理方面为提高我国证券业经营效率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目 录
1.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文献综述1
1.3 研究思路3
2.DEA方法简介4
2.1相关概念4
2.2 测度模型介绍4
2.2.1 CCR模型4
2.2.2 BCC模型6
3.我国证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7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7
3.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7
3.3 描述统计分析7
3.3.1 资产总额分析8
3.3.2 营业支出分析9
3.3.3 资产负债率分析9
3.3.4 营业收入分析9
3.3.5 净利润分析10
3.3.6 每股净资产分析10
3.3.7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11
3.4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11
3.4.1 DEA经营效率分析11
3.4.2 DEA效率分解研究13
3.4.3 Malmquist指数分析17
4.结论与政策建议19
4.1结论19
4.2 政策建议19
4.2.1 摆脱传统业务依赖,开展创新业务1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控制19
4.2.3 优化成本管理,提高营业收入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分工改革的逐步完成,在金融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作为如今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而存在,它的公司运作的经营效率的高低就会直接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证券公司的运营效率非常重要。
1987年9月27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下,最终成立。近30年来,证券公司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财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资本资源利用效率;在国际上拓展了业务,也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转型方面,逐步实现了目标,同时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在股权交易制度改革前和股权交易改革后。自2007年实行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化不断加快,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改革后调查数据来看,2015年上半年股市持续上涨,下半年进入调整阶段,全年利润水平持续上升;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疲弱,证券公司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针对此现状,本文特意选取了近年20152017年上市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
在新一轮的金融改革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的资本积累,使国内证券企业的数量增加,资产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上市证券公司在中国发展迅速,证券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经营效率在决定中国证券业整体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方向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刘莹(2006)利用DEA和效率变化指数方法,对20032005年中国14家证券公司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证券公司效率的因素,发现中国的证券公司没有明显的规模经济,这表明公司的效率主要受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前两年效率水平有少许上升,后两年却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一大影响因素[1]。
谢晨(2007)选取我国17家证券公司2005年发布的审计报告数据,利用CCR、BCC以及超效率模型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企业不仅需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还要提高金融服务的管理水平,同时更要改进和完善经营模式[2]。
刘亚斌(2008)、倪霜红(201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效率变化指数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分别对我国18家证券公司20052007年和我国78家证券公司20082012年的经营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普遍上升、规模报酬递增,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对中国证券公司的效率价值产生很大影响[3][4]。
边晓磊、陈学彬(2009)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Tobit回归检验,来选择两组业务成果和业务结构指标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通过研究中国16家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现状和成因,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证券公司的经济业务没有太多的优势和劣势,经营效率水平与公司的实力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培养科学人才、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5]。
武本建(2010)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研究结构,以我国37家证券公司20062008三年的经营业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效率变化指数分析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影响证券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公司股权结构、股权流动性、业务结构和内部激励[6]。刘彦(2010)、黄雨婷(2015)对中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了DEATobit两步分析法,分别对我国102个公司2008年的财务数据和96家证券公司2013年的年度经营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证券公司技术效率低,两极分化严重,内部资源配置能力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改进[7][8]。
刘慧(2012)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和变化指数法,选取了27家创新型证券公司和30家规范型证券公司作为代表,对20062010年间的效率进行评价,评估表明:从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来看,其效率值存在明显差异,规范型公司运营效率普遍低于创新型公司,从第二阶段看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员工素质和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对经营效率有一定的影响[9]。
目 录
1.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文献综述1
1.3 研究思路3
2.DEA方法简介4
2.1相关概念4
2.2 测度模型介绍4
2.2.1 CCR模型4
2.2.2 BCC模型6
3.我国证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7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7
3.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7
3.3 描述统计分析7
3.3.1 资产总额分析8
3.3.2 营业支出分析9
3.3.3 资产负债率分析9
3.3.4 营业收入分析9
3.3.5 净利润分析10
3.3.6 每股净资产分析10
3.3.7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11
3.4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11
3.4.1 DEA经营效率分析11
3.4.2 DEA效率分解研究13
3.4.3 Malmquist指数分析17
4.结论与政策建议19
4.1结论19
4.2 政策建议19
4.2.1 摆脱传统业务依赖,开展创新业务1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控制19
4.2.3 优化成本管理,提高营业收入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分工改革的逐步完成,在金融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作为如今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而存在,它的公司运作的经营效率的高低就会直接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证券公司的运营效率非常重要。
1987年9月27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下,最终成立。近30年来,证券公司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财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资本资源利用效率;在国际上拓展了业务,也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转型方面,逐步实现了目标,同时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在股权交易制度改革前和股权交易改革后。自2007年实行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化不断加快,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改革后调查数据来看,2015年上半年股市持续上涨,下半年进入调整阶段,全年利润水平持续上升;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疲弱,证券公司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针对此现状,本文特意选取了近年20152017年上市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
在新一轮的金融改革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的资本积累,使国内证券企业的数量增加,资产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上市证券公司在中国发展迅速,证券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经营效率在决定中国证券业整体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方向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刘莹(2006)利用DEA和效率变化指数方法,对20032005年中国14家证券公司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证券公司效率的因素,发现中国的证券公司没有明显的规模经济,这表明公司的效率主要受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前两年效率水平有少许上升,后两年却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一大影响因素[1]。
谢晨(2007)选取我国17家证券公司2005年发布的审计报告数据,利用CCR、BCC以及超效率模型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企业不仅需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还要提高金融服务的管理水平,同时更要改进和完善经营模式[2]。
刘亚斌(2008)、倪霜红(201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效率变化指数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分别对我国18家证券公司20052007年和我国78家证券公司20082012年的经营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普遍上升、规模报酬递增,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对中国证券公司的效率价值产生很大影响[3][4]。
边晓磊、陈学彬(2009)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Tobit回归检验,来选择两组业务成果和业务结构指标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通过研究中国16家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现状和成因,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证券公司的经济业务没有太多的优势和劣势,经营效率水平与公司的实力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培养科学人才、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5]。
武本建(2010)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研究结构,以我国37家证券公司20062008三年的经营业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效率变化指数分析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影响证券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公司股权结构、股权流动性、业务结构和内部激励[6]。刘彦(2010)、黄雨婷(2015)对中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了DEATobit两步分析法,分别对我国102个公司2008年的财务数据和96家证券公司2013年的年度经营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证券公司技术效率低,两极分化严重,内部资源配置能力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改进[7][8]。
刘慧(2012)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和变化指数法,选取了27家创新型证券公司和30家规范型证券公司作为代表,对20062010年间的效率进行评价,评估表明:从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来看,其效率值存在明显差异,规范型公司运营效率普遍低于创新型公司,从第二阶段看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员工素质和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对经营效率有一定的影响[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