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发展研究学院

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发展研究学院[2019121919494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00-2011年苏南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劳动力、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基于当前城乡收入增长率进行预测和对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城镇增长率的预测。结果表明:影响苏南城乡收入差和收入比的因子有人均GDP、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其中人均GDP、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正相关,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负相关,城市化率对城乡收入差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综合实证分析结论,就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给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南地区居民收入相关分析显著检验对比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theincomeofurbanandrural?residentsinSouthofJiangsuarea
目录
1.引言 1
1.1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相关文献 1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
1.4本文研究的方法 2
2、苏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与现状 4
2.1、苏南地区经济现状 4
2.2 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 4
2.3 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6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素分析 8
3.1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8
3.2 城乡收入的差距的分析方法 9
3.2.1相关分析是研究事物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9
3.2.2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9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0
4、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分析 12
4.1模型的建立 12
4.2模型优化 13
4.3预测未来五年 13
4.4趋势分析 14
5、政策与建义 15
5.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
5.2调整产业结构。 15
5.3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15
5.4 推动城市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引言
1.1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苏南地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受到多方关注。
在我国,城乡差距问题一直存在,但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不断呈扩大趋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于首要位置。2011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要提高人民收入,要把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意义更加重大。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首先就要了解城乡居民收入的具体情况,收入发展的历史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苏南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了解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对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相关文献
目前,研究城乡居民收入的文献不在少数,但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上进行研究,区域性的研究则是以省级单位为分析对象。关于江苏城乡居民收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江苏经济发展情况的文献也较多。沈坤荣(1998)根据江苏省历年外国直接投资数据,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江苏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但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宋林飞(2006)对江苏经济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江苏经济整体态势良好,发展重点在“快中求好” 。
二是研究江苏区域经济状况。如杨文倩等(2009)深入苏南经济腹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分析苏南“新农村”建设中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为落后地区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田亚平等(2011)从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现状分析、因子分析和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显示: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全国排位居中,在中部地区居高;长株潭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在全省绝对差距最大,相对差距最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差距持续加大,相对差距增长近年趋缓。因子分析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区域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影响最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区域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影响最大;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和农业财政支出比例均与湖南城乡收入分配绝对差距动态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杨永兵,雷昭明(2012)从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对外开放度、第一产业比重和人均GDP五个方面建立计量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长期内,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度和第一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 ;吴进红和黄秀娟(2012)通过对江苏近10年三大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锡尔系数进行分析,认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发展不均衡对江苏经济差异具有逐渐减弱的显著影响 。
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提到了收入差异问题,但仅仅是描述性论述,也没有专门对苏南城乡居民的收入发展情况做过研究与分析。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利于稳定农村劳动力,保障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有利于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从而有效拉动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有益于保持社会稳定, 减少不安定因素。
全文共分四章,按照背景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政策与建议的基本思路展开。第一章作为背景分析与苏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与现状,解读了苏南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历程、规律和趋势,并揭示了苏南城乡收入差距变大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导出后续研究。第二章在运用相关分析与显著检验的基础上,找出主要因子,进行对苏南城乡收入的对比分析。第三章主要对苏南城乡收入建立回归模型,预测2012年后五年的主要指标,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是政策与建议,提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施行的建议。
1.4本文研究的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阅读、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苏南地区城乡收入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理论基础;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然后概述苏南地区的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图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利用1989年至2012年苏南地区宏观数据,分析苏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相关分析、显著性检验。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之差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来进行相关性和显著性分析,其次通过预测,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未来的趋势,最后,基于前述分析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苏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与现状
2.1、苏南地区经济现状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以及《江苏统计年鉴(2011)》资料,2009年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年末常住人口3255.95万人,土地面积27921平方公里,全省面积的21.4%,全国面积的0.23%;地区生产总值25185.39亿元,是全省总量的60.2%,是全国GDP总量的6.1%。2010年,江苏GDP达40903亿元,广东 45472.83亿元,山东39416.2亿元,浙江27100亿元,苏南25185.39亿元。
图1 2012年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苏南生产总值
由图1可以看出苏南达25185.39亿元,超过江苏和广东的一半,接近浙江全省。这样一组数据,不禁让人感叹!
2.2 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有必要研究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于部分资料的缺失,本文只对1989年以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图2 1989-2012苏南城乡收入比和收入差
由图2可以看出,总体上看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89年的288元上升到2011年的16549元,扩大了57倍。再看收入比,1989年以来城乡收入比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波动幅度不大,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市的统计年鉴和主要统计指标
第一阶段:1994年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缓慢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增大。1994年之前新型农村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农村全面实行开来,但是由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城镇企业得到大力扶持,外向式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所以农民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得到直观的体现。到9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中央接连发出文件要求维持和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苏南地区本就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对农民利好的政策必然会在此得到及时的体现,而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也首次超过了城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