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开始取代老一辈的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力,然而这些城市的贡献者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无法在城市落地生根,居住条件让人无比堪忧。上海市现在缺少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政策,本文以上海市新场镇为例,在梳理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及当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相关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保障房申请门槛的降低、房价租金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方法2
(四)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2
一、上海市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3
(一)外籍人口在上海市的购房政策3
(二)上海市的保障房申请条件3
(三)上海市的居住证和户籍3
二、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3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3
1.家庭成员多,住房压力大3
2.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低3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状况4
1.大多居住在自己租的私房中4
2.租房面积较小,房租相对较高5
(三)新生代农民工对住房保障的期望5
1.缺少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5
2.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租房租金过高6
3.新生代农民工理想中的住房所包含的要素6
(四)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居住规划7
三、建立上海市新场镇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对策8
(一)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8
1.劳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8
2.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清单8
(二)需要制定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障房政策 8
(三)规范出租的私房9
(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水平,增加补贴9
(五)合理规划调整房价与租金9
结语9
致谢9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10
图1现在的住房形式4
图2现在的居住方式4
图3平时从哪里了解信息5
图4难以申请保障房的原因6
图5租房选址所考虑的因素7
图6未来的居住打算7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的调查
引言
绪论
研究意义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大中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扎根生子。而这些子女在城市中无疑成了新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的同时,住房成了他们或多或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能帮助这些收入相对较低、买房能力不及其他买房群众的新生代农民解决住房问题,完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镇子。由于房价的相对低廉,往来市区又比较方便快捷,许多来自外省市的务工人员选择在这里起步。但是就平日观察下来发现,许多农民工居住在违法搭建的房屋、工棚中,环境简陋,卫生脏乱差,这些或多或少都在降低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该地区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政策缺失。本文就从该人群的住房现状、住房意愿以及他们对现政策的看法入手,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进行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文献综述
李静静[1]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大中城市逐渐形成城中村,成为了城市中脏乱差的典型区域。这些城中村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基础设施落后,人员复杂,卫生、安全方面令人堪忧。董丽晶[2]研究发现我国的农民工居住区域郊区化趋势明显。赵旭[3]等指出农民工居住面积小,环境差,配套设施不齐全;房价高,收入低,住房保障缺乏。在郝俊英,张煜浛[4]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城中村的房屋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要选择之一,这些农民工的居住地随处于城市中,但是与城市的居民住宅区脱节。
钱入磊通过对从事餐饮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得出:居住在工棚的占10.8%,居住在单位宿舍的占18.28%,租用他人房屋的占51.81%。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占26.88%。其中很不满意的为6.37%,不满意的为20.51%,认为居住条件一般的为51.80%[5]。
牛丽云,齐潞菲,刘玲璞通过对保定市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住房现状与需求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构建适应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特点的租赁房保障制度,并在分析现有租赁性保障住房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6]。
娄文龙,高慧[7]指出由于房屋租赁市场的不发达且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凭借着一己之力来寻找住房,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也十分有限,这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房屋租赁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同时指出我国的城乡二元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割开。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相关的政策法规都规定了申请者必须具备城镇户口。由于农村户口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了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之外。
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课题组[8]对上海市外来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半数农民工以简租、合租或群租、居住单位宿舍为主。人均居住面积长期处于很低水平。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居住环境恶劣。
研究方法
本文决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地区进行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样本范围能达到研究期望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研究。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个人信息、个人的住房现状以及未来的居住意愿。问卷基数为200份,其中收回196份的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用描述性的分析方式对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方面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首先先要明确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普通农民工有何区别?明确所研究的方向与研究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简要来说就是农民工二代。现在各文献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众说纷纭,他们普遍拥有一些农民工的特征,比如说生活水平较低、工作选择范围小且劳动报酬较低等,但是一些特征却与他们的父母辈截然不同。王刚义,于洪芳[9]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是:出生于80年代与90年代、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工作职业的期望值比较高、对于物质与精神享受的要求高、工作的承受力低于他们的父母辈。本文根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报告,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1980年以后,年龄普遍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方法2
(四)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2
一、上海市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3
(一)外籍人口在上海市的购房政策3
(二)上海市的保障房申请条件3
(三)上海市的居住证和户籍3
二、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3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3
1.家庭成员多,住房压力大3
2.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低3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状况4
1.大多居住在自己租的私房中4
2.租房面积较小,房租相对较高5
(三)新生代农民工对住房保障的期望5
1.缺少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5
2.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租房租金过高6
3.新生代农民工理想中的住房所包含的要素6
(四)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居住规划7
三、建立上海市新场镇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对策8
(一)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8
1.劳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8
2.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清单8
(二)需要制定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保障房政策 8
(三)规范出租的私房9
(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水平,增加补贴9
(五)合理规划调整房价与租金9
结语9
致谢9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10
图1现在的住房形式4
图2现在的居住方式4
图3平时从哪里了解信息5
图4难以申请保障房的原因6
图5租房选址所考虑的因素7
图6未来的居住打算7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的调查
引言
绪论
研究意义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大中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扎根生子。而这些子女在城市中无疑成了新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的同时,住房成了他们或多或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能帮助这些收入相对较低、买房能力不及其他买房群众的新生代农民解决住房问题,完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镇子。由于房价的相对低廉,往来市区又比较方便快捷,许多来自外省市的务工人员选择在这里起步。但是就平日观察下来发现,许多农民工居住在违法搭建的房屋、工棚中,环境简陋,卫生脏乱差,这些或多或少都在降低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该地区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政策缺失。本文就从该人群的住房现状、住房意愿以及他们对现政策的看法入手,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进行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文献综述
李静静[1]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大中城市逐渐形成城中村,成为了城市中脏乱差的典型区域。这些城中村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基础设施落后,人员复杂,卫生、安全方面令人堪忧。董丽晶[2]研究发现我国的农民工居住区域郊区化趋势明显。赵旭[3]等指出农民工居住面积小,环境差,配套设施不齐全;房价高,收入低,住房保障缺乏。在郝俊英,张煜浛[4]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城中村的房屋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要选择之一,这些农民工的居住地随处于城市中,但是与城市的居民住宅区脱节。
钱入磊通过对从事餐饮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得出:居住在工棚的占10.8%,居住在单位宿舍的占18.28%,租用他人房屋的占51.81%。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占26.88%。其中很不满意的为6.37%,不满意的为20.51%,认为居住条件一般的为51.80%[5]。
牛丽云,齐潞菲,刘玲璞通过对保定市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住房现状与需求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构建适应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特点的租赁房保障制度,并在分析现有租赁性保障住房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6]。
娄文龙,高慧[7]指出由于房屋租赁市场的不发达且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凭借着一己之力来寻找住房,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也十分有限,这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房屋租赁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同时指出我国的城乡二元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割开。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相关的政策法规都规定了申请者必须具备城镇户口。由于农村户口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了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之外。
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课题组[8]对上海市外来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半数农民工以简租、合租或群租、居住单位宿舍为主。人均居住面积长期处于很低水平。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居住环境恶劣。
研究方法
本文决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地区进行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样本范围能达到研究期望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研究。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个人信息、个人的住房现状以及未来的居住意愿。问卷基数为200份,其中收回196份的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用描述性的分析方式对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方面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首先先要明确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普通农民工有何区别?明确所研究的方向与研究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简要来说就是农民工二代。现在各文献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众说纷纭,他们普遍拥有一些农民工的特征,比如说生活水平较低、工作选择范围小且劳动报酬较低等,但是一些特征却与他们的父母辈截然不同。王刚义,于洪芳[9]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是:出生于80年代与90年代、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工作职业的期望值比较高、对于物质与精神享受的要求高、工作的承受力低于他们的父母辈。本文根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报告,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1980年以后,年龄普遍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