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抗拒行为研究以高考减招为例

公共政策要想要达到政策目标,则必须经历政策执行的过程,而政策的执行以公众的认同为先决条件,反之,公众会对公共政策产生政策抗拒。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增加施政的成本。因此本文从内在逻辑以及宏观视野上审视江苏高考减招政策、把握高考减招政策的政策内涵;全面疏理当前江苏高考减招政策的生命周期,并深入剖析政策抗拒产生的内外本源和社会机理;探寻新形势下促进公众对高考减招政策的形成政策认同的改革策略,探索促进公众对于政策认同的新途径等等,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政策抗拒的个案描述:江苏高高考“减招”政策的社会反响2
(一)政策抗拒的表现2
1.网络上的抗议 2
(1)人肉搜索2
(2)网络谩骂2
2.现实中的抗议:请愿示威2
(二)针对政策抗拒的官方应对2
二、政策抗拒原因分析:基于政策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3
(一)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政策生命周期理论3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政策抗拒研究3
1.广义决策阶段:从问题产生到问题确认 4
(1)社会问题的形成4
(2)确认社会问题4
(3)问题列入政策议程5
2.广义执行阶段: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调整 5
(1)政策执行5
(2)政策评估6
(3)政策调整7
(4)政策终结7
三、应对政策抗拒行为的路径与对策8
(一)政策科学性8
(二)政策执行8
(三)政策沟通8
1.建立预测和反馈机制 9
2.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 9
3.提升正式信息的诚信度 9
4.选择恰当的沟通媒介 9
5.加强政策透明度 9
6.缓解心理压力,避免矛盾激化 9
结语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10
政策抗拒行为研究以江苏高考减招为例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政策抗拒也可以理解为政策认同障碍,是一种与政策认同方向相反的心理,是人们对某一政策消极的主观评价和行为,它在执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政策相关主题对政策的厌恶、排斥、拒绝和反对。政策抗拒既有可能以明朗的态度和外化的行为予以直接显示,也有可能以敢怒不敢言的方式予以表达。在刑法学的领域中,也有关于政策抗拒的定义,在刑法领域的政策抗拒简而言之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具体是指犯罪行为已经被有关组织发觉,并对其进行询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后,犯罪分子如实交代自己及同伙所犯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拒不交代且无悔改表现的,可以从重发落。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从理想转变为现实,政策遇到抗拒,则意味着政策的目标难以达成,政策的执行效率会大打折扣,政府施政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以江苏高考减政策遇到政策抗拒为例,探究政策的各个生命周期存在哪些因素,造成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抗拒。同时,也为今后政府政策的执行提供借鉴。
一、 政策抗拒的个案描述:江苏“高考减招”的社会反响
(一)政策抗拒的表现
政策抗拒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所推行的公共政策产生抵触心理,形成认同障碍,并且抗拒政府该政策的执行的过程。在江苏高考减招政策公布后,以江苏考生和考生家长为代表的目标群体,对该政策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并采取一系列的抗拒减招政策的行动。在这个自媒体时代,高考减招事件点燃了网络上对该政策口诛笔伐的浪潮;苏鄂两省的家长有序地参与了请愿示威的行动。
1.网络上抗议
2016年5月,江苏湖北两地高考减招政策一公布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5月10日起的一周之内,高考减招的话题的热度不断攀升,演变为全国性的舆论热点,全社会也掀起了一波关于“教育公平”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话题的讨论。政策公布引发争议后,薄其芳对于江苏高考“减招”的官方回应是“江苏省教育厅作为发达省份就应该为全国做贡献,不能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却不去做”。薄其芳的回应不仅没能解答公众的疑虑与困惑,反而迅速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情绪,这个言论也给她本人招致大量的指责、质疑、辱骂甚至人身攻击。
(1)人肉搜索
5月11日薄其芳发出“做贡献”的论调后,迅速引发网民尤其是江苏籍网民的热议,薄其芳的个人信息被网民以人肉搜索的方式搜集到,薄其芳的个人的任职经历、家庭地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甚至是工资条等私人信息,都遭到泄露,并且传播到各大网站、微博平台有以及微信上。
(2)网络谩骂
在高考“减招”的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的过程中,薄其芳作为这一个政策的发言人,成为公众批判的对象,关于薄其芳的网络谣言在网络上迅速蔓延,而针对这位发言人的批判绝大多数有失偏颇,甚至纯粹为了辱骂这位发言人以泄愤。“江苏教育厅薄某某,你好有能量好有钱”、“薄某某,你欠数十位江苏考生一个道歉”等文章在自媒体平台流传甚广,并且得到许多微博大V的转发点赞,而众多网民在文章下,通过评论和跟帖的方式,宣泄自己对于薄其芳的不满,评论区里针对薄其芳的恶评如潮。
2.现实中的抗议:请愿示威
减招政策公布后,众多中学生家长自发大规模聚集在江苏教育厅门口表达诉求。除了呼喊口号以外,不少人举着“指标外调3万8,江苏教育牛逼大”、“反对减招,教育公平”等标语的复印纸,一些志愿者向来陈情的家长分发写有标语的复印纸。家长自发参加抗议行为,且没有固定的带头人喊口号。网上传播的很多影像资料显示,江苏省内的南京、盐城、苏州等地的也爆发了家长请愿抗议等事件,家长们期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倾听自己的请求,表达对于教育公平的渴望。一位参加抗议的南京家长表示,因为自己孩子高考在即,希望主管部门公开此次招生计划调整的决策过程,并考虑一下江苏考生的实际要求。
(二)针对政策抗拒的官方应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