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的江苏物流产业集群演化建模与仿真
目 录
1 引言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概念界定 1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2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3
2.1 物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3
2.2 各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5
2.3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现 6
3 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整体演化建模 8
3.1 使用Logistic模型建模 8
3.2 logistic模型构建 8
3.3 模型参数求解 9
3.4 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演化仿真 11
4 外部环境变化下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建模 14
4.1 物流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机制 14
4.2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 15
4.3 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数学模型构建 17
5 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19
5.1 物流基础设施方面 19
5.2 物流园区方面 19
5.3 物流产业链方面 20
5.4 物流运营管理效率方面 20
5.5 物流创新方面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物流业作为一个刚发展不久的新兴产业,物流企如何抓住时机在竞争与协作中发展壮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一体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现在物流行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提升,国外物流巨头也瞄准了我国的物流市场,近年来物流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使我国物流企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说,这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时相当困难的挑战,此时物流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内部与外部的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否则将落后于竞争对手而被市场淘汰。十余年间,物流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其中物流园区在国内已经有上千个,如今仍有新的物流园区在规划或是建设当中。因此,对于江苏省而言,在资源一定的限制下,多少物流园区能够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建模与仿真,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进行预测,找出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2.2 研究意义
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进行建模与仿真有以下意义:
1) 预测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政府进行相关决策;
2) 发现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产业集群内部物流企业防患于未然;
3) 建立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演化的模型,探讨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
4) 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长;
5) 有利于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概念界定
本论文以江苏物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建模与仿真。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有物流产业集群、资源、logistic模型等基本概念,由于国内外对这些概念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理解,因此本文对这些概念进行说明。
1.3.1 物流产业集群
本文将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复数物流企业与相关的金融、管理、商务机构集聚于一体,既竞争又协作,不断演化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网络系统。
1.3.2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自然界生物种群在数量的变化往往呈现上升进而平稳的趋势,类似于一条S型的曲线,logistic模型就是用来描述这一曲线的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对种群在数量上的变化进行模拟;如农产品产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描述研究对象的增长过程如森林中树木的增长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做了不少研究。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也是不少研究者的课题。国外对于生产性服务集群的研究于两个方向集中:一个方向是对集聚的原因进行分析。Senn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某一区域集聚,一方面可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享受其他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现在经济变化太快导致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可以在收获便利的同时降低发展的风险。另一个方向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现状。D. Keeble和L.Nacham(2001)对比伦敦的服务型生产集群与英国南部非集群的企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关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英国的Trends 与 PA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WA 研究了英国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集群的不同之处。
从以上对国的研究的描述,能够发现西方学者没有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具体而细致的研究,而是注重于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研究也不够具体,也没有建立科学的模型。
1.4.2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的研究者对物流产业集群做了不少研究。李斌、陈长彬(2010)认为物流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聚在一起,而是由复数企业协作形成的不断变化的系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充分发挥其系统效应的结果。马丽(2009)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物流企业集聚的现象。这往往是在交通枢纽周边,企业与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协作,又与供应商、服务商等联系紧密,共同发展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当物流园区达到了现代物流的标准,物流园区内部的企业与供应商、科研机构等相关机构互相扶持,企业间分工协作并且具有竞争力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产业集群。
在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研究方面,周蓉(2012)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研究了企业在扩大其竞争优势时,共享性资源所产生的作用。在物流产业集群仿真方面,王仙雅和慕静(2011)通过对物流产业集群的仿真,认为在新环境中,实力较强的物流产业集群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最大的效益,而实力相对较弱的集群在决策时应注重市场。
1998 80429 3793 54328 21363 21059 304 945
1999 81529 3941 54803 21596 20045 1551 1188
2000 90436 4077 59056 25902 24275 1627 1395
2001 87505 4239 59058 22583 21030 1553 1622
2014 208623 6090 114449 75328 51603 23725 7.1 127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1604 1777.8 1949.8 1451.14 1550.6
1 引言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概念界定 1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2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3
2.1 物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3
2.2 各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5
2.3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现 6
3 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整体演化建模 8
3.1 使用Logistic模型建模 8
3.2 logistic模型构建 8
3.3 模型参数求解 9
3.4 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演化仿真 11
4 外部环境变化下江苏省物流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建模 14
4.1 物流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机制 14
4.2 江苏物流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 15
4.3 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数学模型构建 17
5 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19
5.1 物流基础设施方面 19
5.2 物流园区方面 19
5.3 物流产业链方面 20
5.4 物流运营管理效率方面 20
5.5 物流创新方面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物流业作为一个刚发展不久的新兴产业,物流企如何抓住时机在竞争与协作中发展壮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一体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现在物流行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提升,国外物流巨头也瞄准了我国的物流市场,近年来物流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使我国物流企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说,这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时相当困难的挑战,此时物流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内部与外部的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否则将落后于竞争对手而被市场淘汰。十余年间,物流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其中物流园区在国内已经有上千个,如今仍有新的物流园区在规划或是建设当中。因此,对于江苏省而言,在资源一定的限制下,多少物流园区能够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建模与仿真,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进行预测,找出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2.2 研究意义
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进行建模与仿真有以下意义:
1) 预测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政府进行相关决策;
2) 发现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产业集群内部物流企业防患于未然;
3) 建立江苏物流产业集群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演化的模型,探讨江苏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
4) 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长;
5) 有利于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概念界定
本论文以江苏物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江苏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建模与仿真。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有物流产业集群、资源、logistic模型等基本概念,由于国内外对这些概念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理解,因此本文对这些概念进行说明。
1.3.1 物流产业集群
本文将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复数物流企业与相关的金融、管理、商务机构集聚于一体,既竞争又协作,不断演化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网络系统。
1.3.2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自然界生物种群在数量的变化往往呈现上升进而平稳的趋势,类似于一条S型的曲线,logistic模型就是用来描述这一曲线的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对种群在数量上的变化进行模拟;如农产品产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描述研究对象的增长过程如森林中树木的增长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做了不少研究。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也是不少研究者的课题。国外对于生产性服务集群的研究于两个方向集中:一个方向是对集聚的原因进行分析。Senn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某一区域集聚,一方面可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享受其他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现在经济变化太快导致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可以在收获便利的同时降低发展的风险。另一个方向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现状。D. Keeble和L.Nacham(2001)对比伦敦的服务型生产集群与英国南部非集群的企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关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英国的Trends 与 PA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WA 研究了英国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集群的不同之处。
从以上对国的研究的描述,能够发现西方学者没有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具体而细致的研究,而是注重于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研究也不够具体,也没有建立科学的模型。
1.4.2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的研究者对物流产业集群做了不少研究。李斌、陈长彬(2010)认为物流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聚在一起,而是由复数企业协作形成的不断变化的系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充分发挥其系统效应的结果。马丽(2009)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物流企业集聚的现象。这往往是在交通枢纽周边,企业与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协作,又与供应商、服务商等联系紧密,共同发展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当物流园区达到了现代物流的标准,物流园区内部的企业与供应商、科研机构等相关机构互相扶持,企业间分工协作并且具有竞争力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产业集群。
在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研究方面,周蓉(2012)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研究了企业在扩大其竞争优势时,共享性资源所产生的作用。在物流产业集群仿真方面,王仙雅和慕静(2011)通过对物流产业集群的仿真,认为在新环境中,实力较强的物流产业集群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最大的效益,而实力相对较弱的集群在决策时应注重市场。
1998 80429 3793 54328 21363 21059 304 945
1999 81529 3941 54803 21596 20045 1551 1188
2000 90436 4077 59056 25902 24275 1627 1395
2001 87505 4239 59058 22583 21030 1553 1622
2014 208623 6090 114449 75328 51603 23725 7.1 127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1604 1777.8 1949.8 1451.14 1550.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