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

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20200413202127]
摘 要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大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红色旅游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其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均能得到较为成功体现的今天,沙家浜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典型,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创造性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成熟的红色旅游产业和品牌,红色旅游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沙家浜红色旅游景区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讲解内容单调枯燥、游览项目单一、设备不全、旅游商品开发落后等问题,急需借鉴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典型景区的经验教训,从体制机制、讲解内容与技巧、陈展观念与手段、游览项目设置、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以保证和推动沙家浜红色旅游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本文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良好的现状下,以常熟沙家浜的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阐述和比较,在实地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探究发现沙家浜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探究与借鉴其他景区红色旅游的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红色旅游旅游产品开发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ofShajiabangredtourism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对红色旅游及开发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外对红色旅游及开发的研究现状 3
1.3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4
1.3.1研究目的 4
1.3.2研究意义 4
1.3.3研究方法 5
2.相关概念的界定 6
2.1红色旅游 6
2.1.1红色旅游的概念 6
2.1.2红色旅游的特征 6
2.2红色旅游资源 7
2.3旅游开发 8
2.3.1旅游开发 8
2.3.2旅游产品 8
3. 沙家浜红色旅游的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9
3.1沙家浜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9
3.2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现状 9
3.3目前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0
3.3.1忽略地方接待承载能力,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 10
3.3.2景区宣传方式单一 10
3.3.3游客来源窄 10
3.3.4红色文化不突出 10
3.3.5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 10
3.3.6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1
4. 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12
4.1 沙家浜红色旅游的开发原则 12
4.1.1保护合理原则 12
4.1.2保护与发展统一原则 12
4.1.3市场原则 12
4.1.4红绿蓝有机结合的原则 12
4.2沙家浜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 13
4.2.1精确把握沙家浜红色旅游市场方向 13
4.2.2有机结合红绿、红古、红俗,发挥文化独特性 13
4.2.3增强景点关联性,形成规模化体验式旅游市场 13
4.2.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品牌和口碑建设 14
4.2.5丰富宣传途径和方式 14
5.结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事业接待型的革命圣地爱国教育活动逐渐与旅游业结合,红色旅游随之诞生。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优势条件,同时发展红色旅游也给一些革命老区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开发红色旅游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显示,自《2O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六年来,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3.5 亿人次,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至2010年的4.3 亿人次,年均增长20.4%,已占到国内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1]。截至2010年底,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 14 亿人次,综合收入突破 7000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均超过18%,直接就业人数超过90万,间接就业人数超过370万。以交通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一期规划实施的6年间,全国建成红色旅游公路项目127个,建设里程341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 1453公里;先后完成百色、井冈山、淮安等多个重点红色旅游机场的新建、改扩建工程,组织开通延安、井冈山、南昌等红色旅游航线;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106个开通了铁路线路并建设了客运停靠站。红色旅游景区、场馆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期规划实施以来,红色旅游景区共创建 2A 级以上旅游景区 233家,其中 5A 级旅游景区 2 家,4A 级旅游景区91家,3A 级旅游景区83家。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超过 100 家。各地打造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更加高涨。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来源已由过去的单位组织为主,逐渐转变为单位组织和游客自主出游并重;84.6%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好或很好[2]。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进入,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转变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红色旅游一期规划印发实施以来,全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工作框架基本形成,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初步构建了红色旅游综合产业体系,综合效益日益凸现,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然而在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对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和更新,旅游市场出现许多新的现象和规律,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而沙家浜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典型,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创造性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产业和品牌,红色旅游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其他更为成熟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相比如井冈山、西柏坡等,沙家浜红色旅游景区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讲解内容单调枯燥、游览项目单一、设备不全、旅游商品开发落后等问题,急需借鉴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典型景区的经验教训,从体制机制、讲解内容与技巧、陈展观念与手段、游览项目设置、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以保证和推动沙家浜红色旅游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对红色旅游及开发的研究现状
(1)、红色旅游
关于“红色旅游”一词可以追溯到 2000 年,江西最早把“红色”与“旅游”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并推出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三条“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李宗尧(2002)提出红色旅游是以游览革命老区、革命遗迹为主,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方式;从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高舜礼(2002)认为红色旅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学习缅怀或参观游览,从而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旅游活动[3]。
李长春(2004)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对“红色旅游”内涵作出科学界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 年—2010 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 中正式将红色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此后也有部分学者对红色旅游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界定,如雷召海 (2005)提出“红色旅游”是指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这28年历史阶段,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组织接待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姚素、王富德(2005)认为“红色旅游”指以革命纪念地(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主题旅游吸引物,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综合旅游资源为烘衬的旅游产品[4]。夏庆丰、李少游(2008)提出“红色旅游”是以红砂丹霞地貌自然旅游资源与传统经典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形成以自然红色旅游景区和文化红色旅游景区为双核心的红红联手的区域旅游新品牌[5]。刘海洋、明镜(2009)认为“红色旅游”是旅游者在参观革命老区、纪念地、革命遗迹的过程中感知革命精神,缅怀革命烈士,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专项旅游活。但大部分学者都比较认可 《纲要》 的官方定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6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