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酒店员工满意度提升的研究

CSD酒店员工满意度提升的研究[20200414173046]
摘要
员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企业经营中的内在客户,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除了要照顾外在的客户,必须要同时兼顾好自己的内部客户---企业员工,不顾此失彼,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一个企业的利润是企业的员工创造的,企业利润与员工直接挂钩。企业让自己的员工满意度不断的提高,他们就会更热情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把自己所在的企业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一样。员工如果对企业不满意,结果就只有两种,或者是辞职,或者是选择继续留在企业上班但是他必然会失去工作的热情,对那个企业失去信心,不再愿意为企业积极工作,这是企业不愿看到的两种不好的结果。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就应当要重视怎么样来提高企业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度。在酒店中,员工通过对自己的工作特征以及工作效益的自我认识,来确定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工作效益的差距,差距越小,满意度就越大,差距越大,满意度就越小。员工满意度是影响酒店经营效益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员工满意度的一些相关的理论。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CSD酒店员工满意度的现状及分析。第四部分是核心,结合酒店实际从薪酬,培训体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四个方面来寻找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方法。第五部分是结论。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员工满意度工作效益经营效益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3
2.理论研究综述 4
2.1员工满意度的基本概念 4
2.2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4
2.2.1需求层次理论 4
2.2.2双因素理论 5
2.2.3公平理论与期望理论 5
3.CSD酒店员工满意度现状及分析 7
3.1 CSD酒店员工满意度的总体现状 7
3.2 CSD酒店员工满意度现状分析 9
3.2.1酒店薪酬福利体系不够完善 9
3.2.2酒店培训体系不够规范 10
3.2.3酒店员工建议制度与信息沟通制度不够健全 10
3.3.4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缺失 11
4.CSD酒店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 12
4.1 建立科学的薪酬福利体系 12
4.2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13
4.3建立员工建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 15
4.4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17
5.研究结论 19
6.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环境多变,各种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酒店业等第三产业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得到了迅猛发展。酒店业的发展既充满了各种机遇同时生存发展的道路又是崎岖的。酒店的发展需要有员工作为支撑,发展需要的是以人为本。环境在不断的变化,酒店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人才也在不断进步,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提升员工素质与员工的满意度已经是十分重要的了,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满意度是员工进取的动力。
笔者在CSD酒店实习的过程中就明显的感觉到,一个酒店的发展,销售业绩的提升与员工的满意度密切相关,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有可能有满意的服务,有了满意的服务才会有满意的客人然后才会做出满意的效益,效益满意了才有可能得到员工的认可,使员工满意,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员工的满意度。酒店员工服务质量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这也间接的影响了酒店的业绩与经营利润。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提升酒店员工的满意度,对于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研究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可以给酒店的客户创造价值。酒店的客户可以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所谓内部客户就是指酒店员工,外部客户的效益的实现是通过内部客户来实现的,提升员工满意度就是使员工受益,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也将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这对酒店是有益的。
(2)提升员工满意度有助于酒店管理者转变经营视角,将经营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酒店的外部环境以及外部客户上,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酒店的内部员工上,以此来促进酒店经营战略的转变。
(3)注重提升酒店员工的满意度有助于在酒店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环境,可以培养员工对酒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加员工对酒店的信心。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对酒店的向心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能够开展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为内容的研究,一些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员工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一些早期行为科学家如赫兹伯格提出了有名的双因素(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理论,这一理论就是在研究员工满意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对今后人们研究员工满意度以及员工满意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研究时代,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使得员工满意度的研究遇到了很多问题。后来,洛克指出,工作本身以及报酬等十个因素是构成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阿莫德 和菲德曼也提出员工满意度的构成因素包括上司、经济报酬等六个因素。这些研究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过研究,如北京大学 的陈畅2002年在《认识员工满意度》一文以及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的谢永珍 、赵京玲2001年在《企业员工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模型》的文章中,都提出了员工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应当包括16个因素,它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满意的工作本身(工作适宜性,责任匹配,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胜任度);有意义的工作满意度(工作认可,事业成就,公平性的薪酬感,晋升机会);后台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空间质量,工作时间制度,设施齐全的工作程度,福利满意度);满意的人际工作关系度(合作和谐,信息公开);他们对企业的总体满意度(企业了解,组织参与),这种划分基本涵盖了员工满意度的各个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 的袁声莉2002年在《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中采取单一的整
体评估 法,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调查,对与员工满意度相关的个人因素、工作因素、企业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侧重于哪些因素对员工满意度有影响。研究表明,年龄,企业年龄是与员工的满意度最密切相关的个人因素,工作岗位、工作压力程度、员工知识、技术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员工对工作的学习机会、自主性、挑战、领导作风与同事关系、社会意义等的认知是与员工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工作因素,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企业因素则是企业发展的前景,该文章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使得该研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北京大学的陈曦 和谢晓非2003年在《关注员工的满意感》中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满意感的研究情况,将工作满意感与组织承诺 、组织公民行为 等更加基本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了,并且提出了生活满意感同样对工作绩效 存在一定影响。该文章突破了以前人们研究员工满意度总是将焦点放在满意度的传统影响因素如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时效性。
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老板满意这是每一个企业所要取得的三个目标。其中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和老板满意的基础,只有员工满意了,员工才能对工作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客户得到更多的满意,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确保企业老板的满意。“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这是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总裁对于员工满意度总结出的一条法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5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