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的发展综述及问题探讨(附件)【字数:12688】
商务部指出会展业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交会作为龙头会展,其发展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首先探究广交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预测广交会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外部环境、广交会服务质量、政府行为和参展企业等角度分析目前广交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服务品质、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等可行的发展建议,以期提升广交会的竞争力,引导广交会甚至整个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将广交会打造成国际会展品牌。关键词广交会;会展业;国际贸易
Keywords: Canton Fair; exhibitio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trade目录
0 引言 1
1 广交会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1
1.1 广交会的起源 1
1.2 广交会的发展历程 2
1.3 广交会的重大作用 5
1.4 广交会的发展现状 7
1.5 广交会的发展趋势 10
2 目前广交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2.1 外部环境方面 11
2.2 服务质量方面 12
2.3 政府行为方面 13
2.4 参展企业方面 16
3 进一步发展广交会的对策建议 16
3.1 巩固“中国第一展”地位 16
3.2 提升服务品质 18
3.3 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化转变 20
3.4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2
3.5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3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广交会的发展综述及问题探讨
0 引言
广交会,又名广州交易会,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英文名Canton Fair。广交会于1957年春在广州成立,此后每年的春秋季节均定期在广州举行,距今已有59年的历史,与目前中国的其他展会相比,具有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层次最高、信誉最佳、参展商品种类最齐全、与会客商人数最多、国别地区分布最广且商品成交效果最好等特点[1]。广交会是一项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盛会,在我国外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以及会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中国第一展”的美誉。
本文以广交会为视角,通过对广交会的起源与发展、广交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发展广交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引导广交会甚至中国会展业高效有序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宣扬广交会龙头会展的名号,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1 广交会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1.1 广交会的起源
广交会之所以能在我国创办,与华润有着很大的关系。华润公司总经理张平于1956年4月带领团队参加了当时的英国工业展览会,途经新加坡时又参加了中国商品展览会。通过展览会向聚集起来的交易双方集中展示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出口效率的效果,张平深受这种交易模式的启发,并萌生出向国内引荐这一模式的想法[2]。当时,舒自清担任外贸部进出口局的副局长,严亦峻担任外贸部驻广州的特派员,张平回到广州以后便向他们二人表达了他的想法,他们三个人都是华润公司的老同事,对此问题一拍即合。于是很快诞生出一个清晰并且成熟的思路——由外贸部负责参加展会的统筹工作,由华润公司负责客户的邀请工作并由广州办事处负责展会场地的安排,据此在国内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会。
在三人会面讨论后一个月内外贸部就向国务院提议举办大型出口商品国际展览会,这一提议得到了副总理李先念的认可。华润公司按照英、法、日等国家的博览会的做法,在筹备我国自己的国际展览会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而华润具体负责客户邀请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及周总理的亲自过问,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促会”)于1957年4月25日在广州原先的中苏友好大厦盛大举行。自此以后便有了一年两届在广州定期举行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模式,广交会成为我国开辟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的新形式。
广交会的创办不仅仅得益于华润,它更是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之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新中国与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占了很大比重,而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加快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亟待资金支持,中国急需寻求一条道路来冲破封锁并且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才有了广交会的诞生。而广交会选址在广州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早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就下令沿海各省关闭港口,推行闭关锁国战略,唯独开放广州这一个地方当作通商口岸,之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方战败后签订的《中英条约》中,中国也做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地方作为通商口岸的妥协,此后广州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的大环境之中。再加上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与外来客商联系密切,广州因此成为了广交会的摇篮。
广交会的产生有周恩来总理的锦上添花,广交会这一名字的由来也离不开周总理的贡献。1958年的一天,周总理在接见外贸部相关负责人时指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一名称过于冗长,索性根据它的举办地简称为广交会好了,于是,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同时,广交会这一称谓也渐渐流传开来并逐步深入人心。
1.2 广交会的发展历程
广交会距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截至2016年春,已经举办了119届。广交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见证了新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这一路走来,广交会历经风雨和沧桑,不断变革和创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对外窗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广交会的这一路风雨历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时期。
1.2.1 创办初期(1957年1959年)
为了满足新中国不断建设发展的资金需要,在摆脱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桎梏的同时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关系,广交会应运而生。首届广交会以贸促会之名于1957年4月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为期两个月。当时的广交会规模还较小,影响力也有限,展馆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参展商品种类超过了12000种,共组成13个交易团,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累计人次达1223,成交额约为1800万美元。
Keywords: Canton Fair; exhibitio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trade目录
0 引言 1
1 广交会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1
1.1 广交会的起源 1
1.2 广交会的发展历程 2
1.3 广交会的重大作用 5
1.4 广交会的发展现状 7
1.5 广交会的发展趋势 10
2 目前广交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2.1 外部环境方面 11
2.2 服务质量方面 12
2.3 政府行为方面 13
2.4 参展企业方面 16
3 进一步发展广交会的对策建议 16
3.1 巩固“中国第一展”地位 16
3.2 提升服务品质 18
3.3 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化转变 20
3.4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2
3.5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3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广交会的发展综述及问题探讨
0 引言
广交会,又名广州交易会,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英文名Canton Fair。广交会于1957年春在广州成立,此后每年的春秋季节均定期在广州举行,距今已有59年的历史,与目前中国的其他展会相比,具有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层次最高、信誉最佳、参展商品种类最齐全、与会客商人数最多、国别地区分布最广且商品成交效果最好等特点[1]。广交会是一项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盛会,在我国外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以及会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中国第一展”的美誉。
本文以广交会为视角,通过对广交会的起源与发展、广交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发展广交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引导广交会甚至中国会展业高效有序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宣扬广交会龙头会展的名号,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1 广交会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1.1 广交会的起源
广交会之所以能在我国创办,与华润有着很大的关系。华润公司总经理张平于1956年4月带领团队参加了当时的英国工业展览会,途经新加坡时又参加了中国商品展览会。通过展览会向聚集起来的交易双方集中展示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出口效率的效果,张平深受这种交易模式的启发,并萌生出向国内引荐这一模式的想法[2]。当时,舒自清担任外贸部进出口局的副局长,严亦峻担任外贸部驻广州的特派员,张平回到广州以后便向他们二人表达了他的想法,他们三个人都是华润公司的老同事,对此问题一拍即合。于是很快诞生出一个清晰并且成熟的思路——由外贸部负责参加展会的统筹工作,由华润公司负责客户的邀请工作并由广州办事处负责展会场地的安排,据此在国内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会。
在三人会面讨论后一个月内外贸部就向国务院提议举办大型出口商品国际展览会,这一提议得到了副总理李先念的认可。华润公司按照英、法、日等国家的博览会的做法,在筹备我国自己的国际展览会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而华润具体负责客户邀请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及周总理的亲自过问,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促会”)于1957年4月25日在广州原先的中苏友好大厦盛大举行。自此以后便有了一年两届在广州定期举行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模式,广交会成为我国开辟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的新形式。
广交会的创办不仅仅得益于华润,它更是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之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新中国与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占了很大比重,而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加快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亟待资金支持,中国急需寻求一条道路来冲破封锁并且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才有了广交会的诞生。而广交会选址在广州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早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就下令沿海各省关闭港口,推行闭关锁国战略,唯独开放广州这一个地方当作通商口岸,之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方战败后签订的《中英条约》中,中国也做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地方作为通商口岸的妥协,此后广州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的大环境之中。再加上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与外来客商联系密切,广州因此成为了广交会的摇篮。
广交会的产生有周恩来总理的锦上添花,广交会这一名字的由来也离不开周总理的贡献。1958年的一天,周总理在接见外贸部相关负责人时指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一名称过于冗长,索性根据它的举办地简称为广交会好了,于是,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同时,广交会这一称谓也渐渐流传开来并逐步深入人心。
1.2 广交会的发展历程
广交会距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截至2016年春,已经举办了119届。广交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见证了新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这一路走来,广交会历经风雨和沧桑,不断变革和创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对外窗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广交会的这一路风雨历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时期。
1.2.1 创办初期(1957年1959年)
为了满足新中国不断建设发展的资金需要,在摆脱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桎梏的同时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关系,广交会应运而生。首届广交会以贸促会之名于1957年4月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为期两个月。当时的广交会规模还较小,影响力也有限,展馆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参展商品种类超过了12000种,共组成13个交易团,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累计人次达1223,成交额约为1800万美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