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制造业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
面向制造业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20200210135314]
摘要
在王竹泉教授引入渠道关系的新视角后,营运资金的管理逐渐开始与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等管理理论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将制造业业务流程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图。结合的相关理论构建的模型,是本文的创新点,但由于模型绘制要求清晰、简明,因此列示的内容只选取了整个业务流程具体作业的一部分。在分解了制造业业务流程后,开始对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进行研究,具体到研究单个作业的营运资金占用情况,然后归纳单个作业,研究整个流程的营运资金占用情况,列出了流程中的影响营运资金的具体项目,并画出了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图。根据模型及作业与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对企业面向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降低企业营运资金的几个方法,后实证了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由此得出制造业企业面向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供应链作业模型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 2
2.2国内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3
3.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构建 5
3.1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企业业务流程 5
3.2建立在企业业务流程上的作业分析 5
3.3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图 6
4面向制造业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 7
4.1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图 7
4.2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7
4.3营运资金最佳管理方式 8
4.3.1采购流程营运资金管理 8
4.3.2生产流程营运资金管理 9
4.3.3销售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 9
5. 海尔面向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1
5.1采购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1
5.1.1供应商管理库存 11
5.1.2订单驱动采购 11
5.1.3信息化采购 11
5.2生产流程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2
5.2.1优化制度模式 12
5.2.2加强供应链管理 12
5.3 销售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13
5.3.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13
5.3.2优化客户服务管理流程 13
6.海尔营运资金管理的启示 14
6.1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14
6.2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14
6.3建立以订单为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营运资金流动状况和较高的营运资金收益状况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外初期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重心在于对营运资金中现金、应收账款、库存等单个项目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间节点后,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的实践中逐步创新,但在理论上却并未有太大的发展。
我国初期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同于国外早期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其研究局限于营运资金构成要素中的各个项目,这种非整体性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营运资金运行的状态。在王竹泉教授结合渠道关系管理来研究营运资金后,营运资金管理开始结合众多新的管理理念,开创了从供应链等其他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上,营运资金管理虽然与众多管理理念相结合,但并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实践上,其发展还未能实行有待进一步探究的理论。所以本文拟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及业务流程再造,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研究,为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地可实行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策略。
1.3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本文在结合较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上探究营运资金的管理方法,通过构建营运资金管理模型,再进一步运用实例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制造业企业应建立怎样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括介绍营运资金发展的现状,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意义,本文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思路及全文构架;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营运资金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念;第三部分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建立制造业业务流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来分析企业的营运资金运动,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第四部分基于营运资金模型具体分析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的运行状况;第五部分根据以上四部分分析得出制造业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
W. D. Knight(1972)指出:单独研究各项目流动资产最优水平的方法对于研究营运资金管理是不准确的,应当将各个项目联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此时决策的目标是为达到满意而不是最优。
KeithV. Smith (1979)指出:关于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水平,但在整体营运资金的研究上却迟迟没有大的推动,后又首次探讨了营运资金整体规划与控制的内容。
RichardV. D.和E. J. Laughlin (1980)提出了采用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指标,用以全面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他们将现金周期定义为: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1989年, John J. Hampton& Cecilia L. Wagner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其内容不仅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还延伸出短期融资、信用评级、消费者信贷等。即从风险性和盈利性两个角度来考虑,将流动资金的投资与融资联合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观测而后制定营运资金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主流期刊上已很少看到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但企业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却不断创新。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的创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开展了对全美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调查(最初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 Days ofWorking Capital)和变现效率(CCE,Cash Conversion Efficiency)两个指标的等权平均对企业进行排名2003年后,该调查改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名的唯一指标。),分行业进行绩效排名且评述营运资金管理上的重点和方向,不仅使企业摆脱用单纯的数学方法来管理营运资金,而且使营运资金的管理与供应链的管理相结合,开辟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方向。此调查始于1997年,每年发布一次年度调查报告。
JamesA. Gentry, R. Vaidyanathan和HeiWaiLee (1990)在RichardV. D.和E. J. Laughlin的基础上提出加权现金周期概念。因为现金周期只是不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简单加减,他忽视了处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生产阶段的流动资产项目所占用的营运资金数量的差异。
自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开始, 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就一直倡导将供应链关系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他们200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应与供应商及客户配合才能降低营运资金周转期。
200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标题是“不要让供应链断裂”,以此揭示出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2005年度调查报告提出构建“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伤痕链接的新思路。
2.2国内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在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后,营运资金才作为一个财务概念被引入我国。然而,我国对营运资金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对营运资金单个项目的研究,少有对营运资金系统的研究。
毛付根(1995)发表了“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文,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关系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
摘要
在王竹泉教授引入渠道关系的新视角后,营运资金的管理逐渐开始与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等管理理论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将制造业业务流程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图。结合的相关理论构建的模型,是本文的创新点,但由于模型绘制要求清晰、简明,因此列示的内容只选取了整个业务流程具体作业的一部分。在分解了制造业业务流程后,开始对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进行研究,具体到研究单个作业的营运资金占用情况,然后归纳单个作业,研究整个流程的营运资金占用情况,列出了流程中的影响营运资金的具体项目,并画出了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图。根据模型及作业与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对企业面向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降低企业营运资金的几个方法,后实证了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由此得出制造业企业面向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供应链作业模型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 2
2.2国内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3
3.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构建 5
3.1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企业业务流程 5
3.2建立在企业业务流程上的作业分析 5
3.3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模型图 6
4面向制造业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 7
4.1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图 7
4.2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7
4.3营运资金最佳管理方式 8
4.3.1采购流程营运资金管理 8
4.3.2生产流程营运资金管理 9
4.3.3销售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 9
5. 海尔面向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1
5.1采购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1
5.1.1供应商管理库存 11
5.1.2订单驱动采购 11
5.1.3信息化采购 11
5.2生产流程营运资金管理办法 12
5.2.1优化制度模式 12
5.2.2加强供应链管理 12
5.3 销售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 13
5.3.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13
5.3.2优化客户服务管理流程 13
6.海尔营运资金管理的启示 14
6.1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14
6.2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14
6.3建立以订单为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营运资金流动状况和较高的营运资金收益状况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外初期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重心在于对营运资金中现金、应收账款、库存等单个项目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间节点后,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的实践中逐步创新,但在理论上却并未有太大的发展。
我国初期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同于国外早期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其研究局限于营运资金构成要素中的各个项目,这种非整体性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营运资金运行的状态。在王竹泉教授结合渠道关系管理来研究营运资金后,营运资金管理开始结合众多新的管理理念,开创了从供应链等其他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上,营运资金管理虽然与众多管理理念相结合,但并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实践上,其发展还未能实行有待进一步探究的理论。所以本文拟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及业务流程再造,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研究,为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地可实行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策略。
1.3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本文在结合较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上探究营运资金的管理方法,通过构建营运资金管理模型,再进一步运用实例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制造业企业应建立怎样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括介绍营运资金发展的现状,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意义,本文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思路及全文构架;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营运资金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念;第三部分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业管理理论,建立制造业业务流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来分析企业的营运资金运动,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营运资金模型;第四部分基于营运资金模型具体分析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的运行状况;第五部分根据以上四部分分析得出制造业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
W. D. Knight(1972)指出:单独研究各项目流动资产最优水平的方法对于研究营运资金管理是不准确的,应当将各个项目联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此时决策的目标是为达到满意而不是最优。
KeithV. Smith (1979)指出:关于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水平,但在整体营运资金的研究上却迟迟没有大的推动,后又首次探讨了营运资金整体规划与控制的内容。
RichardV. D.和E. J. Laughlin (1980)提出了采用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指标,用以全面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他们将现金周期定义为: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1989年, John J. Hampton& Cecilia L. Wagner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其内容不仅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还延伸出短期融资、信用评级、消费者信贷等。即从风险性和盈利性两个角度来考虑,将流动资金的投资与融资联合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观测而后制定营运资金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主流期刊上已很少看到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但企业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却不断创新。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的创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开展了对全美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调查(最初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 Days ofWorking Capital)和变现效率(CCE,Cash Conversion Efficiency)两个指标的等权平均对企业进行排名2003年后,该调查改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名的唯一指标。),分行业进行绩效排名且评述营运资金管理上的重点和方向,不仅使企业摆脱用单纯的数学方法来管理营运资金,而且使营运资金的管理与供应链的管理相结合,开辟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方向。此调查始于1997年,每年发布一次年度调查报告。
JamesA. Gentry, R. Vaidyanathan和HeiWaiLee (1990)在RichardV. D.和E. J. Laughlin的基础上提出加权现金周期概念。因为现金周期只是不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简单加减,他忽视了处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生产阶段的流动资产项目所占用的营运资金数量的差异。
自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开始, 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就一直倡导将供应链关系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他们200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应与供应商及客户配合才能降低营运资金周转期。
200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标题是“不要让供应链断裂”,以此揭示出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2005年度调查报告提出构建“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伤痕链接的新思路。
2.2国内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在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后,营运资金才作为一个财务概念被引入我国。然而,我国对营运资金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对营运资金单个项目的研究,少有对营运资金系统的研究。
毛付根(1995)发表了“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文,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关系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