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附件)

摘 要当前我国已将公允价值作为基本计量属性运用于具体的相关准则中,而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是否公允将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综述,然后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内涵、特征、计量的历史必然及计量方法。接着阐述了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其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一步详细叙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然后提出构建公允价值理论框架、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 提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谨慎选择公允价值属性 、合理确定公允价值、加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监督的完善建议。?
目录
1绪论 5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1.1研究目的 5
1.1.2研究的意义 5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7
2公允价值基本理论概述 9
2.1.公允价值的含义 9
2.2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9
2.2.1 公允性 9
2.2.2 动态性 10
3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及公允价值对其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10
3.1公司简介 10
3.2公允价值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11
4公允价值在五粮液集团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4.1利润波动加剧 13
4.2公允价值市场不完善 13
4.3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13
4.4对资产减值项目的影响 14
4.5对投资收益项目的影响 14
5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建议 15
5.1构建公允价值理论框架 15
5.2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 15
5.3 提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15
5.4加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16
5.5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监督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6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公允价值作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体现了我国在公允价值方面与国际趋同的决心?。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运用,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结合五粮液集团的自身特点,在公允价值的理论上,用一个完整的案例来对这一计量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思考该方法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1.2研究的意义
本文通过描述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进一步应用提出政策性意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本文通过研究对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为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打下了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是会计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务应用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是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的最大特点是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公允价值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公允价值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实务应用。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公允价值的目的与意义,根据相关知识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分析公允价值运用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从而对未来公允价值的运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1.2.2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定量分析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化测定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是确立认识对象的性质或类型,解决认识对象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文献得出对主、客观事物认识的研究方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学界已经就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William.R.Scott(1997)认为,历史成本是一种“平滑”本年现金收益的方法,它使这些现金流量所代表的收入与费用在一个长期持续的期间内得到均衡的计量。人们可能喜欢阅读这种收益“平滑”的财务报表,但是,企业的收益变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在收益计量中推行公允价值,使财务报表反映这种变动。他在一书中指出学术文章提供了一致的证据,金融机构持有的投资证券、银行为资产负债管理所持有的衍生工具、银行净贷款和银行长期贷款这四项的公允价值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除此之外,实证结果支持在收益中包括这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化。最后,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证证据指出,为了使公允价值会计披露最有用,应采用全面的(而非部分的)公允价值会计。
另一方面,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经开始转向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上,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对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与其信息含量做出论证,以此来推动会计理论及会计制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与完善。CatherineShakespeare在一文中就深入研究了企业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他指出在资产保全观下,由于所处经济环境的不同,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预定的财务目标,有可能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大量的估计因素来操纵企业利润。但是他同时也对?SFAS?NO.140?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认为随着SFAS(Statements?of?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No.140?的公布以及对企业对外披露的进一步加强,应用公允价值来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Daniel?R.?Brickner?一文中也指出,从金融业的数据上看,市场预期会影响企业公允价值的披露。正是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 FASB(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在?2006?年颁布了?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一步规范了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方法,提升了公允价值内涵的高度,结束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它将公允价值分为不同等级,建立了公允价值等级披露制度,扩大了公允价值的披露范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2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