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教育实践构想
会计诚信教育实践构想[20200105123724]
会计诚信教育实践构想主要是针对目前会计诚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会计诚信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使会计诚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该课题首先探讨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再深入探析会计不诚信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冲击,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识别,最后提出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教育系统。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诚信,教育,构建,系统
目 录
1
1
2
3
5
5
6
3.3 利益驱使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6 <>
3.4 公司制度缺陷7 <>
3.5 失信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8 <>
4 如何构建会计诚信教育体系8 <>
4.1 教育工作者的要求9 <>
4.2 对学生的要求1 <>0
11
4.4 建立制度规范1 <>2
13
14
15
1 引言
会计诚信,是由传统诚信伴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产物。它要求会计工作者以掌握会计实务操作为基础,坚持诚实与守信同时并举。它包括四层含义:会计人员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说假话,做实事;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欺诈;数据要真实可靠,计算正确无误;不泄漏因工作的原因而知道的秘密。会计诚信是什么呢?会计诚信指的是诚实和守信的行为,具体的表现是企业会计人员在遵循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条件下,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经营状况和企业本身会计制度的要求,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是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到的,这十六个字对会计诚信做了最好的诠释,即按照会计准则,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等[1]。
2 建立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会计人没有储蓄,可以收到“收益”的表现,失信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是注定要在会计职业账户上被扣除的费用。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因为病人的不良道德行为,放弃执行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会计人员也不能因为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丧失捍卫会计诚信的信仰。我们构建和谐会计的主题是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损耗,即大大减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成本,这些诚信都可以做到。诚信是会计人员共同的责任,社会迫切的需要诚信,同时时代也在召唤着诚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目的在于向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真实意义的会计信息。正如立信会计事务所的创立者潘序伦先生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信息不真实必然会对经济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宏观会计信息不真实,会给社会运行带来隐患,破坏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环境,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微观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使企业管理者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留下潜在的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如欺诈和欺骗等诚信问题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金额高达5000亿元。可见,会计欺诈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之大[2]。
简单的“不做假账”的标准,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努力工作的方向。作为一个年轻的会计工作者,在感到惭愧的同时,更感到有一个巨大的责任。我们写的每一个数据,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不仅是个人的诚信问题,更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繁荣和昌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进一步完善的今天,诚信已成为一个国家的一个试验,一个医疗集团,一个公司,会计人员的试金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大浪淘沙,滚滚向前,没有诚信的民族和国家,每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每一个不遵守会计诚信标准的企业都将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时间告诉我们:没有诚信,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没有会计[3]。
2.1 建立诚信的作用
2.1.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规定的制度,它是强制性的,无条件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更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克服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反复,可以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形成行为习惯,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4]。
2.1.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俗称“小金库”会计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质量的会计人员要有道德,能力,工作,廉洁,节俭这五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熟悉金融法规,国家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严格遵循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当前的政策,财政和税收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及相关知识。高质量的会计人员应当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平易近人[5]。
2.1.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之风,杜绝贪污受贿
很多情况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办理会计手续,当然,主要的合作伙伴可能不是会计人员,但和我们会计人员迫于压力不坚持原则有很大的关系。消除腐败,取决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完美监督系统。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良好的“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利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名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会计人员,从而正确使用权力,忠实履行会计责任[6]。
2.2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危机是由于会计人员造假而带来的民众对会计的信任危机。因此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危害其实也是对会计舞弊的危害。所以会计欺诈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会计造假的直接结果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信息使用者和国家宏观调控造成严重破坏。
2.2.1 误导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除了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分析,预测,决策时做出错误的选择,也会误导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至于政府难以有效规范资本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2.2.2 容易导致腐败
腐败离不开钱,钱和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或为小团体,小单位谋取利益,或为个人谋取非法收入。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暗藏腐败,导致损害企业和国家的利益[7]。
2.2.3 对于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影响
会计诚信是在利益驱动下为了满足需求,急功近利,伪造,虚报债权债务,利润,税收支出的企业的短期行为。削弱了企业的综合管理基础工作的结果,使企业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次曝光,有关部门将得到严厉的惩罚,在企业利益受损的同时,企业与市场的形象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多数会计人员诚信缺失,法律概念不明确,职业道德伦丧,过分追求利益,少数会计人员能坚持原则,部分会计人员甚至欺骗,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最后导致法律观念的迷失,走上犯罪的道路。轻者不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极大地损害了会计队伍的良好形象。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年通过虚报利润、操纵股市等途径谋取暴利,被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被停牌;涉案的原董事长、会计等人均因涉及会计信息作假被判刑;为其进行审计的海南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人及涉案的会计工作人员也收到了严重的处罚。会计信息的作假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依靠会计信息造假发展企业无异于“饮鸿止渴”[8]。
会计诚信教育实践构想主要是针对目前会计诚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会计诚信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使会计诚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该课题首先探讨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再深入探析会计不诚信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冲击,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识别,最后提出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教育系统。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诚信,教育,构建,系统
目 录
1
1
2
3
5
5
6
3.3 利益驱使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6 <>
3.4 公司制度缺陷7 <>
3.5 失信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8 <>
4 如何构建会计诚信教育体系8 <>
4.1 教育工作者的要求9 <>
4.2 对学生的要求1 <>0
11
4.4 建立制度规范1 <>2
13
14
15
1 引言
会计诚信,是由传统诚信伴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产物。它要求会计工作者以掌握会计实务操作为基础,坚持诚实与守信同时并举。它包括四层含义:会计人员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说假话,做实事;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欺诈;数据要真实可靠,计算正确无误;不泄漏因工作的原因而知道的秘密。会计诚信是什么呢?会计诚信指的是诚实和守信的行为,具体的表现是企业会计人员在遵循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条件下,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经营状况和企业本身会计制度的要求,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是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到的,这十六个字对会计诚信做了最好的诠释,即按照会计准则,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等[1]。
2 建立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会计人没有储蓄,可以收到“收益”的表现,失信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是注定要在会计职业账户上被扣除的费用。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因为病人的不良道德行为,放弃执行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会计人员也不能因为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丧失捍卫会计诚信的信仰。我们构建和谐会计的主题是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损耗,即大大减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成本,这些诚信都可以做到。诚信是会计人员共同的责任,社会迫切的需要诚信,同时时代也在召唤着诚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目的在于向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真实意义的会计信息。正如立信会计事务所的创立者潘序伦先生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信息不真实必然会对经济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宏观会计信息不真实,会给社会运行带来隐患,破坏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环境,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微观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使企业管理者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留下潜在的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如欺诈和欺骗等诚信问题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金额高达5000亿元。可见,会计欺诈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之大[2]。
简单的“不做假账”的标准,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努力工作的方向。作为一个年轻的会计工作者,在感到惭愧的同时,更感到有一个巨大的责任。我们写的每一个数据,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不仅是个人的诚信问题,更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繁荣和昌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进一步完善的今天,诚信已成为一个国家的一个试验,一个医疗集团,一个公司,会计人员的试金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大浪淘沙,滚滚向前,没有诚信的民族和国家,每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每一个不遵守会计诚信标准的企业都将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时间告诉我们:没有诚信,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没有会计[3]。
2.1 建立诚信的作用
2.1.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规定的制度,它是强制性的,无条件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更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克服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反复,可以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形成行为习惯,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4]。
2.1.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俗称“小金库”会计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质量的会计人员要有道德,能力,工作,廉洁,节俭这五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熟悉金融法规,国家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严格遵循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当前的政策,财政和税收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及相关知识。高质量的会计人员应当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平易近人[5]。
2.1.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之风,杜绝贪污受贿
很多情况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办理会计手续,当然,主要的合作伙伴可能不是会计人员,但和我们会计人员迫于压力不坚持原则有很大的关系。消除腐败,取决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完美监督系统。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良好的“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利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名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会计人员,从而正确使用权力,忠实履行会计责任[6]。
2.2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危机是由于会计人员造假而带来的民众对会计的信任危机。因此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危害其实也是对会计舞弊的危害。所以会计欺诈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会计造假的直接结果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信息使用者和国家宏观调控造成严重破坏。
2.2.1 误导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除了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分析,预测,决策时做出错误的选择,也会误导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至于政府难以有效规范资本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2.2.2 容易导致腐败
腐败离不开钱,钱和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或为小团体,小单位谋取利益,或为个人谋取非法收入。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暗藏腐败,导致损害企业和国家的利益[7]。
2.2.3 对于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影响
会计诚信是在利益驱动下为了满足需求,急功近利,伪造,虚报债权债务,利润,税收支出的企业的短期行为。削弱了企业的综合管理基础工作的结果,使企业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次曝光,有关部门将得到严厉的惩罚,在企业利益受损的同时,企业与市场的形象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多数会计人员诚信缺失,法律概念不明确,职业道德伦丧,过分追求利益,少数会计人员能坚持原则,部分会计人员甚至欺骗,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最后导致法律观念的迷失,走上犯罪的道路。轻者不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极大地损害了会计队伍的良好形象。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年通过虚报利润、操纵股市等途径谋取暴利,被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被停牌;涉案的原董事长、会计等人均因涉及会计信息作假被判刑;为其进行审计的海南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人及涉案的会计工作人员也收到了严重的处罚。会计信息的作假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依靠会计信息造假发展企业无异于“饮鸿止渴”[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