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0210134852]
摘 要:我国在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的现实性下,中小企业已形成消耗高,附加价值少,技术含量低的固有模式,这使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强烈稳定的竞争力。而且,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我国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实际,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更多的把大企业的发展放在前位,不注重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所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在税收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帮助,去补偿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缺憾,致力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便变得十分关键。而目前却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体系中,这其中非常显著的则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力度尤为不足的问题,那依靠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成熟与完善的经验去补充与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
目 录
1.导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2.理论基础 5
2.1概念界定 5
2.1.1中小企业 5
2.1.2技术创新 5
2.1.3税收政策 5
2.2理论基础 6
2.2.1直接税收优惠 6
2.2.2间接税收优惠 6
3.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7
3.1税收体制方面 7
3.1.1现行增值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够 7
3.1.2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制设置上存在不足 7
3.2税收征管方面 7
3.2.1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配套措施的不足 7
3.2.2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扶持情况不容乐观 8
4.税收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因 9
4.1税收体制方面的原因 9
4.1.1增值税方面 9
4.1.2所得税方面 9
4.1.3税收扶持体系方面 9
4.2税收征管方面 10
4.2.1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10
4.2.2税收激励方面 10
5.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 11
5.1税收体制方面 11
5.1.1改革并完善增值税制度 11
5.1.2改革和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1
5.1.3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完善税法体系 11
5.2税收征管方面 12
5.2.1改变税收征收思想,改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不平等地位 12
5.2.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导论
1.1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的角色,而鼓励大多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最见成效的方法之一则是税收政策。目前税收政策体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解决,如何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都对促进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上述问题里,税收政策中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力量不够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所以需要研究一些发达国家更为成熟的经验去改善,如推进增值税改革,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创建中小企业新的税收法律体系。
1.2研究意义
技术创新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和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泉源,保持竞争优势的生力军。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则是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推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则是取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各国也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然而,通过把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促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对比,发现现在施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来解决。这对更有效的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小企业持续高效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实证领域,Roy Rothwell和Mark C.Green[][1]经过实证分析表明:虽然大企业有着更为充足的创新资源优势,能获得更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但是过于刚性的企业组织和市场地位的垄断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技术创新;而与之互异的是,多数中小企业凭借机动的体制和较强的竞争压力,却往往有着较强的创新认识,对新的技术机会极为敏锐。1976年Gell-Mann对1969年后进入市场的600多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按工人人数比较,小企业的技术创新2.5倍于大企业,更另人惊讶的是,小企业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百分之二十七[][2]。
在政府介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领域,Nelsen和Arrow是最早将市场失灵理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以运用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于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失灵,便是指市场在对分配商品和劳务时没法做到高质与高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是由技术创新的特点决定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性为政府介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定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以减少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矫正市场失灵奠定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在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领域,很多西方国家的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达格奈斯,易博在对加拿大的私人研究与开发税收优惠体系进行分析后提出,政府每舍弃1加元的税收收入,则私人研究与开发支出会增加到0.98加元[][3];Guellec和Van Potter sberghe对十几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税收鞭策研究与开发支出会发生一个负的价格弹性,税收激励价格弹性说明研究与开发税收激励促进了社会研究与开发行为[][4]。总而言之,实证分析赞同税收优惠促进一国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论述,所以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技术措施来激励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1.3.2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税收优惠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方面的效应,许多学者都有着侧重研究。研究思路为,把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在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别所引发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力道的差异。如曾国祥[][5]、何榕等学者全方面地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修订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对此进行整理和总结,还对我国现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6]利弊做出归纳。张桂玲和左浩泓学者对现行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税种的分布及其已取得的绩效进行了论述,还归纳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阐述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更注重于生产投入方面,而忽视了研发方面,是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7]。
在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方面,马建峰学者认为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仅靠政府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是不可能生存、发展并壮大的,必须进行技术创新[][8]。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管理效率较高,其规模小,管理层次简单、成本少,因此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往往有着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是因为中小企业更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刘东,杜占元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十分重要,不光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份额,并且其影响力和水平也不输于大型企业[][9]。通过提高集中程度,企业的创新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以及熟练劳动力的使用较为重要的行业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突显绝对的优势。
在探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的对策完善方面,夏杰长、尚铁力通过分析生产函用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税收政策是如何激励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析了“研究与发展”投入增长变化率和所得税增长率这一系数变化的相关程度,得出两者并未呈现负相关,这表明在现行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研究与发展”支出有着一定的激励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10]。谢景,王继先提出现行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从税种的设计上看有着较广的覆盖面,但在从支持的环节上却有着不足之处[][11]。张文春学者发现西方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除了政府投资外主要采用三种形式:政府采购、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12]。利用税收政策来促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时,要把事前扶持与事后扶持有机的结合起来,可采取的主要优惠政策是税基式优惠政策。林颖学者研究发现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显著的税收政策激励效果,并构想了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的思路[][13]。匡小平,赵松涛学者研究比较了一些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的税收激励措施,发现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并不完善,提出了税收减免政策的调整、加速折旧制度的实施,投资抵免规模的增大等一系列建议[][14]。
摘 要:我国在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的现实性下,中小企业已形成消耗高,附加价值少,技术含量低的固有模式,这使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强烈稳定的竞争力。而且,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我国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实际,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更多的把大企业的发展放在前位,不注重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所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在税收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帮助,去补偿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缺憾,致力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便变得十分关键。而目前却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体系中,这其中非常显著的则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力度尤为不足的问题,那依靠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成熟与完善的经验去补充与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
目 录
1.导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2.理论基础 5
2.1概念界定 5
2.1.1中小企业 5
2.1.2技术创新 5
2.1.3税收政策 5
2.2理论基础 6
2.2.1直接税收优惠 6
2.2.2间接税收优惠 6
3.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7
3.1税收体制方面 7
3.1.1现行增值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够 7
3.1.2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制设置上存在不足 7
3.2税收征管方面 7
3.2.1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配套措施的不足 7
3.2.2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扶持情况不容乐观 8
4.税收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因 9
4.1税收体制方面的原因 9
4.1.1增值税方面 9
4.1.2所得税方面 9
4.1.3税收扶持体系方面 9
4.2税收征管方面 10
4.2.1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10
4.2.2税收激励方面 10
5.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 11
5.1税收体制方面 11
5.1.1改革并完善增值税制度 11
5.1.2改革和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1
5.1.3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完善税法体系 11
5.2税收征管方面 12
5.2.1改变税收征收思想,改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不平等地位 12
5.2.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导论
1.1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的角色,而鼓励大多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最见成效的方法之一则是税收政策。目前税收政策体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解决,如何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都对促进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上述问题里,税收政策中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力量不够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所以需要研究一些发达国家更为成熟的经验去改善,如推进增值税改革,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创建中小企业新的税收法律体系。
1.2研究意义
技术创新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和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泉源,保持竞争优势的生力军。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则是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推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则是取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各国也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然而,通过把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促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对比,发现现在施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来解决。这对更有效的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小企业持续高效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实证领域,Roy Rothwell和Mark C.Green[][1]经过实证分析表明:虽然大企业有着更为充足的创新资源优势,能获得更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但是过于刚性的企业组织和市场地位的垄断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技术创新;而与之互异的是,多数中小企业凭借机动的体制和较强的竞争压力,却往往有着较强的创新认识,对新的技术机会极为敏锐。1976年Gell-Mann对1969年后进入市场的600多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按工人人数比较,小企业的技术创新2.5倍于大企业,更另人惊讶的是,小企业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百分之二十七[][2]。
在政府介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领域,Nelsen和Arrow是最早将市场失灵理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以运用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市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于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失灵,便是指市场在对分配商品和劳务时没法做到高质与高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是由技术创新的特点决定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性为政府介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定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以减少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矫正市场失灵奠定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在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领域,很多西方国家的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达格奈斯,易博在对加拿大的私人研究与开发税收优惠体系进行分析后提出,政府每舍弃1加元的税收收入,则私人研究与开发支出会增加到0.98加元[][3];Guellec和Van Potter sberghe对十几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税收鞭策研究与开发支出会发生一个负的价格弹性,税收激励价格弹性说明研究与开发税收激励促进了社会研究与开发行为[][4]。总而言之,实证分析赞同税收优惠促进一国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论述,所以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技术措施来激励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1.3.2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税收优惠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方面的效应,许多学者都有着侧重研究。研究思路为,把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在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别所引发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力道的差异。如曾国祥[][5]、何榕等学者全方面地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修订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对此进行整理和总结,还对我国现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6]利弊做出归纳。张桂玲和左浩泓学者对现行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税种的分布及其已取得的绩效进行了论述,还归纳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阐述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更注重于生产投入方面,而忽视了研发方面,是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7]。
在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方面,马建峰学者认为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仅靠政府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是不可能生存、发展并壮大的,必须进行技术创新[][8]。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管理效率较高,其规模小,管理层次简单、成本少,因此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往往有着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是因为中小企业更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刘东,杜占元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十分重要,不光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份额,并且其影响力和水平也不输于大型企业[][9]。通过提高集中程度,企业的创新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以及熟练劳动力的使用较为重要的行业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突显绝对的优势。
在探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的对策完善方面,夏杰长、尚铁力通过分析生产函用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税收政策是如何激励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析了“研究与发展”投入增长变化率和所得税增长率这一系数变化的相关程度,得出两者并未呈现负相关,这表明在现行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研究与发展”支出有着一定的激励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10]。谢景,王继先提出现行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从税种的设计上看有着较广的覆盖面,但在从支持的环节上却有着不足之处[][11]。张文春学者发现西方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除了政府投资外主要采用三种形式:政府采购、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12]。利用税收政策来促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时,要把事前扶持与事后扶持有机的结合起来,可采取的主要优惠政策是税基式优惠政策。林颖学者研究发现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显著的税收政策激励效果,并构想了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的思路[][13]。匡小平,赵松涛学者研究比较了一些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的税收激励措施,发现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并不完善,提出了税收减免政策的调整、加速折旧制度的实施,投资抵免规模的增大等一系列建议[][1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