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蒙牛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设情况更是值得其重视的一项指标。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复杂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如何顺利有效的解决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控制建设的问题就是本文探讨的关键。本文从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以蒙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并以此为借鉴,为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成本管理的对象 3
2.2 成本管理的目标 3
2.2.1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2.2.2 优化企业的财务情况 3
2.3 成本管理的环节 3
3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4
3.1.1民营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加深 4
3.1.2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4
3.2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3.2.1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4
3.2.2 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4
3.2.3 成本管理范围较窄 4
3.2.4 成本管理队伍人才缺乏 5
3.3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5
3.3.1 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过程 5
3.3.2 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成本管理 5
4 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6
4.2 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
4.2.1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层次不清 7
4.2.2 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 7
4.2.3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7
4.3 解决蒙牛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8
4.3.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8
4.3.2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8
4.3.3 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8
5 解决民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5.1 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9
5.2 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9
5.3 继续拓宽成本管理范围 9
5.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完善成本管理组织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管理的重点。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作用,企业生产的产量、品种、消耗、劳动等最终都将在成本上得到体现。因此,了解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1.2 研究意义
在当今时代,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必须要求,如果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为了使决策合理、措施有效,就必须借助于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其主要意义在于可以为民营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降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者比较注重对企业成本管理案例的研究。
美国学者查尔斯T霍恩格伦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张到企业职能价值链,并且将成本管理的时间范畴从产品制造过程延伸到整个生命周期。
Bill Ray 《Lean Manufacturing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mproving productivity in the precast concrete industy》(2010)中提出成本管理不仅局限于成本,而更应该配合企业的战略实施。[1]
CL.Lin教授在《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application to linear otor control design》(2009)中提出,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要重视自身的管理策略,也应该关注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这样更有助于自己取得成本优势。[2]
学者凯瑟琳娜斯腾詹则认为,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建设时,需要关注成本管理系统的形成。[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由于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受国外成本管理思想的影响较大。
学者易庭源、余绪缨在《当代财经》(1998)上指出有关作业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研究,开启了我国学者对成本管理相关问题研究的先河。[4]
学者仲振雷(2010)认为,民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存在着成本管理与市场脱节、成本信息失真等问题。[5]
学者张瑛(2010)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控制效果和成本控制制度体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6]
学者陈轲(2008)在《企业并购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书中,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方面对于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7]
2 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成本管理的对象
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金耗费。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也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不同的。传统企业的成本管理对象一般限定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上,而一些大型企业,将成本管理的对象拓展到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上。因此,凡是和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资金消耗都属于成本管理的对象。[8]
2.2 成本管理的目标
2.2.1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的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通过严格控制企业的成本管理决策过程,就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
2.2.2 优化企业的财务情况
一家企业的财务情况不仅与企业能否顺利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企业能否正常运行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浪费,来实现企业财务状况优化这一目标。
2.3 成本管理的环节
成本管理的环节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四项内容。其中,成本计划就是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为成本管理提供具体的管理理念而制定的;成本核算,是指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而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9]绩效评估,指的就是在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之后,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效果情况做出的总结和评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5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