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公司营运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企业运营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效率和资产运作的有效性,以及企业经营性资产的效率。企业经营能力分析是基于指标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评估与完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主要是根据评估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经营能力,发现企业在资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作基础和补充。如果偿债能力不好,将直接影响盈利能力,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说明企业的资产管理和利用效率低,资金运转慢,不利于企业管理的稳定性,容易破产。因此,营运能力的好坏对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及未来发展甚至预期具有重要影响。以伊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未来的健康发展。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营运能力及其分析的概述
2.1营运能力的概念 3
2.2营运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 3
3伊利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现状
3.1伊利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4
3.2伊利有限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 4
3.2.1资产负债表分析 4
3.2.2利润表分析 5
3.2.3现金流量表分析 5
4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4.1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7
4.2存货周转率分析 7
4.4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9
4.5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10
5 影响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发展的因素
5.1 资产效率 11
5.2 成本费用 11
5.3现金流的管理缺陷 11
5.4 流动资产 12
6提升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建议
6.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13
6.2加强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 13
6.3 高度重视现金的管理 13
6.4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升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建议
6.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13
6.2加强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 13
6.3 高度重视现金的管理 13
6.4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乳品行业,是内蒙古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伊利集团是诞生于内蒙古,成长在内蒙古的中国乳品龙头企业。选择伊利集团,考察其财务状况,可以以小见大,成为洞察整个内蒙古乳品行业财务状况的良好起点。
本文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从经营者的角度对伊利股份的财务能力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希望能够对于伊利股份财务管理方面有所帮助,使企业朝着越来越好的势头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关心伊利股份的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财务状况,更好的看清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资料。而要全面了解伊利股份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仅对其公布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是不够的,为了能更充分了解伊利股份的营运状况,深入地剖析伊利股份的经营成果,本文将对伊利股份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营运能力管理,国外关于营运能力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营运能力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各营运能力项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如何进行优化。? ? ?
(1)Keith Vsmith(1979)指出,关于每个营运能力项目管理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将营运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却没有多少进展,并首次探讨了整体营运能力规划与控制的内容[1]。
(2)1989年,John J Hampton&cecilia Lwagner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一书。其内容不仅包括流动资产管理,而且拓展到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即: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考察,将流动能力的存量配置(即投资政策)与其相应的能力来源(即融资政策)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营运能力政策。这种基本内容框架一直保持到现在,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主流财务学刊上已很少看到关于营运能力管理的专门研究。但是,企业营运能力管理实践的创新却并未停止。一些咨询机构和以实务为导向的杂志在跟踪日新月异的营运能力管理实践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应该首推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展的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营运能力调查(The working Capital Survey)[3]。该调查始于1997年,每年发布一次年度调查报告,除分行业对所调查企业按营运能力管理绩效进行排名外,还对企业营运能力管理的热点和趋势进行评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调查不仅引导企业要从整体上管理营运能力,而且把营运能力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紧密联系了起来,使营运能力管理的方法逐渐从单纯的数学方法中摆脱出来。开始转向以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为重心,这种转变同时拓展了营运能力管理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
2.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营运能力研究回顾及营运能力现状,我国对营运能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的。这是由于营运资金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
(1)黄娟莉(2011)探讨了企业的营运能力问题。企业对营运资本的使用情况,表明运用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效率[4]。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则其营运能力越强,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的财务安全性、资本保全程度以及资本收益能力的大小,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2)杨雄胜(2000)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并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作辅助指标,将存货周转率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成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5]。
(3)王竹泉、马广林(2005)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能力的重心”一文,提出了“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能力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新理念。并倡导将营运能力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6]。
2 营运能力及其分析的概述
2.1营运能力的概念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营运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微观表现,是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生产资料、财务、技术信息和管理资源等[7] 。它是由配置组合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以促进企业的物质能量操作。广义的是指企业的所有要素能起到的营运作用。狭义的是指企业资产运营效率,不能直接反映人力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