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担保对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影响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附件)

摘 要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框架下,重大错报风险成为影响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在Simunic模型的基础上,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查了对外担保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状况,并通过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对外担保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存在对外担保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存在对外担保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正常的对外担保并不会显著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但是,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存在高风险的对外担保,其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正常的对外担保并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应慎重提供高风险的对外担保,避免因对外担保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目 录
一、 引言 1
二、 文献回顾 2
(一) 国外学者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二) 国内学者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三、 理论分析与假设 4
(一) 对外担保与审计费用 4
(二) 对外担保与审计意见 4
四、 研究设计 6
(一) 样本选择 6
(二) 变量定义 6
(三) 研究模型 8
五、 实证结果与分析 9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9
(二) 相关性分析 9
(三) 回归分析 10
结论与启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引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担保就作为一项正常的经济活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易中。虽然对外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对外担保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如果一家公司向外界提供担保,它将不可避免地承担风险。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对外担保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担保并不会给担保企业带来高额的经济利润,但是却要承担潜在的财务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担保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且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业务进行收费时,会充分考虑对外担保对审计风险带来的影响,审计费用会随着对外担保规模的增大而升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此外,当被审计单位存在高风险的对外担保时,注册会计师更容易发表非标准的审计意见[1]。
然而,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获得上市资格、银行贷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注册会计师在对其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认为,重大错报的风险也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2]。那么在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收取的审计费用是否会受到对外担保事项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对外担保?因此,有必要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根据产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类,研究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对外担保对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的影响。
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早在1980年,Simunic就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影响审计费用最可能的因素,经过对样本的研究后他发现行业类型、是否亏损、上市公司规模和审计意见类型等十种大因素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且上市公司的规模是影响审计费用最主要的因素[3]。之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结合自己国家的特点,增加了许多新变量来探索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在对IPO审计进行研究分析后,Craswell等人(1995)发现,聘用“八大”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要比非“八大”额外支付大约30%的审计费用,这表明审计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费用[5]。
后来Bao B(1993)和Chen G(1998)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盈利情况会对审计意见产生重要影响[6]。Lennox(2002)研究发现对于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被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更高[7]。在研究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时,Lennox(2002)发现,审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会受到审计风险的影响,如果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越高,他们就越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7]。而且Karjalainen(2011)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企业因贷款而产生的利息费用会更高,有的企业甚至不能从银行获取贷款 [8]。近年来,Armstrong(2013)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也认为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那么就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9]。那么担保是如何影响审计意见的呢?BanalEstanolA(2013)的网络组织理论认为,担保网络的质量越低,整体越脆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差,审计师就越可能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因为即便是网络中一个企业较小的扰动,就可能引发高风险[10]。
国内学者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结合我国的经济特点,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刘斌、叶建中(2003)等人对上市公司按地区分类后,研究发现除了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和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审计费用以外,企业所在的区域也会影响审计费用,即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普遍比欠发达的地区高[11]。随着研究的进行,朱小平(2004)在研究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子公司的数量的多少,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百分比以及事务所的规模等等,都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子公司数量越多、应收账款所占总资产比重越高、事务所规模越大,收取的审计费用就越高[12]。
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审计风险,对于可接受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采用收取风险溢价的方式应对,但并不是所有的审计风险都体现到审计意见中。那么是否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情况呢?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中,明确指出,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将会对上市公司的诸如申请贷款、发行股票等融资方式产生影响,证券交易所还可能会暂停这些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上市公司有可能会通过采取购买审计意见的方式,来减少非标准审计意见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朱小平和郭志英(2006)经实证研究后认为,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基本相同,但审计成本增加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谨慎地怀疑上市公司是否有可能购买审计意见[13]。此外,杨鹤熊(2009)还认为,在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债权人发生明显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存在着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招揽业务的局面。且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注册会计师很难遵守他们应有的道德操守,这反过来又给了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机会[14]。段特奇(2016)认为一些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愿意承担高风险,那么其应该获得高报酬[15]。但是李留闯和李彬(2015)经研究发现,存在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虽然承担了高风险,但是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微乎其微[16]。李嘉明(2016)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会向那些存在对外担保的客户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假如对外担保的规模很大,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不能靠收取审计费用来弥补,那么注册会计师便可能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1]。
然而,齐鲁光(2016)认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银行不仅给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更低,而且放贷时对国有企业的审查也更宽松[18]。另外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一般不需要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来弥补风险溢价[19]。显然上述文献并未考虑由于产权性质存在差异,对外担保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否会有所不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