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理论综述 1
3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现况和劳动生产率现况 3
3.1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现况 3
3.1.1 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3
3.1.2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5
3.1.3 行业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呈扩大趋势 7
3.2 劳动生产率现况 9
3.2.1 行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9
3.2.2 地区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 10
4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12
4.1 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2
4.2 收入分配对劳动生产率实证分析 13
5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意 16
5.1 改革二元城乡分配体制,促进城乡发展16
5.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16
5.3 改革垄断行业 17
5.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表1 基尼系数表21
表2 各地区生产总值GDP 21
表3 分行业增加值 22
表4 各行业就业人数 23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为市场经济转换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飞速发展,在2010年成功超过日本而且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贫困人口数量有了明显减少,经济发展动态呈现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这些发展也相应的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现在我国社会生产力仍然不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下,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两级分化,严重到影响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大多数基层劳动者,他们取得劳动报酬很低,实际上就影响了这部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这些劳动者逆反心理,使得他们劳动生产率低下,这问题就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这就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对劳动生产率的不良影响。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最关心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必须得到合理调整,这样才使得社会长治久安。如若不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对收入分配问题展开研究,讨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怎么样影响劳动生产率,努力寻找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调节收入分配合理范围,是我们当前重要任务。
2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理论综述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最公平的表现,它忽略劳动生产者提供的质量和数量的差异,对劳动者支付一样的薪酬。它主要强调结果的公平,却没有按分配原则来分配。我认为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相对性,它既不是平均主义,又不是完全没有收入差距,而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是在个人、企业劳动生产率或能力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过程中所引起的差距。经过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呈扩大趋势。目前我国选用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它是一个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0.4,就已经说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非常大了。
程永宏在《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2007)中,利用统计数据来测算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对城乡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得出改革以来,全国和城乡收入差距上升,城镇基尼系数是全国基尼系数上升的主要因素。熊艳在《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调节研究-基于基尼系数的计量分析》(2012)中指出,利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得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调控有显著效应,所得税越高,越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而消费税对基尼系数正向效应不显著,对收入分配功能没有显著效应。其他税种有累退效应,且对收入分配影响程度大于所得税调控作用,弱化了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总体调控作用,进而呈逆向调节。他们只是对收入分配公平方面做了分析,并没有对收入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比上其相应的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很多因素,比如: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的效益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力的提高,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劳动投入多少与中间产出量比例关系。
李平、宫旭红、张庆昌在《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存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指出,利用非线性内生门槛检验方法对我国省际面板实证分析,证明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比较增强,其中工资上涨时是通过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作用比较明显,而通过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生产率提升不明显。周军在《行业收入差距: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筑业为例》中,以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和建筑业知识密集型作为代表。利用线性反馈模式分析了劳动生产率对实际工资的贡献影响,证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力比知识密集型行业要高,但劳动生产密集型行业对工资推动力确比不上知识密集型行业。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关促进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劳动投入所产出的经济输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劳动投入会产生更多的经济输出,而创造更多的经济输出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成为可能。收入分配差距可以使企业进行生产要数替换、形成企业创新技术倒逼机制、劳动力加强教育投入引起人力资本提升以及收入差距引起等动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处理好收入分配公平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利于企业与个人收入分配合理与劳动生产率同增长。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的研究理论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收入分配差距从理论依据、形成原因、相关联系进行系统分析。但是,我国在收入分配研究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现有的文献往往是单独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数或者计量分析,将收入分配公平与劳动生产率俩者之间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很少,这样对我们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公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存在一定阻碍。
3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现状
3.1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现状
3.1.1 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进步重大,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我们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来看,人们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化。我们主要分别从城镇和农村东、中、西部人均收入来分析,如下表
表1,城镇居民东、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年)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与西的差距 东部与中部的差距 比值(东、中、西)
1978 476 397 468 8 79 1.20:1:1.18
1996 4838.8 1926.1 2.51:1
1997 5160.3 2090.1 2.47:1
1998 5425.1 2162 2.51:1
最高比上最低 1.77:1 1.79:1 1.64:1 1.76:1 3.72:1 2.29:1 1.51:1 1.60:1 1.63:1 2.00:1
1 引言 1
2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理论综述 1
3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现况和劳动生产率现况 3
3.1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现况 3
3.1.1 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3
3.1.2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5
3.1.3 行业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呈扩大趋势 7
3.2 劳动生产率现况 9
3.2.1 行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9
3.2.2 地区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 10
4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12
4.1 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2
4.2 收入分配对劳动生产率实证分析 13
5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意 16
5.1 改革二元城乡分配体制,促进城乡发展16
5.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16
5.3 改革垄断行业 17
5.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表1 基尼系数表21
表2 各地区生产总值GDP 21
表3 分行业增加值 22
表4 各行业就业人数 23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为市场经济转换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飞速发展,在2010年成功超过日本而且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贫困人口数量有了明显减少,经济发展动态呈现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这些发展也相应的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现在我国社会生产力仍然不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下,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两级分化,严重到影响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大多数基层劳动者,他们取得劳动报酬很低,实际上就影响了这部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这些劳动者逆反心理,使得他们劳动生产率低下,这问题就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这就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对劳动生产率的不良影响。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最关心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必须得到合理调整,这样才使得社会长治久安。如若不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对收入分配问题展开研究,讨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怎么样影响劳动生产率,努力寻找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调节收入分配合理范围,是我们当前重要任务。
2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理论综述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最公平的表现,它忽略劳动生产者提供的质量和数量的差异,对劳动者支付一样的薪酬。它主要强调结果的公平,却没有按分配原则来分配。我认为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相对性,它既不是平均主义,又不是完全没有收入差距,而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是在个人、企业劳动生产率或能力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过程中所引起的差距。经过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呈扩大趋势。目前我国选用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它是一个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0.4,就已经说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非常大了。
程永宏在《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2007)中,利用统计数据来测算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对城乡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得出改革以来,全国和城乡收入差距上升,城镇基尼系数是全国基尼系数上升的主要因素。熊艳在《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调节研究-基于基尼系数的计量分析》(2012)中指出,利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得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调控有显著效应,所得税越高,越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而消费税对基尼系数正向效应不显著,对收入分配功能没有显著效应。其他税种有累退效应,且对收入分配影响程度大于所得税调控作用,弱化了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总体调控作用,进而呈逆向调节。他们只是对收入分配公平方面做了分析,并没有对收入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比上其相应的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很多因素,比如: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的效益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力的提高,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劳动投入多少与中间产出量比例关系。
李平、宫旭红、张庆昌在《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存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指出,利用非线性内生门槛检验方法对我国省际面板实证分析,证明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比较增强,其中工资上涨时是通过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作用比较明显,而通过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生产率提升不明显。周军在《行业收入差距: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筑业为例》中,以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和建筑业知识密集型作为代表。利用线性反馈模式分析了劳动生产率对实际工资的贡献影响,证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力比知识密集型行业要高,但劳动生产密集型行业对工资推动力确比不上知识密集型行业。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关促进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劳动投入所产出的经济输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劳动投入会产生更多的经济输出,而创造更多的经济输出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成为可能。收入分配差距可以使企业进行生产要数替换、形成企业创新技术倒逼机制、劳动力加强教育投入引起人力资本提升以及收入差距引起等动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处理好收入分配公平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利于企业与个人收入分配合理与劳动生产率同增长。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的研究理论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收入分配差距从理论依据、形成原因、相关联系进行系统分析。但是,我国在收入分配研究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现有的文献往往是单独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数或者计量分析,将收入分配公平与劳动生产率俩者之间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很少,这样对我们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公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存在一定阻碍。
3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现状
3.1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现状
3.1.1 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进步重大,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我们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来看,人们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化。我们主要分别从城镇和农村东、中、西部人均收入来分析,如下表
表1,城镇居民东、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年)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与西的差距 东部与中部的差距 比值(东、中、西)
1978 476 397 468 8 79 1.20:1:1.18
1996 4838.8 1926.1 2.51:1
1997 5160.3 2090.1 2.47:1
1998 5425.1 2162 2.51:1
最高比上最低 1.77:1 1.79:1 1.64:1 1.76:1 3.72:1 2.29:1 1.51:1 1.60:1 1.63:1 2.00: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