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公司财务舞弊防治中的作用(附件)

摘 要我国进入21世纪后,大中小公司各类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国内舞弊手段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多个领域中,各地政府出台的针对舞弊违法事件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并没有起到防范作用。所以深度分析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舞弊防治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国内公司的治理水平。对内部审计的分析能够让审计机构人员对自身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对舞弊治理的分析能够让审计机构人员更加容易识别舞弊的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各方面能力水平,减少国内财务舞弊发生的目的,并给出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建议。本文将以C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手段和治理为对象进行阐述。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3
1.3.1研究方法 3
1.3.2主要内容 3
2 内部审计理论与舞弊理论 5
2.1内部审计相关知识 5
2.1.1内部审计定义 5
2.1.2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5
2.2舞弊相关知识 5
2.2.1舞弊的定义与种类 5
2.2.2舞弊相关理论 5
2.2.3舞弊识别及防治 6
3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7
3.1内部审计防治财务舞弊案例——以C公司内部审计为例 7
3.1.1 A公司背景资料 7
3.1.2 审计程序——发现、识别并调查舞弊 7
3.1.3舞弊审计结果——防治财务舞弊的意见和建议 10
3.2 C公司内部审计案例小结 10
4 影响内部审计发挥防治财务舞弊作用的要素 11
4.1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 11
4.2内部审计过程及结果缺乏监督 11
5 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舞弊防治作用的建议 12
5.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12
5.2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增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12
6 结论与展望 13
6.1研究结论 13
6.2今后对内部控制防治财务舞弊的展望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起来。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诸如舞弊。舞弊案件的发生不仅危害到企业,更涉及到投资者。多年以来各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防止舞弊的措施也并没有起到应用的制约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目前内部审计在财务舞弊防治中的不足之处,从内部审计观念陈旧、方法和技术落后、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以及审计过程及结果缺乏后续监管方面来研究影响内部审计防治财务舞弊作用发挥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实际的建议。而这也是本文对内部审计防治公司财务舞弊作用展开探讨的最大动力。
1.1.2 研究的意义
中国的财务舞弊问题起步晚并且问题多,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注重防范舞弊问题。本文将以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为起点来研究对防治舞弊的作用,并结合案例分析来明确内部审计与财务舞弊防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公司进一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有必要深入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分析舞弊的动因,进而给企业治理公司提供一个更好的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防范舞弊的发生。
内部审计历来在揭露与防治舞弊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防治舞弊的过程中发挥了预防、监督和审查的作用,因此对我国公司进行防范财务舞弊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内部审计在不断地做着变革,对于内部审计与公司防范舞弊的关系与做法,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论述。
William R. kinney (2008)提出将公司各项管理都与内部审计加以整合,从而让内部审计可以对公司各项管理进行单独的测试评价。
Zanzing(2009)的论述中提到了内部审计人员有能力平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后起职能,让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为监督职能提供更可靠、有利的保障。
Rittenberg(2010)指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存在硬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要强,所掌握的知识面要广,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Hermanson(2002)的研究中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公司管理层直接既相互监督又相互独立,这种结构有利于加强对公司管理的能力,也能够使内部审计成为公司管理的重要一部分。
W Steve Albrecht博士(2003)认为,由于实施舞弊所构成的犯罪行为不容易被人短时间内察觉,因此舞弊被认为是违法后很少能够被识别的行为。另外,当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出现缺陷时,会使舞弊行为有所增加。
Susan(1997)的研究中则是通过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推演出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的基本假说。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帮助公司制定出更加科学理智的决策。
Beasley等((2000)的研究观点是以七十多家有过舞弊行为的公司和没有发生过舞弊行为的公司进行对比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一半的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在年报期间,用高估销售收入的手段来谎报利润。
1.2.2国内研究现状
冯培根(2000)的研究认为内部审计与公司防治财务舞弊不应该同等对待,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运用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更好的防范舞弊事件的发生。
程新生(2004)的论述则不仅仅拘泥于内部控制与公司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关系,而是深入剖析了两者的界定范围,也包括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他的论述可概括为“环境论”,以公司运营的内外部环境来判定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李连华(2005)的论述则是在程新生的观点上,更加深入分析了内部审计与公司防治财务舞弊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二人的观点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点。
王艳华(2010)则将内部审计的作用概括为: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自我监控的作用是指以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基础,制定出公司的经营方针和计划方案。自我促进作用则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促进自身素养的完善。
范海敏(2015)对财务舞弊成因的论述包括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内在原因主要是自身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利益的诱惑等,外在原因则主要指审计机构自身独立性和客观性存在的缺陷,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制约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6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