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贵州银行营运的影响(附件)

摘 要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去研究“营改增”对贵州银行营运能力的影响,根据贵州银行实际的财务营运状况找出“营改增”影响贵州银行的主要因素和营改增后的发展策略。首先简单叙述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并阐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然后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比率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营改增”后,贵州银行营运能力3大财务指标都低于营改增之前,对于降低明显的指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提高的途径。最后对贵州银行以后的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确保贵州银行的健康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发展趋势 3
2 营运能力分析的理论概述 4
2.1 营运能力分析的内涵 4
2.2 营运能力指标的分析方法 4
2.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4
2.2.2 固定资产周转率 4
2.2.3 总资产周转率 5
3 贵州银行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6
3.1 贵州银行“营改增”之前的营运能力 7
3.2贵州银行“营改增”之后的营运能力 8
3.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9
3.2.2固定资产周转率 9
3.2.3总资产周转率 9
4 “营改增”后对贵州银行营运能力的影响 10
4.1 积极影响 10
4.1.1 固定资产可全额抵扣进项税额 10
4.1.2 整体税负减轻,总利润相应提高 10
4.2 消极影响 11
4.2.1 增值税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下降趋势 11
4.2.2 系统改造成本增加,固定资产周转率下滑 11
4.2.3 业务结构单一导致利润空间缩小,总资产周转率减慢 11
5 对“营改增”造成贵州银行营运能力的消极影响提出建议 13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银行的资金运用 13
5.2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13
5.3 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总资产的周转速度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2016年国家新出台了一项关于税收改革的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这项新政策的影响范围很广,其中对银行的影响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对贵州银行进行分析与评价,那么就要综合考虑整个银行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这些能力之间相互影响,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充分发挥资源效率的能力就能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其次,银行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相应银行的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具有良好的营运能力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关键和前提。本文重点分析“营改增”对贵州银行营运能力的影响。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开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随着国家政策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贵州银行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重视其营运能力,有效的利用各项经济资源,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用最少的资产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实行将营业税改增值税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我国现有的经济构造,使得税收制度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对于贵州银行而言,“营改增”必然导致贵州银行财务发生变化。贵州银行资金流转额大,导致营业税额大,不利于长期发展。然而由于增值税在银行方面才初步实施,对贵州银行的影响还需要具体分析,因此应该提前预计影响的大小,减小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这篇论文综合分析了贵州银行在“营改增”前后的营运能力,通过这些分析清楚了解了贵州银行在整个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并结合银行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通过改良银行现有的资源分配结构,充分开发银行对资金的利用本领,从而使得银行赚取更多的钱。对贵州银行在今后经营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Alicia(2011)在《评估一个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里认为相关营运能力的测度指标能够真实地反应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水平与使用效率。[1]
George Harold(2012)在《如何衡量和提高性能》中指出,营运资本生产率可以简单有效的衡量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这种指标本身并不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只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经营水平的高低,因此,想要提高公司的业绩,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提高银行的资产使用效率。[2]
Horst Loechel(2012)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中对中国、美国、英国商业银行的成长模式进行比较,他观察到了,在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关键是依赖高利差和贷款规模的增长,中国僵化的利率管理体系确保了商业银行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但也削弱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定价的能力。[3]
Rehman(2013 )在《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中,选取平均收款期、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付款期和现金流量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指标的代表性,研究了它们和净营业收入的关系,他觉得,适当缩短现金周期可以有效提高股东财富。[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胡玉兰(2013)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对企业财务影响浅析》中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改革对企业账务处理产生的影响,认为可以使企业负债率增加,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减少,企业的营业利润及净利润会增加。[5]
杨琳林(2015)在《“营改增”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实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运作水平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她主张应该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这样有助于改善银行现有的单一收入结构,加强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6]
洪烨(2016)在《金融“营改增”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策略》中指出,“营改增”会增加银行的应交增值税,但对现金流变化并没有一点监督与管控的作用。要是商业银行更多利用赊销,那么增值税销项税反倒会增添银行应收账款,提高形成不良资产的可能。况且营业税改增值税又会使资产周转率、资本积累率等财政指数发生变化,因此改革后商业银行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暂时会有不利变化。[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033.html

好棒文